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蘿蔔頭

最近在手機市場有一陣騷動,因為Motorola推出了最新的微軟智慧型手機”Q”。它有接近超薄的外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加上Motorola打嘴砲信誓旦旦要大賣這支手機,所以有很多人對他很有興趣。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宏達電到目前為止遇到最有規模的威脅。空頭論者認為宏達電的好運至此走到盡頭。台灣目前買不到這支手機,就算買的到也無法在GSM的網路上使用。

於是,有買台灣股票的投資人,不管是內資還是外資,便紛紛開始打聽是否有任何台灣的協力廠商在Q的供應鏈內,不管是系統組裝或是零組件供應。他們的觀念很直接有很簡單:如果Q真的如Motorola所預期的大賣,那台灣的零組件廠商勢必雨露均沾。他們想買Q的概念股。

這是一個很悲哀的想法,也是紅海集團所帶給台灣人災難的另一個示範。沒有人在乎作智慧型手機所需要的技術在哪裡,也不清楚在整個手機價值鏈裡,到底是ODM(原廠設計製造)還是做一些如機殼鍵盤電路板等被動元件的人比較有產業領導地位及議價能力。簡單的說,零組件廠商並不在乎他們的產品是被放到哪一個機型,他們要的是量! 有量才能產生規模經濟,才能壓低成本維持獲利,這也是紅海以降所有台灣作零組件的廠商最重要的競爭優勢。 智慧型手機不是賣給普羅大眾,價格也高,所以量不會很大。做零組件的最好是能夠打進華寶(全球最大手機ODM公司,超過三成以上Motorola的手機由這家公司設計及製造)這類公司的供應鏈,雖然價格壓力很大,但是因為有量,所以降低成本的結果還是可以賺到錢。

我實在是不懂到底所謂的高科技股,或是投資高科技類股的投資人,真的會比較”高科技”嗎?把一支手機解體,然後去追哪些公司製造哪些元件,這就是投資科技股的妙方嗎?(把手機解體對高明的外資來說可能還是太難了,也許眼睛看得到的元件比較容易,比如說螢幕,機殼,或是按鍵)。這對我來說,這種腦殘的程度就好像分析一種賣的很好的麵包,然後去追蹤誰提供麵粉,誰提供砂糖,誰提供牛奶,然後去買這些原料供應商一樣。麵包好吃的原因是師父做的好啊!高級的原料當然有幫助,但是沒有麵包師父巧手混合原料烘焙,高級的原料還是會做出低級的麵包。我要買我也會買這個麵包師父,不會買麵粉供應商,因為我知道誰很容易被取代,而誰比較不容易。現在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誰高科技是誰低科技了......

題外話: 最近台股跌的很兇,宏達電跌的更兇,很多人歸咎於他們要做自有品牌,深怕作自有品牌的下場就跟大霸或是明基一樣慘。下次有機會再來談談”品牌”這件事,還有為什麼台灣公司有做品牌的宿命(恐怕又是一篇幹樵紅海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