close
作者:蘿蔔頭

我一直以為,台灣填鴨式的教育和音樂素養這兩種事,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要嘛就當一個乖乖唸書的小孩,往熱門可以賺大錢的科系努力,成為父母師長眼中的好學生;要嘛就遵循自己的興趣,別管別人對你的選擇怎麼想。

可是在台灣,想進一些學校像是藝術大學或是師範大學的音樂系體育系之類的,除了要考術科(該系的專長)還要考學科(國文英文數學……),兩科都要達到最低門檻才能錄取。否則就算你術科超強,達到神人的標準,學科不及格的話,還是不能擠進這道窄門。如果是參加甄試,學科的比重非常低,大概只佔全部總分的10%(各校不盡相同),評選教授可以在術科給你超高分來彌補學科的不足。但如果是想要透過大學聯招的方式進去,學科所佔的比重便拉高到50%。

所以,除非你是音樂神童,不但可以參加甄試且拿盡90%的分數,不然別想丟掉高中的教科書。

考學科的意義在哪裡?

測試你基本上還有個腦袋嗎?還是認為要唸大學國文英文數學怎麼可以不好?就算是進來後完全不會用到?

我有一個表弟,長的矮矮小小的,現在正被海軍陸戰隊日以繼夜魔鬼操練中。他完全不是個唸書的料,我看在放牛班都可以考倒數前幾名。加上又有我這個很會唸書的表哥,以致於家人給他的壓力很大,「你看你哥哥,這麼會唸書!你為什麼不學學人家一點!」專科主修汽車科,完全不是他的興趣,只是因為家人認為「既然不會唸書,就去學個一技之長」。

我怎麼看我這個表弟?

我完全的佩服他。

他在古典音樂的造詣非常深。也許他只是會彈一點鋼琴,會拉一點小提琴,都是半調子。但是古典音樂的曲子與作曲家,對他來說簡直是像朋友一樣的親切。他會熱烈的跟我討論莫札特生平的一些趣事,雖然我只有聽他講的份;他在園區打工當作業員時,別人都是拿搖頭樂舞曲來聽,他會拿李斯特或是布拉姆斯的CD去放;在當兵自由活動時,別人會聚在一起討論休假去哪裡打砲,他會拿著樂理的書苦讀;他說他最大的夢想,除了去上海看一場刺激的F1賽車之外,就是參加維也納愛樂的新年音樂會,感受拉黛斯基進行曲與全場歡樂的氣氛。

古典音樂對我來說,只是偶爾延伸聆聽的一種音樂;對他來說,是此生最大的樂趣與熱情的來源。

他不煙不酒,不嫖不賭,現在身體壯的跟頭牛一樣,軍隊裡的學弟都又愛又怕這個學長。他本來想去甄選軍樂隊,結果敗給一個在西餐廳駐唱的小喇叭手,但是贏過一個師大音樂系的畢業生。

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把他塑造成怎麼樣的大人?我們的社會應該給他什麼樣的定位?

也許在正規音樂的教育中,不是全部偏向表演,還有很多樂曲比較、樂理分析、音樂史之類的科目也必須精通,唸到研究所一樣還是要寫論文。我不知道古詩詞會不會背或是數學方程式解不解的出來跟精通這些音樂科目的能力有沒有關係。但是我還是忍不住一直思考,在注重文憑與學歷的社會裡,光有興趣加努力,是不是還不夠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在我家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個不成才的孩子。雖然對他的興趣完全接受,但是對於他考不上好學校仍是耿耿於懷「唸唸」不忘。如果沒有辦法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沒有名門學校的背書保證,是不是連用音樂謀生的資格都會被別人質疑?不走摩肩接踵的平坦大馬路而走到彎彎曲曲岔路上,還走的跌跌撞撞的人,是不是連做為一個正直的人的尊嚴都會被剝削?

我自認我沒有辦法繼續這樣的熱情,我沒有辦法這樣子用興趣來燃燒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佩服我表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