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ted.jpg

《天才的禮物》 的組成成份是這樣的:《戀夏(500日)》導演+美國隊長+隊長可愛前女友+可愛小女孩(是個天才童星)+極感人親子關係+許多幽默對白+值得思考的教育主題。真的只有大推的份了。它的故事表面上是《心靈捕手》加上《克拉瑪對克拉瑪》,乍聽之下會聯想到很多老套跟灑狗血劇情,但本片靠著角色間的互動、揭露細節的手法等等,讓人感受到它的誠摯,尤其美國隊長與小女孩的相處之間,那種細膩與包容的情感,令我深深感動。

rs-gifted-v2-f5c0dbf4-25f8-442d-ac14-c7eb4d9ab78d.jpg

由於本片對於人物背景的細節交代,是如洋蔥一般層層剝開的,所以我的劇情介紹會講得很模糊,盡可能讓各位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自行發現。在佛羅里達州住著一位修船的男人Frank(克里斯伊凡)與一位七歲的天才小女孩Mary(Mckenna Grace),為了讓Mary盡可能有正常童年,Frank開始讓她上公立小學,但老師(珍妮史雷特)很快就明白這孩子與眾不同,各方對Mary應如何受教育產生歧見,也引來Mary的外婆(琳賽鄧肯)展開監護權大戰。

1280_chris_evans_jenny_slate_gifted_trailer_youtube.jpg

《天才的禮物》跟前一陣子的《神奇大隊長》有個共同主題──擔任父職的主角即使循著善意出發,還是會懷疑、害怕自己為孩子選擇的道路是錯的。Frank對Mary的愛心與關懷無庸置疑,但「虎媽」型外婆雖有盲點,她的擔憂卻也有幾分道理。教育就是這麼一回事,永遠要細膩觀察,要謙虛,要了解世事沒有絕對,要保持調整的彈性與自我懷疑,沒有一本簡單的說明書可以詳列規則與排除障礙,更沒有人是絕對的專家。

636268305673918449-image-7da3d94e-9f01-4e37-87b2-62dfec10e989.jpg

導演馬克偉柏當年因《戀夏(500日)》一炮而紅之後,接連導了《蜘蛛人:驚奇再起》與續集《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後者的評價與票房都不如預期,這回終於回到小品電影,雖然有些小缺點,例如某些場景的開始與結束略嫌突兀、部分手持攝影的時機與效果不佳,但整體說來是很成功的作品。導演處理得最精彩的,是人物間的感情呈現。最驚艷的是一場兩人在夕陽前只有剪影的戲,這安排太美也太聰明,情感自然而動人,導演讓Mary在Frank身上像隻猿猴一樣亂爬,充分展現這位天才腦袋再怎麼聰明,骨子裡仍是個調皮小孩;又讓兩人展開關於上帝及信仰的對話,這部份點出了Frank對他人意見的包容、對自己的信念隨時保持自省/自我懷疑的彈性與開放態度 ,與小女孩內心真正的恐懼──怕與熟悉的家人分離再也見不到對方。還有一幕在醫院的戲也很動人,不過這段我先不爆雷,唯一可透露的是,它並非靠哪個角色死翹翹或得絕症來賺淚水的老套安排。這些安排再再表現出Frank的細膩體貼,他可以穿透孩子言語、情緒、提問的表面,理解孩子內心真正想知道、想感受的是什麼。

chris-evans-gifted.jpg

其他角色之間也有這類神奇時刻,例如奧塔薇亞史班森飾演的鄰居,對Mary充滿關愛,他倆在家高唱雪兒與蒂娜透納的"Shame, Shame, Shame"時,散發著熱情與歡樂,看得出為何兩人如此合得來。在一場劍拔弩張的法院大戰之後,立場敵對的母子走出來,依舊像普通家人那樣聊起生活近況,強調了即使母子兩人磁場不合,家人的愛還是在。

Gifted-Movie.jpg

除了這些溫馨破表的戲,《天才的禮物》還有許多幽默,例如Mary在片中說了兩次的「早安,史蒂文斯老師」,前後劇情對照之下酸意滿點;擅長喜劇的珍妮史雷特也有許多精采表現,尤其她與克里斯伊凡當時因戲陷入愛河(目前已分手),倆人之間的化學反應超強,極為真實,也讓兩個角色的發展更有說服力。

gallery-1478080846-screen-shot-2016-11-02-at-100010.png

rs_1024x452-161101130728-1024-jenny-slate-mv-11116.jpg

《天才的禮物》每一位主要角色都演得非常棒,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演起平凡角色散發更踏實的魅力,琳賽鄧肯演起虎媽一點也不馬虎,不過最搶戲、最難忘的演出,是來自十歲的Mckenna Grace,她詮釋「天才」不是靠過度早熟的氣質,而是展現由內散發至外的聰明,她口中念出的、手中寫出的很難的數學公式,一點都沒有背誦的痕跡,但在情緒上又是個平凡小孩,只不過是個「知道太多了」的平凡小孩。Mckenna Grace未來若繼續演戲,絕對前途無量,而《天才的禮物》會是她的職涯重要突破。

1486739217_875_chris-evans-and-his-gifted-niece.jpg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天才的禮物》最重要的省思,除了關於「因材施教」的部分,還有它藉由Frank之口,點出菁英教育的問題──如果菁英從小只跟菁英相處,他們長大若從政,無法成為好的政治家,而是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無法同理平凡人的政客。這一點在紀錄片《插旗攻城市》裡談到芬蘭教育制度時也有提過,在芬蘭,幾乎所有人(包括有錢人子女)都上公立學校,有助於建立同理心。當然,天才的潛力的確需要適當的開發,如果刻意壓抑與埋沒,硬要他們陪一般人學1+1=2,對他們並不公平;然而這群天才終究要活在充滿平凡人類的世界,他們一樣會怕孤獨,需要陪伴與幫助,以及社會提供的生活機能,因此讓他們學習與一般人相處也是很重要的,若奪走這類學習機會,對這些天才一樣是不公平,更剝奪了他們享受平凡快樂的可能性。在希望天才孩子充分開發無窮潛力之前,還是要先讓他們當人吧,這是他們應得的,也是整個社會應得的──我們這些平凡人需要能同理我們的菁英。

gifted-2.jpg

***
經典對白:
***

Mary: He loved me before I was smart.

***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