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jpg

本片最知名的兩件事,大概是它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片中大膽的女同志性愛戲,但只看電影本身的話,它其實純粹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把它說成蕾絲邊性愛片,就好像說斷背山是牛仔同志片一樣,不太能忠實描述本片。因為是以愛情為主軸,所以即使主角是女同志,不管任何族群都能體會片中人的情感糾結,畢竟愛是不分性傾向的。

04.jpg

年輕的Adèle﹝Adèle Exarchopoulos﹞某日在街上與滿頭藍髮的Emma﹝Léa Seydoux﹞錯身而過,兩人短暫四目交會,但Emma的身影在Adèle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與一位男孩的短暫戀情無疾而終後,Adèle又巧遇Emma,兩人開始認真交往,卻也漸漸面對各種現實問題…

15.jpg

16.jpg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長達三小時,但倒不會令人無聊,因為它把時間用來把握住Adèle戀情的每個關鍵時刻與轉折,讓人細細品味一段刻骨銘心戀情的酸甜苦辣,有談過戀愛的人應該多多少少都能體會,尤其是年少時期有過難忘初戀的朋友們。

12.jpg

本文在此先提一些與劇情較無關的想法,後面則是有劇情雷的部分。「藍」片不只講愛情,還碰觸了階層議題,Adèle來自藍領保守家庭,選擇安穩的教師工作,不僅符合她個性,也讓她及家人有安全感。教育水準高、在大學修習藝術的Emma,對哲學等等很有研究,對畫家職涯很有野心,兩人在對方家與父母吃飯的戲,很清楚展現他們家庭背景差異﹝Emma家準備了生蠔,Adèle家吃義大利麵吃得嘴唇上都沾了醬﹞。Adèle雖然很愛Emma,但先天上就有些東西阻絕Adèle完全進入Emma的世界,這是身體上的親密也無法幫忙突破的,而Adèle也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排解掉這問題帶來的寂寞感,埋下日後的問題。在Emma家的party,Adèle雖是同居伴侶,但她幾乎像個佣人而非女主人,負責餐點與打理客人需求,卻融入不了交談話題。這些愛情本身以外的問題,對少不經事的Adèle是第一次接觸,可以算是她的成年儀式與覺悟之一吧。

10.jpg

至於本片最惹爭議的性愛場面,是否必須呢?我覺得是必須的,如同李安的「色戒」,性說明了不少事情,而且從性愛戲展現了兩位女主角之間歡愉感的施與受,以及情感的交流,但色戒的三段性愛戲對劇情的說明都有不同作用,「藍」片的則有點重複,而且的確過長,長到令我出戲,一直想著演員好辛苦,這樣拍一定很累,尤其她們又不是真的在享受性愛,只是模擬...到後來我不是在看Emma與Adèle,而是在看Léa與Adèle兩位演員。另外也要提醒一下,本片的性愛戲不像一般美國電影裡的那種﹝光線柔和陰暗、有浪漫配樂、重要部位看不清楚那種﹞,這部的很大膽直接,如果你是要跟朋友或男女友去看,可能要斟酌一下對方對這類畫面的接受度,還有是否會讓兩人尷尬等等。

***以下有雷***

08.jpg

不過,雖然大膽性愛戲最常被提及,但「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令人不斷想看下去的理由,是精彩演技以及一些細節的呈現,本片不只身體很赤裸,情緒與心理也是很赤裸的。有幾幕特別讓我想在此記錄下來,分別是:

◎從Adèle在Emma自家辦的派對上看見Emma與Lise談笑風聲,再看到Emma希望Adèle別只教書,應該去創作、寫作,再到睡前Emma的最後一句:"she (Lise) paints too"。在這句子說出來的那一刻,背向Emma的Adèle那個眼神,幾乎就表示她明白了,這就是如同「愛在午夜希臘時」裡面所謂的"beginning of the end",分手的開端。

◎寂寞的Adèle找了別的男人排遣孤寂但被Emma發現,她哭著對Emma說跟別的男人上床不代表什麼,那沒有意義,她非常愛Emma等等,當她說這些的時候,我們觀眾都是相信Adèle的,但當Emma表現出她的怒火時,展現出對於Adèle當著她面睜眼說瞎話的憤慨時,觀眾也同樣理解為何她如此生氣。有些錯誤不是道歉就可彌補,這場戲的真實情緒讓觀眾們深入體會兩人的複雜感受與無奈,也深深為兩人感到難過。

◎失戀的Adèle即使在做自己喜愛的教學工作、被朝氣蓬勃的小孩們圍繞,她卻眼神空洞,完全看不見他們,如行屍走肉。唯有當她去海邊,徜徉於一片藍色之海,沈溺在回憶與思念之中,她才彷彿獲得些許平靜。這段畫面非常美,也很令人心碎,失戀過的人都明白。

20.jpg

◎片尾劇情安排的某種「覺悟」我很喜歡,覺悟的那一刻是沒有台詞的,這個我就不爆雷了,請各位自己看吧。或許有些人會感覺這收尾太草率,但我得說,有時覺悟就是這個樣子,你想了很多、想了很久、總是有一條隱隱約約的線拉著你往回走、不停思考對方回頭的可能,然而某一天,一個小小的刺激,突然令你看清了整件事情,看法就這麼永遠改變了,然後,你堅毅地往前走,心中一片清明。

◎電影從頭到尾對顏色的運用令我非常喜歡,一開始讓Adèle一見鍾情的Emma頂著一頭耀眼的藍髮,Adèle與她沒興趣的男友分手時是在藍色的長凳上,她實驗性親吻的女孩塗著藍色指甲油,Adèle對Emma越愛越濃一直持續到分手之後,她生命中的藍色就越多,她穿藍色的衣服,在藍色的海中療情傷,然而後來再度見到Emma,Emma已不再染藍髮,並穿著紅色系的衣服,而還穿著藍衣的Adèle像個可悲的傻子,還巴著藍色不放。看著她在最後一幕那一身藍色背影,更是令人惆悵。

演員部分,Adèle Exarchopoulos非常驚人,因為故事裡的Adèle是個情感很投入很深刻、但又比較內向的人,這很難演,然而現在才剛滿二十歲的Adèle Exarchopoulos竟然演得絲絲入扣,她就算不說話,也能從眼或唇與肢體動作透露出很多感受。

雖然演技的焦點大多被Exarchopoulos搶了鋒頭,但Léa Seydoux也演得很好,這位「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裡的法國女星,在「藍」片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都看得出一些男性化的特徵,但又不會太過火,例如她有時稍微帶點男人味的笑意又有點自信與侵略感地望向Adèle,讓人看得出Léa可是有下足功夫的。這兩位主角的演技是本片成功的關鍵因素,沒有這樣水準的演出,這部片恐怕會變成又臭又長又一堆露點鏡頭的下流爛片了。

18.jpg

本片有個插曲,就是在坎城影展大放異彩後,Léa Seydoux指稱導演在拍片現場像個惡霸,而且一場戲都要非常多個take﹝據說本片共拍出將近八百小時的鏡頭﹞,並說在拍床戲時她感覺自己像娼妓,導演對此雖威脅提告,但隨後又有其他劇組人員證實導演剝削濫權,且兩位女主角雖因此片而獲獎不斷,卻都表示以後再也不想跟這位導演合作了。本片的精彩與成功是否一定要靠這樣的導演手法才能達到呢?我不知道,只能說拍電影是很辛苦的哪。

最後我想聊的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是以Adèle的角度出發,內容的主軸除了一些她個人的探索以外,主要是講她與Emma的戀情,在看這個愛情故事時,我忍不住要說,這就是年少時的初戀呀,一開始覺得這人是一切的答案,生命就此完整無他求,慢慢成熟才知道人還有其他的自我實現需求,有自己的個性與喜好與能力限制,有時這些不一定能與愛得炙熱的那個人相容,有時一個錯誤就會在對方心裡埋下永恆的疙瘩。愛情,不是那麼單純容易的。祝大家都能找到可容於現實環境下的美好愛情。

21.jpg

(Photo courtesy of IFC Films)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