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jpg

《郵報:密戰》是由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影帝湯姆漢克斯與影后梅莉史翠普三大巨頭合作的作品,可以說是今年奧斯卡獎入圍最佳電影的九部之中,最符合大眾胃口的一部。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1971年,紐約時報率先報導了國家機密「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研究1945年至1967年的美越關係)的一部分,透露國防部長與連續好幾任總統包括甘迺迪與詹森都知道美國贏不了越戰,卻選擇隱瞞真相、任憑年輕軍人送死。美國司法部長告知紐約時報說他們違反間諜法並危害國防利益,紐約時報不願罷休,於是聯邦法院馬上發了禁制令,要求紐約時報不得繼續報導。此時一心想從地區型報社成為全國大報的華盛頓郵報,取得了那份機密文件,報社總編輯Ben Bradlee(湯姆漢克斯)以及發行人Katharine (Kay) Graham(梅莉史翠普),必須決定是否冒著與尼克森政府作對、也許會斷送報社前途、自己可能還要坐牢的風險,將事實公諸於世。

002.jpg

選擇以華盛頓郵報的觀點來切入這主題,乍看有點奇特——畢竟五角大廈文件最重要、最刺激的部分,是軍事分析師Daniel Ellsberg偷取資訊的過程,還有紐約時報費時研究並登出、接著被尼克森政府封殺的過程,華盛頓郵報只是後面接手的。但這角度卻帶來新的有趣議題,一是華盛頓郵報已經看到紐約時報的下場,先前財務狀況不佳、正要公開上市的華盛頓郵報,若在此時淌渾水,等於公開對抗政府,其實挺冒險;二是華盛頓郵報老闆Kay是美國主要報社的第一位女性發行人,她混不進她同事下屬那個圈子,外界也把她當花瓶富家女,Kay要如何在如此艱困的狀況中做出如此冒險的決定並且挺住呢?

004.jpg

1972年是選舉年,尼克森總統的可怕程度也不下目前世界上幾位「驚人」的國家領導人,在那個時點,華盛頓郵報的主要人物能同意報導五角大廈文件,心中肯定已做好承受激烈報復的準備。相信這是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急著拍出《郵報:密戰》的主要原因──他想在川普時代提醒大家,新聞媒體的真正價值是什麼。《郵報:密戰》最動人的部分,在於看見每一位「個人」,於公於私必須付出什麼樣的成本、冒什麼風險,才能做出一則好新聞,發揮媒體的真正價值。Kay Graham與國防部長Robert McNamara有很好的私交,Ben Bradlee也與甘迺迪一家交好,要揭發對這些朋友極度不利的文件,當然很困難。其他如報社被國家整倒、老闆與主編去坐牢等等風險,就更不用說了。但華盛頓郵報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這勇氣實在教人佩服。

003.jpg

《郵報:密戰》的初稿是由還沒有電影作品的編劇Liz Hannah寫成,導演史匹柏在去年三月讀了,就放下手邊其他工作,急急找來《驚爆焦點》(Spotlight)的金獎編劇Josh Singer修改與潤飾,五月開拍,趕上2017年的電影獎季。一向慢工出細活的史匹柏,這回如此趕鴨子上架,可以想見在川普當選後,史匹柏多麼想快點讓民眾在#FakeNews時代、在現任總統每天與媒體開炮並貶損其價值的時代,正視媒體角色與重要性。

016.jpg

只不過,史匹柏最喜愛的這種充滿美國式理想性的題材,雖然仍能激發熱血感受,但考量目前社會演變到的階段、搭配上我自己的人生階段及經驗,《郵報:密戰》的理想性卻也是令我有距離感的主要原因。畢竟現實,以及孰是孰非,就是沒有如此簡單啊。新聞產業早已與從前大不相同,這是個即使只能算半成品的新聞,仍得趕快提槍上陣的年代;也是個某家媒體花半年一年挖出了重大新聞後,其他所有平面、電視、網路媒體會照三餐討論、剪貼,24小時輪播的時代。收益的結構、市場的特質,都使得過去的榮景難以回歸。此外,美國總統川普成天公開向媒體開戰,把「假新聞」掛在嘴上,或許是太過火,但也並非全錯,媒體確實有待他不夠公允、斷章取義的時候。十年後,大家會如何回頭看待川普這位總統,我不知道,但至少目前看來,現今的媒體問題,恐怕並非有無勇氣對抗當權者(現在看來這勇氣倒還不算缺啊)。川普沒靠司法體系來讓媒體閉嘴,他是攻擊、毀損媒體的可信度,而媒體近年來的公信力原本就搖搖欲墜,實在也很難把一切怪到川普頭上,更不像《郵報:密戰》裏頭媒體對上政府的故事那樣善惡分明。

029.jpg

因此,讓我更有共鳴的主題,是女發行人Kay Graham的個人掙扎。1971年,Kay已經接手華盛頓郵報將近八年。華盛頓郵報原先是她父親的,後來傳給Kay的丈夫Philip,直到丈夫自殺,才為了要保持家族持份而轉到Kay手上。華盛頓郵報後來的傳奇總編輯Ben Bradlee,則是Kay上任後從Newsweek華盛頓分部找來的。

017.jpg

那個時代,是個晚餐用完後,女性成員必須有自知之明告退到另一房間聊八卦、讓男性們繼續談政治經濟等重要話題的時代,Kay身居高位、掌握大權,卻像個局外人,外人看她覺得不夠格,她如履薄冰,清楚別人甚至自己都不敢完全信任自己的能力。飾演Kay的梅莉史翠普,在本片前半段,舉手投足之間一直有某種不安感,直到在危機中漸漸琢磨出自信與勇氣,才終於有個領導人的樣子,這是很細膩自然的演出,這段成長歷程放在當今社會現況來看,也很有啟發性。

022.jpg

024.jpg

025.jpg

其實這些年來梅姨入圍奧斯卡已經入得讓大家麻木了,其中幾次甚至不太令人服氣,今年再度聽到她入圍,我仍然有比較保留的態度。不過觀賞完《郵報:密戰》,我認為實至名歸,光看她在派對中被叫去接聽一通重要電話,必須當下向對方回覆重要決定,整個段落各種幽微表情的複雜轉變,實在精彩萬分。

史蒂芬史匹柏是個老派導演,他的手法與紮實功力讓稍嫌平淡的內容有了節奏感與某種迷人氣氛。事件的結果,大部分觀眾都清楚──至少總知道華盛頓郵報並沒被政府整到關門大吉,所以片中「做新聞」過程中宛如諜報片的細節,例如使用公共電話聯絡、在廉價旅館密會談話、翻找機密文件等等,帶來的不是懸疑感,而是新聞人如何嚴謹認真拼命地做好一條新聞,這在現在看來,搭配上當年的打字機、印刷機等等往日報業器材,特別有懷舊韻味。人物塑造也很一針見血,電影前段Kay與Ben早餐對談時,馬上建立了兩人的個性特質,以及彼此的互相尊敬,其他主要配角雖然戲分很少,但都有機會讓觀眾留下深刻記憶。

026.jpg

030.jpg

有些劇情與台詞想表達的意念,或許已經接近說教,但幸好史匹柏盡可能在細節與真實人物(如Ben Bagdikian、Howard Simons等等)上頭,考究許多事實,像當年到手的文件的確搭了一個機位回華盛頓、Kay確實在派對致詞中被叫去接電話、Ben的女兒真在家擺檸檬汁攤、華郵法務部門的確反對刊登五角大廈文件內容,甚至片中那些尼克森總統在電話中的粗俗恐嚇,都是來自真實錄音。聽著尼克森如惡霸般的談話,《郵報:密戰》頓時擺脫了正義說教味道,提醒觀眾真實世界中,強權如何擴張、如何侵犯到個人。

Kay與Ben本尊
real Katharine Graham and Ben Bradlee around 1971.jpg

甚至,片中重要機密「五角大廈文件」的關鍵資訊,被不同黨派的國家領導人隱瞞這麼久,更清楚點明政治人物的口是心非與偽善,絕對是不分黨派與外在形象的,還是要靠強而有力的監督,才能避免濫權。

031.jpg

《郵報:密戰》可以當成《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的前傳來看(《郵報:密戰》片尾那個大樓遭闖入的畫面,正是《大陰謀》的事件開頭)。華盛頓郵報在跟進揭發五角大廈文件後,更於1972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總部遭侵入之後,依據匿名線人「深喉嚨」(三十多年後證實是前聯邦調查局前副局長Mark Felt)的爆料以及記者的研究調查,持續報導該事件,也就是「水門案」,整個過程被拍成《大陰謀》,那部片的主要角色也包括Ben Bradlee,在我心中當年Jason Robards飾演的這位總編輯幾乎有著不可能被超越的地位,但湯姆漢克斯在《郵報:密戰》的表現也很有韻味,比漢克斯常演的角色更不羈,但保留了迷人善良的特質。

018.jpg

《郵報:密戰》有一張海報是兩位主角站在一整片沒有盡頭的階梯前,似乎要往上走,我很喜歡此畫面的意象。如果你心中有遠大理想,必然知道那理想像是永遠走不完的樓梯,過程會很辛苦,永遠都不夠完美、不夠好,永遠有新的困難險阻,永遠要再努力點。重點在於要繼續走下去。史蒂芬史匹柏的《郵報:密戰》是有點兒老套,但劇中人物的熱血勇氣,還是很感動人的。

the-post-trailer-poster.jpg

補充:想多了解軍事分析師Daniel Ellsberg,可以看2009年關於他的紀錄片《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America》

***
經典對白:
***

Meg Greenfield: ...from the majority opinion: 'In the First Amendment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

Daniel Ellsberg: Wouldn't you go to prison to stop this war?

Ben Bagdikian: Theoretically, sure.

***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