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很妙的丹麥電影。劇中主角是個容易動怒的離婚男人東尼,與前妻生了兩個小孩,每個月卻只有幾小時能見到他們。有天主角帶小孩去看電影,但是「哈利波特」的電影票賣光了,被迫看另一部得過獎的「藝術片」,但是非常難看,難得的親子日就被一部爛電影毀了,如同東尼所言:「點了牛排卻上了牛糞」。氣翻的東尼找到導演克勞斯,要他賠償電影票、爆米花、飲料的錢,但克勞斯不給,東尼又找到導演下部片的片場,兩人爭執之際克勞斯不慎把東尼推下高台,東尼受傷慘重,揚言要提出告訴。克勞斯的片都不賣錢,經濟狀況堪慮,根本賠不出錢,於是東尼開出條件,要克勞斯讓東尼與他共同編導下一部電影。而許多關於「電影──商業或藝術」的大哉問與討論,就在本片的笑鬧中,讓觀眾們深刻地思考。



關於藝術或商業的問題,我們稍後討論,先講講這部片本身。本片一開始就為男主角後來的行為,提供合理化的解釋。首先,他在垃圾場工作的那段,觀眾就先看到他一絲不茍、毫不妥協的執著態度,在我們眼裡看來差不多的垃圾,東尼卻兇巴巴地要求對方將垃圾丟到正確的分類,還要對方把已經倒掉的垃圾全部撿出來。另外,東尼的好友也不斷提醒他要吃藥,這些劇情已經讓我們對東尼未來的誇張行為有所期待。而東尼在與兒女見面前的興奮與緊張,更顯露他對這難得的相處時光有多麼在意、希望它能完美無暇。滿心期待之下,希望「哈利波特」能讓小鬼們開心度過美好下午,卻被一部大爛片搞砸,女兒還被嚇哭,東尼的憤怒可想而知,去找導演還錢的舉動聽起來就極為正常了,或許曾花大錢看爛片的你,看了也會想:「當年我怎沒想到這點子?」



而片中的導演克勞斯,也是個爆笑的角色,明明拍出個對觀眾而言完全不知在拍什麼的電影,卻不斷堅持他的電影是「藝術」;當票房慘澹,他認為是其他人不懂、水準不夠;當製片說預算不足、下一部片拍不下去了,導演陷入崩潰狀態大喊「可是這是三部曲啊!三‧部‧曲‧啊!」瘋瘋癲癲嚷說三部曲是個完整的概念,不拍不行,他的崩潰程度像是若不把第三部拍完,就是在謀殺他親娘一樣。











於是,這位導演讓我想起某些台灣電影與導演。當然也想到老掉牙又無解的問題:藝術與商業。只是這部片又更帶領我們思考:沒人想看的片就叫做藝術片嗎?而一個藝術作品所傳達的意涵,如果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懂,這樣的作品意義何在﹝片中的東尼參觀某抽象畫展時,也對著一幅紅紅綠綠的怪畫說道「好像在畫可燃垃圾」﹞。何況電影是一種非常容易、直接的溝通模式,如果票房慘到一周只有七張,這藝術是太深奧、還是太白爛?如果真的要把藝術做到不能與人溝通那樣孤高自賞,或許就不能抱怨觀眾水準差吧。我相信某些傑作會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在某地成為遺珠之憾,但那只是一小部分,許多不論到哪都票房慘澹的藝術電影,真正的原因也許就是:它是部爛片,是個不知如何表達與溝通的爛片。另外,關於手持式攝影﹝拉斯馮提爾等發起的Dogme 95運動就包括手持攝影、勿用腳架﹞,以及某些導演手法例如「疏離」等等,都在片中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這些段落非常好笑,我就先不提,希望大家自己去看DVD吧,我跟朋友是笑到很想打沙發。

台灣也有些非常「堅持」的導演,一方面抱怨票房差,另一方面堅持他的表達方式。我想,如果對電影毫不妥協,要拍出自己的味道,而這味道恰巧特別難懂,這導演恐怕就沒資格抱怨票房差了,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啊。拍電影是導演的工作,其他行業的人們也有他們的工作,難不成其他人都熱愛他的工作內容?都堅持自我?都毫不妥協?當然不是,他們只是為了錢。如果他們認為堅持自我比賺錢重要,那也許他會失業、也許會被老闆趕走、也許會從事沒有公司幫你支付勞健保的自由業。這是各行各業每位市井小民都在面臨的問題,即便是才華出眾的導演,在「賺錢」這檔事方面,仍然跟市井小民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比較高尚。或許有堅持的藝術片導演,是多了些自我犧牲的美感,但錢就是錢,大夥也是辛苦掙的,觀眾的荷包也是靠對工作妥協而賺來的,導演有什麼資格讓大家為了你這自我犧牲的美感,把口袋裡準備付房貸、繳小孩學費、買菜、養家的錢掏出來,去看他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呢?當某些導演抱怨台灣民眾水準低的時候,或許該用另一個角度想:如果你從頭到尾就不是為了觀眾而拍這部片,你又怎能期待觀眾來看?何況,台灣的藝術電影市場已經不算小了,有些片在美國還看不到哩,我不敢說台灣觀眾水準高不高,但至少不會特別低吧。

不過,那商業片呢?到哪種程度該喊停呢?「誰才是導演」中的東尼,把克勞斯的劇本全部重寫,添加了一堆砰砰鏘鏘的東西,主角滿口髒話,槍戰、爆破、應有盡有,雖然整體風格還是被克勞斯惡搞一通,但撇開這部分﹝以及劇本中過於拗口的傢俱名稱﹞,整部片仍然是個爛片,但票房竟然還不錯。而導演出這部片的東尼與克勞斯,看完之後面對眾人的喝采,反而覺得落寞想離開,因為他們打從心底知道這是部爛片,導出那樣的片真教人想死。更好笑的是,雖然他倆的成品如此糟糕,又被克勞斯故意惡搞,卻大受影評的贊許,認為導演利用拙劣的手法來反省電影,這就更讓人哭笑不得了。



所以,或許不該把「藝術vs.商業」當成兩種水火不容的東西,因為若只偏重其一,都不會是個好電影。拍電影真正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如何把心中認同的藝術理念、想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情緒,以流暢、有節奏感、附有真實情感的樣貌表達出來,並且讓觀眾了解。能做到這樣,才能算有觀眾願意看的好電影吧。至少要讓大多數程度不太差的觀眾,能夠接收到導演的信息。否則就拍家庭錄影帶自己看不就好了?如果電影沒做到如此,那就甭看了,去看看真實的東西,像電影片尾的東尼一樣,他帶小孩進戲院發現只有自己導的那部爛片之後,乾脆掉頭全家帶去動物園。

就像小說,其實許多經典小說都是讓許多人看得懂的,不是嗎?莎士比亞的經典不是因為它讓大部分的人看不懂,而是它的內容、戲劇轉折與表現手法。

內容與表達方式,就是電影最重要的核心,任何電影手法若蓋過了內容,成為礙眼的東西,就失敗了。有些藝術片很失敗,因為它有許多炫麗的手法、艱澀的對白,卻讓觀眾不知道導演要表達什麼;有些商業片很失敗,因為它可能有數不清的特效、壯麗的場景、當紅的明星,但是內容與節奏讓人想睡覺。所以,不完全是「藝術vs.商業」的問題,而是看導演與編劇有沒有內涵、想不想跟大家溝通吧。

最後再來談影評吧,片中既然幾乎把各種電影從業人員都嘲笑了一遍,當然不會漏掉影評。我覺得專業影評人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讀者會罵你、導演與演員會罵你;推薦的電影要是有人認為爛,會被罵,要是狠狠批評了哪部有許多忠誠支持者的電影,也會被罵。雖說導演、演員也會因為電影被罵,至少他們薪水高,如果幸運的話。影評人不用看運氣,薪水的"upside surprise"不會高到哪去,就算你寫影評寫得天地都為之震撼,上帝都為你哭泣,真正賺到好處的仍然不是你。所以,幹嘛寫影評?我想「影評人」這種族類都有某些「雞婆」特質吧,也許是感想無法忍在心裡會內傷,也許是看到好片會希望所有人都去看,也許是看到爛片會想寫影評發揮影響力破壞爛片票房,總之都是有點愛管閒事、愛閒扯淡。

不過我必須說,寫影評的確很需要勇氣,尤其批評電影更需要勇氣。例如,看到佳評如潮但自己卻看不懂的「藝術電影」,敢不敢冒著被認為「門外漢」、「水平低落」的風險而喊它一聲「大爛片」;看到有眾多死忠支持者的票房大片,敢不敢冒著被罵到臭頭的風險說那導演沒大腦。連我在「柔聲」批評電影「火線交錯」(Babel)、「金剛」(King Kong)等等時,心裡都還是有點毛,已經做好被罵到臭頭的準備﹝我不怕不同的意見,但是怕沒來由的情緒性叫罵﹞。

我常在台灣的BBS或部落格上看到,若有人寫了電影的壞評,且用的語氣比較激烈,有時會換來一群恐怖的叫罵大軍,用不理性的激烈語氣回罵,並且無限放大、扭曲作者的本意,不想做理性的交流討論。就連專業影評人聞天祥寫的文章,在網路上都曾被人臭罵過,而他只不過是認為「變形金剛」是大美國主義作祟罷了。不同意是一回事,惡言相向亂罵一通又是另一回事,就像對於「變形金剛」的意見,我跟聞天祥剛好相反,我認為劇本內容對美國帝國主義酸氣十足,十分有趣,但我不可能因此會有怒罵聞天祥的衝動,又不是國仇家恨,祇不過意見不同而已。這種現象真的很奇怪,為什麼說「愛這部電影」沒問題,說「恨這部電影」就要被罵作「偏激」或「無知」呢?「愛」與「恨」都是激烈的情緒,在我看來「強度」或「偏度」是一模一樣的。何況大部分的惡評都還沒寫到「恨死那部片」的程度﹝可能也是因為害怕吧﹞。

扯遠了,再讓我扯回來。其實,會養出一些不太誠實的影評,也是有原因的,就像我剛才描述過的恐懼,怕被認為「看不懂藝術電影」,怕批評強檔片或讚揚冷門片被罵成「脫離現實」,網路上又隨時有人準備開戰,所以「誰才是導演」中的影評會那樣亂評一通,也是有苦衷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