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se) -

 
知名導演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是個出生於1892年德意志帝國的猶太人,1933年歸化美國,他在55年的人生中拍了70部電影(包括長片及短片),以所謂的劉別謙筆觸(Lubitsch touch)聞名。他的經典作品之一《天堂煩惱》,劇本由多次合作的Samson Raphaelson改編自匈牙利作家Aladár László的劇作《The Honest Finder》,在1932年上映。
 
Gaston(Herbert Marshall)與Lily(Miriam Hopkins)兩位都是賊,他倆在威尼斯認識,有個可愛的初次相遇(meet cute)情節——兩人隱瞞身分佯裝貴族與對方首度約會時,他們都在偷對方的東西,發現真相後沒有逃之夭夭,反而愛上彼此。這兩位結伴行盜,最新目標是富有的法國香水公司老闆Colet夫人(Kay Francis)。
 
Colet夫人看歌劇時丟失昂貴皮包,因此重金懸賞,不過那只皮包其實是被Gaston與Lily偷走的,Gaston決定假裝「撿到」,去Colet夫人那兒「歸還」,還靠著他的舌燦蓮花與聰明才智,成為Colet夫人的私人秘書,再把Lily雇用來當自己助理,兩位鴛鴦大盜準備從Colet夫人家大撈一筆,然而優雅美麗的Colet夫人,對Gaston的興趣比對她自己的兩位上流社會追求者還高昂,Gaston在這誘惑之下情歸何處?Colet夫人何時會發現Gaston的真實身分?
 

《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se) -

 
《天堂煩惱》從一開始就充滿喜感與諷刺對比,浪漫之中帶著現實的細節。在威尼斯的浪漫夜晚,唱著〈O sole mio〉的船夫竟忙著把垃圾扛上貢多拉船;作上流打扮的Gaston與飯店侍者講話時,侍者幫忙從Gaston衣服上挑起葉子,暗示了Gaston真正的職業。但這些細節不影響「天堂」般的美好,全片充滿華服、珠寶、俱樂部、上流交誼,在電影開頭拍到那些垃圾與枝葉的相同段落裡,透過鏡頭的運動,觀眾已經瞥見飯店的豪華房間、以及被男主角偷走東西的有錢人,並從後續電話轉接員接到的通報內容「253-5-7-9皇家套房遭搶」,可以得知那是間多麼奢華的套房,需要連通四個房間來成為一間。之後場景搬到巴黎,Colet夫人家的Art Deco風格裝潢、上流社交場所出現的華服首飾等等,更是美得讓人目不轉睛,尤其Colet夫人一套換過一套的奢華裝扮令人讚嘆不已。
 
本片上映時間是「海斯法典/電影製作守則」(Hays Code)實行的一年半前,各種詼諧(性)暗示的尺度頗大,許多對話帶有雙重意涵或暗示,尤其調情對白超精彩,連「打屁股」都成為既魅惑又好笑的挑逗試探。當Gaston說:「我知道你所有把戲」,Colet夫人所回應的那句:「而你還是會掉進每個陷阱」完美詮釋這兩人的危險遊戲——他們都是聰明人,都該遊戲人間、保護自己,但那顆真心還是忍不住陷進去。
 
在這種挑逗喜劇中,裡面的人們當然想著「性」、並付諸行動,雖然本片並不直接拍出來,但它使用各種聰明優雅的暗示讓觀眾看得出來。甚至本片的片名出場方式,是先冒出"Trouble in",此時背景就是一張非常漂亮的床,待各位看清楚那張床之後,片名的後半"Paradise"才出現。
 
還有例如電影開頭,Gaston在等待Lily出現之前,交代侍者要有非凡的晚餐,又加了一句「我們不一定會吃,但餐點還是得令人驚艷」,背後的暗示讓人會心一笑;之後兩人的晚餐,重點幾乎擺在雙方究竟偷了對方多少東西,連吊襪帶都出現了,既搞笑又帶著親密感,也說明他們是天作之合;接著Gaston與Lily倒臥在躺椅上調情,下一顆鏡頭僅剩空躺椅,再換一個鏡頭變成Gaston的手伸出房間門、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雖然啥都沒演出來,但已經表明得很清楚。
 

《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se) -

 
當然,也有許多無關「性」的幽默。有些時候,對白輕巧俏皮地讓人感到莞爾,例如在電影前段,觀眾首次聽聞Colet品牌的香水時,是來自廣播裡的廣告時段,在此時不論是用唱的或是用念的,都是使用完整的公司名稱"Colet and company"("and company"縮寫即是"& Co.",表示整個公司集團);而在電影接近結束時,Lily酸溜溜地向Colet夫人道別時,稱她為"Madame Colet......and company";至於Colet夫人在片中最後一次說話,是與Gaston道別時,她允許對方拿走自己的珍珠項鍊送給Lily,並說"with the compliments of Colet and company"(由Colet公司敬贈)。
 
《天堂煩惱》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夾進了許多與貧富階級差異有關的諷刺,尤其這部1932年的作品上映時,許多民眾正受經濟大蕭條之苦,本片充滿讓觀眾感到開心與解放的嘲諷,是美好的心靈避難所。
Colet夫人不食人間煙火的花錢態度,隱含一種「合理該被搶」的暗示,但Colet夫人倒也不壞,至少她一開始就拒絕董事會要求員工減薪的提議、後來還減了公司董事們的薪水,而聽到男主角承認自己是"nouveau poor"(新貧)時她的同情溢於言表,所以善良而少根筋的她,在片中受到的傷害也不會是太大的,這裡面的金錢流動最終屬於一種輕微的劫富濟貧,皆大歡喜。
 

《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se) -

 
整體說來,《天堂煩惱》在大蕭條背景下,提供最動人版本的美夢——雖然主角們嘴上都在談錢、要錢,Gaston要Colet夫人別寫支票、給他現金,Lily對Gaston似乎移情別戀感到忌妒與憤怒時拿著鈔票吼著「這就是我要的!這是真實的!錢!現金!」,但他們內心真正最在意的,仍是愛,終究是擁有愛的人才是最富足的人。
 
三位主角的選角極為到位,也是本片成功的重要關鍵。男主角Herbert Marshall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其實是以義肢行走(Marshall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一隻腿),僅有上下樓梯的戲是用替身,但他走路時整個肢體動作的流暢度,讓人完全看不出來,此外他世故老練又文雅的氣息,令他飾演的賊兒充滿魅力。
 
Miriam Hopkins詮釋的Lily活潑可愛,充滿熱情與智慧,很有自己的主見但仍然討人喜歡;Lily的情敵Colet夫人由Kay Francis飾演,她有上流的冷靜教養,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但若是要不著仍很有風度,相信即使是希望Gaston與Lily長相守的觀眾也很難討厭Colet夫人。
 

《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se) -

 
導演劉別謙向來以他作品裡各式聰穎機智的絕妙點子著名,《天堂煩惱》當然也不例外。本片透過一些精細巧妙的安排,形成前後的對比或映襯,在略過的時間或簡約的敘事之中,造就形式看似精簡但情緒與細節很豐富飽滿的效果。例如歌劇院裡女高音才開始唱著「我愛你」,但鏡頭上的樂譜在幾秒內翻了好幾頁之後,唱著的詞又成了「我恨你」;或者先讓觀眾看見兩位精心打扮宛如貴族的男女準備享用晚餐,沒多久卻揭露兩人都是賊;又或者鏡頭雖只對著時鐘拍,沒拍到男女主角究竟在做啥,僅收錄進些許對話,但時鐘上的時間不斷跳轉、越跳越晚,觀眾即使沒看見人,也能推敲這一晚是如何過去的。
 
此外,《天堂煩惱》善用室內的空間去放大節奏感及喜劇味道,例如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的門,或是人物在樓中樓的階梯走上走下或跑上跑下......等等,而誰從那門進去/出來,以及跑上跑下的侷促程度,亦都是闡述劇情的手法之一。
 
在電影後段有一幕更是高明,Colet夫人與Gaston兩人的愛意昭然若揭、熱情擁抱接吻,Colet滿心期待著未來與Gaston還有天天月月年年,但Gaston帶點陰鬱的表情暗示他心裡明白那樣的未來不會來,鏡頭先從直接拍攝兩人、再跳到鏡中的兩人、再跳到兩人在床上的倒影......等等,即使兩人的動作沒什麼變化,整體時間也才過了幾秒,這段畫面卻已傳遞出兩人對未來的渴望與失望、以及對彼此的情感及慾望,它既短暫,同時也彷彿持續到永遠。即使《天堂煩惱》主要氛圍是喜劇,但在收尾之前氣氛稍轉嚴肅,抹上一股遺憾的滋味,餘韻不絕,令人難忘,也是高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堂煩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zzy 的頭像
    Lizzy

    Lizzy聊電影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