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0060.jpg

在2008年發生讓全球震驚惶恐的次貸風暴與金融危機之後,出現了幾部電影,從不同面向觀察當年發生的事情。有兩部頗有代表性:《大賣空》《黑心交易員的告白》。這兩部的拍攝手法很能讓主流觀眾消化吸收、卡司夠知名,而且觀察角度與態度也恰巧互補──《大賣空》節奏明快而憤怒,描繪的業內人士大多自私貪婪、麻木無感;《黑心交易員的告白》則偏向從內部人的角度,描繪不同位階的金融從業人員,面臨著不同困境,大多數中低階員工與某些高階人士甚至是受害者。

時報出版的新書《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態度比較接近《黑心交易員的告白》,作者盧彥戴克在金融風暴過後幾年,進入倫敦金融圈,試圖深入研究金融業的結構,從人類學田野觀察的角度,理解業內任由大風暴發生的原因,以及後續的政策是否足以預防危機再次發生。

或許很多人會想,「拜託!明明就是那群金融業的貪婪鬼搞垮了大家,還有什麼好說的?把他們全關起來就好了!」

這也是為何我認為《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非常重要,因為它終於能讓「圈外人」盡可能搞清楚所謂「金融業」裡面那些人到底在幹嘛。唯有社會上更多人理解那堵光鮮亮麗高牆下的光景,才有機會凝聚更對症下藥的社會共識,而不是因無法理解而漠不關心,或是因盲目憤慨而遷怒所有的從業人員,這兩種方法都無法改善現狀。我自己曾在幾家外資券商研究部待過幾年,甚至2008年風暴發生時,我也還在裡面,書中好多類似的經歷與感受,都是我曾經觀察到或聽聞耳語過,甚至也經歷過的,我有把握說《與鯊魚游泳》頗能反應真實狀況。

不同類型的機構(投資銀行或較傳統的商業銀行),或不同部門(交易部門、研究部門、中後台、內控等等),其實非常不一樣,彼此各有不同的利益結構與衝突。雖都被稱金融業,但大部份員工都不是什麼貪婪狡猾、高高在上的大壞蛋,每個人接觸的業務也很不同。

所以08年危機發生時,很多身處金融業的人,是真的非常驚訝。先前大家要嘛只看到一小塊,要嘛未接觸到那樣的業務,加上公司內山頭林立,各部門彼此資訊不太流通,以及整體環境慣有的緘默原則,使得許多人在事件發生之前,頂多感受到事情不對勁,卻無法做些什麼,也不知道情況會如此嚴重。大家只知道,做一天和尚還是得敲一天鐘,老闆沒說節目結束,下面的人又要怎麼謝幕呢?

再加上許多投資銀行的聘僱循環──景氣好時大舉聘用、景氣一差就大量裁員,而且裁員標準與「做得好不好」通常沒有絕對關聯,讓員工強烈感受到工作沒有保障,所以大家只能「有錢堪撈直需撈」,一切以短期可拿到的獎勵金、紅利為考量,以防哪天工作不保、甚至碰上長期失業,會陷入財務絕境。又為了合理化這種配合體制被迫衍生的自私態度,因此將所有可能牽涉道德議題的東西,用中性詞彙稱呼,也就是將一切變得「與道德無關」(amoral)。若是粗糙地直接斷言「這群人就是貪婪」,並沒有切中要點與真相,其實許多金融從業人士更在意的是怕被裁員、怕裁後找不到別的同類工作、想轉行更是難如登天,家中還有老小要養、好學校的教育費用貴、房價貴,加上對自己與家人都是「由奢入儉難」,這些擔憂在電影《黑心交易員的告白》不時透過許多不同位階的角色呈現過。

種種行業特性,形成巨大的結構,每個放進去的人事物,都被體制影響,即使原本可以對客戶有益的商品,如CDS、抵押貸款等等,進到這體制都能演變成巨大危機。因此,把「個人」揪出來責怪,並沒有幫助,只要體制不變、參與者的誘因動機及環境不變,以後一定還會出現新危機。運行全球的大型金融機構,力量足以與個別政府抗衡(畢竟沒有一個全球政府可以管他們),再加上政治人物與金融業之間的利益關係,使得它們變成「大到管不了」。

記得《黑心交易員的告白》的結尾,讓人發現原來真正「爽翻、賺翻」的,只有最上面那一小群人,其他低中高階的員工,幾乎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且隨時可被上頭的老大犧牲、替換,連像凱文史貝西與黛咪摩兒飾演的高階經理人,最後也只能龜縮在自己的窩囊處境裡面,動彈不得,只剩茫然與空虛。如果你看完《黑心交易員的告白》感到不可置信,那麼《與鯊魚游泳》可以完全解答你的懷疑。真的就是這樣。

想要有徹底的改變嗎?就從讀一讀《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 ,讓所有外行人了解跨國金融機構裡是什麼情形、為什麼人進去那兒都會產生質變開始吧。

《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
博客來 https://goo.gl/fY7GsX
誠品 https://goo.gl/zkX8FZ
金石堂 https://goo.gl/t4xpqp
讀冊 https://goo.gl/w857ns
時報悅讀網 https://goo.gl/V4QtlD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