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文章最主要不是談David Yates,只是想要提兩件事情:1. 很高興看到英國人導英國血統的小說與劇本;2. 強力讚揚與推薦David Yates在2001年導的迷你影集:The Way We Live Now (紅塵浮生錄)

我總是希望英國背景、或是英國人寫的劇本,由英國人來導演,或者至少由「像」英國人的導演來負責。不知道怎麼形容,有時候某種英國戲劇小品的「味道」,是外國人做不出來的,除非是一天到晚浸淫於英國文學、歷史與藝術無法自拔的人。那種「味道」很難用言語表達,可以說是"exquisite"或"delicate"﹝或者有些人會說是"dull"吧,哈哈﹞,但又不僅如此。

至於最新版「哈利波特」找來的導演David Yates又是何方神聖呢?他生於英格蘭的Merseyside,寫過兩齣劇本,也導過不少戲,大多是英國的電視電影與迷你影集,而且卡司常常有Bill Nighy﹝「愛是您愛是我」裡的過氣搖滾酷爺﹞。



我想討論/推薦他在2001年導的迷你影集"The Way We Live Now"。這部影集也是展示英國電視圈高手如雲的絕佳例子之一。有時候我想想都覺得可怕,英國隨便一部影集,例如「皇室情緣」(Victoria & Albert)、「嘉德橋市長」(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米德鎮的春天」(Middlemarch)、「丹尼爾的半生緣」(Daniel Deronda)、戀戀冬季(Love in a Cold Climate)、「簡愛」(Jane Eyre)等等,裡面都充滿了無數優秀的演員,他們的名氣也許沒有像不會演戲的基努李維那麼大,賺的也沒那麼多,但他們的無可挑剔的演技、敬業與認真的態度,讓人肅然起敬,這也是我熱愛英國迷你影集、電視電影的原因之一吧。當然,英國古今作家、小說家的優秀作品多到數不清,也是很大的因素。

"The Way We Live Now"的原著是由1815年出生於倫敦的Anthony Trollope寫就,當時的英國社會正面臨根本上的改變,出身貧窮的Trollope對於下層社會非常熟悉,早期寫的小說多是講些牧師、教會、新興資產階級的虛偽與黑暗面。然而靠小說成名後,他也開始接觸上層社會,於是看到許多政商名流的醜陋與貪婪,開始寫些政治小說。The Way We Live Now則是在他晚年(1875年)出爐的小說,此時已經是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年屆60的Trollope的人生經驗更為豐富、體會也更深刻,因此非常精采。書中Trollope以針砭時事的諷刺手法,描寫當時道德敗壞的情形,以及資產階級的腐敗。這本小說雖然很老了,很神奇的是,他提到的那些金融家、投機家的難看嘴臉,跟現今台灣社會也頗一致。這本小說的文本可在古騰堡計畫網站找到:http://www.gutenberg.org/etext/5231

﹝順帶一提,這世界真奇妙,許多過了版權期限的雋永好書,在古騰堡計畫網站都可免費下載閱讀,而大S的書竟然要花錢買,對我來說這是個很詭譎的世界﹞

Trollope藉這小說提到,那些投機人士搞不清商業與欺詐之間的區別,這句話完全讓我想到一些台灣鉅子做了鳥事後說的「華爾街的人也是這樣做」,一副我們這些批評者沒有國際觀的臭屁樣。我不曉得為何咱們應奉腐敗的華爾街為圭臬,更不曉得為何跟不上華爾街的醜陋會代表跟不上時代潮流。對不起,我以為文明社會是該追尋真善美的,如果要開倒車才能跟上國際主流,那你們跟去吧,我不陪了。容我說一句,華爾街怎麼做到底干我屁事啊!

暴發戶Melmotte

言歸正傳。故事內容用很簡短的方式介紹,大約是,突然發了橫財的粗魯暴發戶Melmotte與家人從歐陸回到倫敦,引起倫敦的貴族名流的討論,他們一方面覺得Melmotte俗不可耐,另一方面又想到他富可敵國,因此心底雖然鄙視,卻又覺得應該要巴結Melmotte,心情非常矛盾。一位年輕、懶惰、風流成性的Felix Carbury﹝Matthew Macfadyen,2005年版傲慢與偏見男主角﹞想追求Melmotte的千金Marie﹝Shirley Henderson,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裡的女鬼Moaning Myrtle﹞,打算用Marie的龐大嫁妝還賭債。這位千金大小姐Marie個性很怪很自閉,幾乎沒人愛,而Felix的猛烈追求使她陷入情網,自認為此生非Felix不可。同時,Felix的妹妹Hetta愛上了一位自美歸來的工程師Paul,雖然這兩人似乎真心相愛,但Paul在美國的舊情人竟也追來倫敦,而Paul與這名女子似乎有些不堪的過去,是純真的Hetta無法想像的。


談完了原著,讓我再稍微提一下改編者。本劇的編劇是Andrew Davis,所有珍奧斯汀迷一定都知道他,因為他就是「傲慢與偏見」1995年迷你影集版的改編者,他還改編過「艾瑪」、「錦繡佳人」等等。

至於本片的演員,其實各位可能都在大螢幕見過了,只是戲份也許不多、名氣也不大,因此台灣的觀眾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演技其實有多麼驚人。

Matthew Macfadyen - 飾演好賭又欺騙感情的浪子Felix。以前也許沒多少人知道Matthew,不過相信在2005年的「傲慢與偏見」上映後,大家都會對這位演員飾演的高傲貴族Mr. Darcy印象深刻。不過在"The Way We Live Now"裡面,Matthew完全是另一個樣子,把那位風流浪子演得入木三分,不管是眼神中的漫不在乎、肢體動作上的輕浮、以及牌桌上的懶散欠揍樣,都詮釋得很好。但即使如此,Matthew演的這浪子還是那麼帥,真是太厲害了。

沉迷牌桌的Felix


Felix與怪異富家女Marie


Shirley Henderson - 飾演個性詭異的富家女Marie。如果各位看過哈利波特的電影版,一定記得裡面有個聲音很可怕的女鬼Moaning Myrtle,這人就是Shirley Henderson;或者,你看過電影「BJ單身日記」,可能也會記得女主角的三個好友中,其中一位黑髮女子就是Shirley Henderson。以這兩部片中她的戲份,大家可能很難發現她的絕佳演技,但在"The Way We Live Now",她完完全全演活了Marie的古怪與固執,她一開始對各個與她跳舞的男人,都是一副僵硬詭異的態度,完全無法與人互動,也成為笑柄;而愛上了Felix、並天真以為對方真心愛她之後,那種執著與強硬態度教人印象深刻,包括為情郎與父母爭執的情境,以及私奔時的執拗與決心,也是非常具說服力;而在她發現被Felix騙了之後,她的眼神與肢體動作,從傷心欲絕,到逐步找回生存下去的力量,更是教人讚嘆;最後她收拾所有東西、離開豪宅,關上門的那一刻,她回顧的那眼神是多麼堅毅與勇敢!她把這個複雜的角色詮釋地實在太好了,也讓她因此獲得皇家電視協會( Royal Television Society)提名最佳女演員。

除了上述提到的電影,Shirley也主演過2005年BBC電視電影版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以及在2006年Kirsten Dunst主演的「荳蔻風華」(Marie Antoinette)中飾演Aunt Sophie。附帶一提,我在飛機上看了「荳蔻風華」,Dunst演得真不好,她只是把現代青少女的模樣演出來而已,跟那個時代完全無法搭配。幸好她有蜘蛛人女友可以演,至少這幾年的銀子與名氣都可持續增長,否則以她這麼可怕的演技來看,恐怕離開了YA(young adult)片的領域就沒未來了。


David Suchet - 飾演暴發戶Melmotte的這位David也是大有來頭,他除了演出過英國偵探小說作家克莉絲蒂的「赫邱里白羅」系列影集中的主角白羅,也在「皇室情緣」(Victoria & Albert)中飾演Prince Albert的良師益友﹝看起來跟在"The Way We Live Now"的模樣差好多﹞;另外,他也為英國動畫電影「鼠國流浪記」(Flushed Away)中,女主角Rita的父親配音,在此我也想為「鼠國流浪記」廣告一下,這部電影真好看!非常好笑的劇情內容,為男主角配音的Hugh Jackman還親自在片中獻唱!大家沒事可以租來笑笑。

David Bradley - 飾演喜歡Felix母親Lady Carbury的Mr. Broune。這位演員其實就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飛七(Argus Filch)。他其實也演過許多英國電視影集,例如「嘉德橋市長」(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與「浮華世界」(Vanity Fair)等等。

Douglas Hodge - 飾演Hetta的另一位追求者Roger,但Hetta不愛他。Douglas並不是帥男型的演員,但演技不賴。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米德鎮的春天」(Middlemarch)的演出,他飾演主角之一Dr. Lydgate,這個角色是個正直樸實的醫生,卻愛上了好日子過慣了的女子Rosamond,婚後兩人常為了經濟問題爭執。Douglas很傳神地演出那種時而因老婆的言行舉止生氣、時而卻又因憐愛老婆而心中自責賺錢不夠多的模樣。

Joanna David - 飾演有錢貴婦Lady Pomona Longestaffe。她在1995年迷你影集版「傲慢與偏見」飾演Mrs. Gardiner。她還年輕時,也曾演出1979年版「蝴蝶夢」(Rebecca)的女主角;而1971年時,24歲的她也是當年「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電視電影的穩重大姐Elinor。

Oliver Ford Davies - 飾演Mr. Longestaffe的Oliver,在「塊肉餘生記」中飾演女主角Agnes的父親Mr. Wickfield。

扯了這麼多,其實我是很想抒發心中對英國影集與小說的推崇。以後有空我還想介紹自己目前為止最感動、認為最好看的迷你影集:將Thomas Hardy原著改編的「嘉德橋市長」。不僅故事動人、劇情緊湊,裡面的演員陣容也是一時之選,我找不到任何一位演不好的演員、也看不到打扮與表演方式不符原著的情況,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劇情也實在太感人了,片尾那段更讓人傷心,我每回看完都要哭個半小時以上!

另外,我還想介紹很多英國小說,包括Thomas Hardy的"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雖然他最有名的作品可能還是「黛絲姑娘」﹞、George Eliot的"Middlemarch"、D.H. Lawrence的"The Rainbow"、以及上述Anthony Trollope的"The Way We Live Now"等等。英國近代文學實在太閃耀了,好作品說也說不完,唉…以後有空再慢慢寫吧。


[ 加入書籤 ]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technorat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