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裡似乎悄悄地對音樂劇「RENT」(吉屋出租)說再見了。

不是說它在我心中評價變低了,也不是因為電影版出來了讓我很吐血,更不是因為全世界都知道RENT是什麼了所以我得故意裝不熟。我仍會說它絕對是最棒的音樂劇,對我影響深遠。只是不知不覺中,自己產生了質變。

九年前,高中時代的我,聽到台北愛樂電台介紹東尼獎大熱門「RENT」,當時日子苦悶又迷失,我盡量讓自己相信「考上好大學」是個很真實很有意義的目標,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而接觸到RENT,卻讓我平時ㄍㄧㄣ得要死的脾性看到了一點光明,「原來人可以那麼自由、那麼勇敢」!於是腦袋不像以往那樣一直線了,我開始不斷尋找出口,想要取得個性與環境、自由與責任的平衡。然而我還是有放不開的地方,只能聽著RENT熱淚盈眶,然後乖乖回去唸書。

RENT之所以稱作「RENT」,是想表達「不要因想太多而被恐懼綁住自己,把生活中的一切當作是租來的」。

罹患了愛滋的兩人要如何談戀愛?彼此的死亡都近在眼前,如何能給承諾?當越陷越深,這情感包袱與陰影豈不越來越沉重?
繳不出房租的房客要怎樣把那個小窩當成家?隨時都可能被房東趕走、甚至被警察驅逐。你不會太想花心力與感情在這間屋子上。
對一個收入不穩定、難以糊口的工作要如何認真?今天的投入能換得多少報償?不管再努力,也許仍不會有好結果。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出好歌、拍不出好電影、找不到識得你的伯樂。

如何在面對這麼多不確定性的狀況下,還能「承諾」或「認定」任何人事物呢?這齣音樂劇說,「把一切都當作租來的」。對,你的女友可能明天就因愛滋病去世,工作可能明天就不見了,各種你愛著、在意著的珍貴事物都可能瞬間消失。但是,把目前擁有的都當作租來的,好好享受今天吧!也許明天它們都不再是你的了,但是今天,他們屬於你,你要好好享受任何留在身邊的美好。整個「RENT」的心態,就是幫助在心理上或生活上流離失所的人,勇敢去深陷一段愛情或夢想,而不是封閉自己的心靈,總是擔心受傷。

這是當初非常吸引我的想法,卻也是我現在得向「RENT」道別的原因。

我不需要靠這種「租來」的感覺才能投入了。換個俗氣點的講法,現在使用的是會計學中的「永續經營假設」,預期這家公司將存續幾百萬年以上,而不是時時預期它明天就可能被清算被沒收。我會想像三十歲、三十五歲、四十歲時要過哪一種「生活」﹝注意,是生活,而不是生涯規劃、職場規劃、三十五歲要開花、四十歲要上時代雜誌封面那種的﹞,接著考慮要如何一步步逼近。有這種念頭之後,我的「租賃感」就消失了。覺得身邊一切都很真實很永恆,並不需要把目前擁有的都當成租來的,才能投入。天哪我是不是向中產階級意識靠攏了...(哈,開玩笑的。熟識我的就知道我左派的血液還在沸騰哪!)我想表達的是,「租來的」東西,不管是感情友情家人或工作,總稍稍有一點事不關己的感覺,現在我不需要靠那種感覺來勇敢投入。

並不是愚蠢到不懂世事無常,只是現在喜歡抱著西西佛斯的心態推石頭上山。不要告訴我,石頭會掉下來;不要跟我說,付出太多只會受傷;不需提醒我,即使寫一百篇文章,說一萬句話,星巴克還是會賺大錢,郭台銘仍然是超級偶像。我知道上述這些事情都可能發生,知道自己可能失敗,但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天知道,也許等我到了,老虎已經掛點了。

我想,我的個性原本就不太適合抱持RENT那種「No day but today」的想法,畢竟太愛未雨綢繆、擔心明天了。我可能比較適合「讓我們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明天」那一類的,哈!不過哩,我還是很欣賞RENT裡面的各種反叛與革命精神,對這部分倒不會說再見。扯到這,我想寫個小短篇,聊聊對於所謂「台灣搖滾天團」的疑問。先預告一下,如果你是超級歌迷之類的,那就別看那篇了。

還有,RENT還是很棒的,沒聽過的、沒被它的歌詞震撼過的,還是找機會接觸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