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BARRY2-jumbo.jpg

《巴瑞精神》的故事主人翁,是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但你不會在片中看到任何「這人以後會從政、當上總統」的跡象,而是著重於1981至1982年間,歐巴馬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時的各種感觸與迷惘。

那時他並不用巴拉克這個名字,而是使用美國比較常見的「巴瑞」(Barry),也就是片名由來。Barry(Devon Terrell)的成長背景跟過程,與別人不太一樣,母親是白人、父親是肯亞黑人,他生於夏威夷、至印尼住過一陣子才回到美國。在紐約求學的第一年,他常感覺格格不入。

Barry在很「黑」的哈林區尋找、學習黑人精神傳承,但他對其他黑人而言又「太白」,不管是學歷上還是涵養上,都是如此,甚至家境也(相對)太好。他內心豐富的思考與想法,以及獨特的說話方式與停頓,看在別人眼裡,怎麼看都有點高傲或怪異,不太能融入一般黑人群體。

Barry-2016-2.jpg

但在接收歧視與微歧視(包括來自校園保全人員的歧視)這部分,他又夠黑,足以體會黑人族群日常承受的壓力。Barry是個敏銳的人,他不僅明白他人明目張膽的歧視,也讀得懂別人透過眼神與肢體語言暗示的、那些未言明的種族偏見。不論黑或白,Barry都找不到歸屬感。

Barry在課堂上吸引到白人女同學Charlotte(安雅泰勒喬伊)的注意,兩人開始約會。Charlotte一角是根據歐巴馬過去幾位約會對象綜合起來的虛構角色。兩人交往時,Barry從每次大家看他倆一起出現時的眼神,以及白人女友帶他去的那些白人上流社交與生活圈,就更明白自己還未想清楚,如何與自己複雜的出身相處,如何無入而不自得,甚至,他還沒摸清這個「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barry class.jpg

這點間接影響到Barry與Charlotte的關係。Barry或許因為知道自己太不一樣,所以很習慣保護自己,因此就算對最親近的朋友,也只表達看法與觀點,但不太分享感受,這難免令親友感到挫折,尤其是Charlotte。

barry anya.jpg

Charlotte的偏左派父母對於兩人交往很「開明」,也盡量試著讓Barry感到自在,但他們一起聚餐時,氣氛仍免不了尷尬。Charlotte不懂為何Barry刻意討好她父母,Charlotte認為「我爸媽很開明啊」,不需要因黑人身分而更努力證明自己,但Barry心中認為是Charlotte太過盲目。其實這兩人可能都對,就是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罷了。對Charlotte而言,她爸媽夠開明了;對Barry而言,知道對方理性上雖會克制,但感覺上可能仍會對自己的膚色有疙瘩。

《巴瑞精神》的重點不在捕捉史實,而是捕捉歐巴馬這個人的精神,這讓本片的中文片名頗為貼切。本片沒有因為主角是未來美國總統,就試圖妝點與美化,也沒有搞崇拜,它捕捉的是一個「卡在中間的人」於年輕歲月的迷惘,主角時常感到孤單,對未來不確定,沒有那種「看吧,這時就可以看出他以後會成為美國總統」的刻意,但看得出為何這位頗為年輕(55歲,是史上第五年輕)就登上美國總統大位的人,總是給人「老成」的感覺。

飾演Barry的Devon Terrell是新演員,演得非常好,說話的模式補捉到歐巴馬的韻律,好像總是稍微慢了半拍,但你知道他不笨,他想得很廣很深,但可能不願告訴你。他的外表總是低調微笑,但眉宇之間透露出他是有心事的。這是非常內斂深刻的表演,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好劇本找上他。

barry wedding.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