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有個大雷,但是這個大雷在電影前段就已經揭露了,所以表示本片不是走甚麼懸疑科幻風,而是想要以那個科幻大雷為出發點,帶出對人性與生命價值的特殊觀點。或許有人會覺得那個雷在電影裡太早披露,但我倒覺得沒關係,因為若不如此,本片搞不好會變得比較像某部Michael Bay導的片﹝我不要說出片名,否則沒看過「別讓我走」的朋友大概會猜出這個雷﹞,而早早知道這個雷,讓觀眾可以在電影裡的平行宇宙中,一開始就從不同的觀點看待生命價值與人生的無力感。不過,本片頗沉重,請三思再服用。

「別讓我走」的故事主軸圍繞在一所寄宿學校三位學生之間的三角戀情,Kathy﹝Carey Mulligan﹞愛著Tommy﹝Andrew Garfield﹞,但後來Kathy的好友Ruth﹝琦拉奈特莉﹞卻不顧友誼爭取Tommy的心。同時,這所寄宿學校的學生其實很「特別」,他們的存在理由與其他人並不同…



本片內容讓人從不同的觀點思考人類的存在價值,以及為某些特定原因﹝為避免爆雷,不在這兒指明﹞存在的人類到底有沒有人權,他們的靈魂到底有沒有意義、應不應該尊重,或許這問題聽來有點荒謬可笑,但是想想,在過去美國的黑人是沒有人權的,種族隔離政策離現在的我們並不遠,而在納粹的心中猶太人也不算人,從這角度去想的話,片中存在的疑問雖然看似誇張,卻並非不可能發生。

不過,本片故事對觀眾有很重的疏離感,因為劇中三位主角都是處於對現狀完全無能為力的狀況,除了某對情侶奮力爭取某個機會時,可以感覺到愛與生命的力量以外,大部分時間,主角們只能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反抗、不逃跑,頂多只想用和平的方式延後他們不想接受的結果,整個故事只有濃濃的、很個人的淒美與悲傷,但這群人們似乎一點自由意志、求生本能都沒有,好像完全接受洗腦。在我初次看這部片時,這點很難令我相信,畢竟橫豎都是死,為什麼不奮力一試呢?雖然他們是被隔離教養長大的,對真實世界一無所知,但我覺得「求生」應該是生物本能,不管怎麼教都一樣。

但是,後來再回想本片的時候,我突然覺得,片裡沒有人衝出校門不顧一切逃跑,是非常正常的,隨便看看身邊的人、看看自己、看看社會新聞,就知道許多人都寧願困在目前的現狀,不願去改變,甚至,許多人在當下並不會覺得自己被困住,旁人怎麼勸說都沒有用;「別讓我走」裡的小孩們從一開始就被教育成某種人,後來他們即使看清自己的命運,或許因為之前的教育以及周遭同伴的作法,而將整個狀況視為正常,並認為自己不算真正的人類、不配享有選擇的自由。從旁觀者角度當然會覺得他們被欺負得很慘,應該要盡全力逃離,但他們自己不一定這樣認為,否則中東某些國家的女性早該成群結隊、前仆後繼、不計風險逃離她們國家了。

主角這種壓抑痛苦、接受命運的態度,倒是讓電影後段Tommy的一段崩潰戲碼更令人難受,因為那是主角們表現出極度的憤怒與洩氣、第一次讓觀眾看到追求生命的火花,對照著前方等著他們的命運,著實令人不忍。



Carey Mulligan飾演的角色完全適合她極為細膩的表演風格,她因為社會經歷不足所以某方面看來天真,但在她接受命運安排的過程中,卻看得出她的成熟與世故,以及充滿感性的內心,每個眼神都有意義;未來新版蜘蛛人男主角Andrew Garfield,在本片是個尷尬、害羞但潛藏一股熱情的男生,他的憂鬱氣質將角色的味道掌握得很好,整個角色令人心碎不已;Keira Knightly的角色並不討喜,但她把富心機、有時頗為無情的Ruth,演得頗具人性與不同面向。

「別讓我走」的原著作者Kazuo Ishiguro也是「長日將盡」的作者,而兩本書的主軸都可以說是一種"quiet desperation",被限制在某個框框裡的人們,渴望另一種生活、另一種機會,卻不能/不願有作為,看起來很可悲、甚至有點活該,但也有其無奈之處。喜歡「長日將盡」的朋友應該也會喜歡這部「別讓我走」。

(Photo courtesy of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