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已經強力推薦一部6月12日上映的新片「醉後大丈夫」,這部片上周於美國首映,首週末票房即登上冠軍,喜歡成人搞笑喜劇的朋友們一定要瞧瞧。但如果你喜歡溫馨電影,或是要帶正妹第一次約會,或是你喜歡法式懷舊風格,那麼同樣於6月12日上映的「放牛班快樂頌」,是個很棒的選擇。

「放牛班快樂頌」的劇情與放牛班無關,裡面也沒有貝多芬的快樂頌,只有法式香頌與手風琴。本片是由2004年的「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原班人馬打造,故事融合了音樂、愛情、幽默、友情、親情、人生悲喜、政治、社會評論等等。背景是1936年的巴黎郊區,Pigoil﹝Gérard Jugnot﹞是新天堂劇院的經理,由於老闆資金周轉不靈,金主Galapiat﹝Bernard-Pierre Donnadieu﹞脅迫下劇院關門大吉,Pigoil頓時失業,老婆Vivian﹝Élisabeth Vitali﹞又跟人跑,甚至要搶走他愛兒Jojo﹝Maxence Perrin﹞的監護權。為了尋找穩定的工作以爭取監護權,Pigoil找來老同事──技術人員Milou﹝Clovis Cornillac﹞與負責賣票但老想表演模仿秀的Jacky﹝Kad Merad﹞──一起試圖恢復劇院往日風華,希望存夠錢後可以把劇院買下來。原本這看來不可能發生,但一位來面試的新秀Douce﹝Nora Arnezeder﹞卻給了劇院一線希望,然而Douce卻與金主Galapiat及技術人員Milou發生一段三角戀情。



三位試圖恢復劇院營運的男人,剛開始都有自己的理由:Pigoil想要回兒子監護權,Jacky希望有機會登台表演模仿秀,Milou則抱著為勞工爭權的左派使命。然而隨著劇情發展,三人共同經歷一些事情,友誼更加堅定,總是互相幫助,連Jacky原本為了自己的前途,背地裡幫著金主做事情,但後來也不想那樣出賣自己,故事中Jacky的角色還有更感人的發展。後來加入的Douce也在為自己的前途而掙扎,隔壁一位二十年沒出過家門的「廣播先生」﹝Pierre Richard飾演﹞,則在關鍵時刻讓Douce做出決定。這是一群靠勞力討生活的人,度假看海是他們的夢想,靠著自己是做不到的,他們的團結與互相支持才能讓夢想成真。









廣播先生


Pigoil與兒子Jojo的故事線也頗為感人,所以雖然那首描述Jojo的歌,在電影前段聽起來不怎麼樣,但當它在電影後段再度出現時,卻非常溫馨動人。內容我不多說了,各位看了就知道。





片名中的"faubourg"指的是郊區,我猜想現在的巴黎比30年代大很多,所以現代他們說的"faubourg"範圍應該也很大,但依照電影裡的對話,聽起來當年的那個"faubourg"指的就是某一特定地區,是勞工階級住的地方。電影背景設於1936年,當時法國政府由偏左的人民前線(Popular Front)掌控,而且總理是猶太人Léon Blum,同時間的歐陸,極右的法西斯主義卻正興起,兩派思想衝突益發嚴重,後來則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這些思想衝突在「放牛班快樂頌」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或許也因如此,整部片要表達的事情好像太多了──各角色各自有不同的故事線,要加上歌舞表演,還要加上"bigger picture":對當時政治思想的著墨、左派右派的衝突、勞工階級的訴求與渴望等等,所以這部片的結局似乎拖得太長,至少結了三次以上,這是比較美中不足之處,也把片長拖到兩小時左右。不過瑕不掩瑜,整體說來它仍是很不錯的小品電影。

本片的攝影非常棒,攝影師是Tom Stern,他之前與柯林伊斯威特合作不少電影,包括「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等等,「放牛班快樂頌」光是開頭就會讓你驚覺「這攝影真不是蓋的」。

「放牛班快樂頌」有很多部分會讓人想到「紅磨坊」(Moulin Rouge),例如城市背景、服裝、燈光、舞台景,以及三角戀,如果一定要比較,我個人比較喜歡「紅磨坊」,因為劇本比較緊湊,不過「放牛班快樂頌」中不只有簡單的男女情愛而已,它對勞工階級、平凡人的描述,卻更為感人,也比「紅磨坊」寫實。

所以,喜歡這部片與否,要看你對於「懷舊感傷」型電影的接受度,如果你很受不了這樣的類型,那你大概與後來法國新浪潮導演們比較類似,「放牛班快樂頌」就不是你的菜了。但若你願意把憤世嫉俗的態度留在家,「放牛班快樂頌」可以給你溫馨感人的兩小時。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