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jpg

土耳其裔德國導演法提阿金的作品《烈愛天堂》,故事靈感來自真實事件,在21世紀初,德國的極右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地下組織」(National Socialist Underground)曾主導多起針對德國移民的兇殺案,而在《烈愛天堂》裏頭,類似的情境使得一位住在德國漢堡的女子Katja(黛安克魯格),失去了她庫德族的丈夫以及他們的兒子。

002.jpg

《烈愛天堂》的片頭即為全片定調:Katja與丈夫的婚禮,是在獄中進行的,新郎新娘乍看之下是兩個世界的人,但當他們在一起,那種喜悅是發自內心、且可以突破藩籬的。他們後來的生活,融合了種族的差異,甩開前科的陰影,往正面方向發展,選擇奉公守法,但是他們依舊被過去與背景給緊緊抓著,即使他們已經變了,其他人們仍用自己的老方式批判他們。

001.jpg

先是執行恐怖攻擊的人,用他們的種族評斷他們該死;再來是調查的警察,不斷將調查方向移轉至夫妻倆過去的不良紀錄,忽略Katja提供的證據,並輕蔑地認為土耳其裔的傢伙不可能家裡有合法閒錢;更別提Katja的母親與姻親,仍對這段婚姻有滿滿的不諒解與不滿。

在線索明確指向恐攻嫌犯為德國白人新納粹之後,Katja的日子也沒好過點,因為之後的法庭戲更是殘酷,由於身上有不少刺青、過去曾吸毒的Katja「沒有受害者該有的樣子」,在法庭上,他們夫妻過去與毒品的關係,被拿來大做文章,彷彿要以此除去她獲得正義對待的資格,並削弱她記憶的真確性。

3380176.jpg

恐怖攻擊之下最悲慘的受害者,是倖存者。Katja的悲劇遭遇,使她與世界上其他人都越離越遠,極為孤立。雙方家長原本就不看好他們的婚姻,現在她的兩個盟友──丈夫與兒子──也不在了;Katja有個懷孕的好友,在她慘遇喪子之痛後,好友順利產下孩子,先前她與好友自在親密的互動與關懷,在恐怖攻擊後就消失了,Katja再也不能輕鬆開心地看著朋友與她的新生兒,那種為人母的光芒與喜悅,看在Katja眼裡特別酸楚。

從各方面看,Katja都是孤立的狀態,她的人生被這悲劇定義,此後也只能聚焦在這件事。
法庭戲結束的後段發展有些不真實,但我喜歡導演給的最後結局,雖然傷感,但仔細想想,那是最適合Katja的地方了。在恐攻悲劇發生後,Katja的月事遲遲不來,直到後來她的「計畫」有些進展與眉目後,她坐下來彷彿感覺到什麼,手探進褲子裡,摸到久違的經血,表示Katja知道離她的人生目標近了,這才終於安心了。在其他談復仇的電影裏頭,復仇都是個很衝動、很輕易的反應,《烈愛天堂》相較起來更特別的一點,是它讓復仇與後果,像是Katja唯一的安身之地,不是選擇、不是衝動,是不得不然。

16918_5.jpg

《烈愛天堂》完全是黛安克魯格的主場,她因本片榮獲2017年坎城影后。警方挖出她所飾演的Katja的過去時,種種不自在與壓抑著的憤怒,令觀眾感同身受;在法庭上,證人描述她兒子死的過程,克魯格用細微的表情轉換,透露出角色內心在那刻如何產生永久的質變,非常讓人心疼;她幾乎出現在每一幕,觀眾完全躲不掉她的種種痛苦,包括得一起看著她替兒子挑選兒童大小的棺材。Katja當然憤怒,當然傷心,但更主導她心思情緒的是沮喪與空虛,克魯格將那種「空」的感覺詮釋地相當到位,也因此撐起了本片不太真實、調性也大異其趣的最後三分之一。

Johannes Krisch飾演幫新納粹辯護的律師,演出也相當精采,他的咄咄逼人與不在乎生命的態度,令人相當憤怒,但我忍不住會想,這呈現的恐怕是世界上不少人內心真正想法,甚至是我自己,也不敢保證能夠在意「所有人」的死活。《烈愛天堂》用一位純種德國白人Katja面臨的悲劇,以及對她身心造成的影響,試圖激發出最大的同理心,只不過,這世界上的納粹、或極端白人主義者、或所有相似的狹窄心態,大概是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消滅的。《烈愛天堂》最後一幕,拍攝的海景被顛倒了過來,或許我們面對的世界就是這個模樣,原本總以為人類會努力往更好的境界邁進,但其實我們都看反了。

005.jpg

註:《烈愛天堂》的國際英文片名"In the Fade",是根據Queens of the Stone Age的同名歌曲命名,該團主唱Josh Homme擔任本片配樂。《烈愛天堂》的德文原名"Aus dem Nichts",翻成英文則是"Out of Nothing"。

iTunes立即看 : https://goo.gl/UtqKE5
Google立即看 : https://goo.gl/bPNLqE

Well Go電影粉絲團,提供新上架的iTunes電影資訊,以及iTunes的各項優惠活動,歡迎加入Well Go電影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ellgodigit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