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湯蹈火》是一部非常「德州」的現代西部片,編劇是《怒火邊界》的Taylor Sheridan,導演是《超危險人物》的David Mackenzie,這兩位的前作都很精彩,而《赴湯蹈火》比那些作品還要棒!
亟需用錢的兩兄弟Tanner(班佛斯特)與Toby(克里斯潘恩),一路搶銀行湊錢,德州騎警Marcus(傑夫布里吉)與Alberto(吉爾伯明罕)一路追緝。這劇情聽起來就像稀鬆平常的西部片,實則不然,編劇透過兩兄弟搶銀行的背後原因,以及主配角角色的塑造與精彩互動,讓《赴湯蹈火》撩動人更深層的內心。
原來Toby離了婚得付兩個孩子贍養費,Tanner則剛出獄一年。他們的母親如同很多美國人面臨的處境一樣,沒搞清楚真實的權利義務就將土地房產傻傻拿去做反向抵押貸款(reverse mortgage),母親病逝後將遺產給了Toby,遺留的貸款與欠稅若不在期限內付清,土地與房子就會被銀行查封,因此Toby決定請Tanner幫忙他搶銀行,拿銀行自己的錢去還清銀行債務。
Toby的作為不光只是為了保留老房子,最重要的是為了兩個兒子──他發現這塊土地蘊藏石油,窮了一輩子的他,希望藉由這串犯罪行為,翻轉孩子的命運。Toby曾要孩子長大別像他,透過搶銀行還債,Toby用自己的罪行一舉斷開孩子與他的牽連,在這之後,他是貧窮,孩子是富有;他是罪犯,孩子則清白。Toby說,「貧窮像疾病一樣會傳染」,他不希望孩子也被這種貧窮宿命給定義,因此把所有會拖累孩子的累贅卸下,搶奪一把金湯匙給孩子。
片中不斷透過類似的揭露,低調又自然地加強各角色的深度。例如即將退休的警員Marcus,起初對案子的強烈興趣似乎純粹來自對工作的熱愛,但觀眾漸漸會發現,喪偶的他可能害怕正式退休後的孤單生活。Marcus與印第安/墨西哥混血夥伴Alberto的鬥嘴,初聽非常政治不正確,甚為過火,但看久了會明白這是大男人Marcus表現宛如老夫老妻一般深厚情誼的方式。
再看罪犯哥哥Tanner,個性衝動不羈難預料,一直有令人害怕的感覺,觀眾會懷疑Toby如此倚賴與信任哥哥是否為正確選擇,但與角色熟悉後,會發現他仍有一絲善良與對弟弟的疼愛,最動人一幕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Tanner對Toby說了一句"I love you."隨後又加了句"Mean it.",在那當下任何人都會站在Tanner這邊 。不過編劇不灑狗血,不把哥哥角色寫成行為兇惡但內心充滿慈悲與善意的犯人。他雖對弟弟充滿愛,願意為弟弟赴湯蹈火,但他仍舊很殘忍。觀眾想要喜歡他,真的很想,但編劇不讓觀眾如此好過,堅持要大家看見,即使他對弟弟有動人善良的一面,依舊會作出許多沒必要的殘忍舉動。這才是真實世界裡的血肉之軀。
編劇不只把主要角色寫得棒,即使是一個戲份不多的、與Toby短暫調情的女侍,都有令觀眾感動之處──她的生活困境,她的堅毅勇敢,她的不亢不卑,她對Toby的忠誠與信任,讓她只需要兩幕戲就被觀眾愛上。
更猛更經典的配角戲,是兩位騎警在某家店點餐時發生的,實在太好笑了在此就不多談以免暴雷。在這段戲飾演餐館兇猛女服務生的Margaret Bowman,也在《險路勿近》裡演出,或許這是導演向柯恩兄弟致敬的方式。
在這些角色塑造之上,建構出的是更深而廣的意涵。《赴湯蹈火》鏡頭下的德州,是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的世界,萬事萬物都不會在意你。連平原大火害牛仔趕著馬群奔逃,都沒人有能力幫忙,騎警經過也愛莫能助,這兒天地太遼闊,人事又太蕭條了。而且,不僅大自然無情,人也無情。《赴湯蹈火》不斷返回的主題,是這塊土地上的代代搶奪,白人從原住民手上搶奪土地財產,銀行又從白人手上搶來,一遍又一遍,成為現代美國不同族群間的傷口,而搶奪之下造成的弱勢,幾乎代代無法翻身。當Toby說貧窮像疾病一樣會一代傳一代時,當然沒有確切證據,但這直覺是對的,最近恰巧也有許多書籍都談到此現象。《赴湯蹈火》呈現的是無謂、過份、不必要的傷害,明明是個富裕的國家,卻因貪婪的掠奪而製造出永難翻身的下層階級,這些不堪回首的過往,對人們彼此關係的傷害不會平息,本片最後一個鏡頭,意味深長地暗示著最終,塵歸塵,土歸土,獨留無奈感在觀眾心頭。
不過,《赴湯蹈火》不純然嚴肅黑暗,它擺了一點改變的希望在裡頭,並且有不少幽默,尤其兩位騎警的鬥嘴相當有趣,「德州人人都有槍/心中都住了個牛仔」這點,在片中幾度發揮了令人憋不住笑的效果,大多數時間觀眾都可以用輕鬆心情觀賞本片。
在技術方面,《赴湯蹈火》與編劇前一部作品《怒火邊界》一樣都是高水準作品,攝影與場景設計一流,室內細部陳設精準反映每一幕該帶來的「味道」,整個城鎮氣氛不說自明,到處都是小額貸款、快速變現與此地查封的招牌。Nick Cave與Warren Ellis的配樂更是精彩絕倫,音樂與畫面的搭配就如《怒火邊界》般完美。
說了這麼多優點,現在還要提一個更大的優點:演員。克里斯潘恩這幾年來實在令我刮目相看,除了越來越有大將之風以外,演技也越來越棒呢。他飾演的Toby,氣質態度比哥哥斯文,但眼神有著無法掩飾的警覺與堅毅,本質善良但帶著「我可不是吃素的」味道,他的表演低調不炫技,完全融入角色,這應該是克里斯潘恩目前為止生涯最佳演出了。
飾演哥哥的班佛斯特也不惶多讓,這角色又壞又狂,但很愛弟弟,而且一直知道走這條歹路的結局與代價,觀眾即使無法喜歡他,卻會忍不住為他心疼。有一幕他突然被弟弟叫醒,驚跳起身,班佛斯特那時一個眼神就說明了過去生涯對他心理造成的陰暗影響。
傑夫布里吉的演技當然更沒話講,接近片尾有一場槍戰,結束時傑夫布里吉一段沒有台詞、心頭悲喜交加的模樣,根本是奧斯卡介紹入圍者時用的影片片段嘛,太精采了。常與布里吉有對手戲的吉爾伯明罕也很厲害,飾演的Alberto每天都面對夥伴極為歧視的言論,他一方面明白對方只是嘴炮,純屬善意揶揄,所以盡量包容,但一方面也從細部表情隱隱透露他有他的自尊,只是選擇盡量隱藏起來。
整體說來,《赴湯蹈火》實在非常適合影癡型的觀眾細細品嘗,從導演、編劇、演技到各種技術項目,本片都是高水準表現。若從主題與它描繪的美國現狀樣貌來看,《赴湯蹈火》與《居住正義》(99 Homes)及《大賣空》(The Big Short)都從不同角度剖析了金融風暴後大家碎了一地的美國夢。或許美國夢實質上早已消失,但身處美麗願景中的民眾們,很多是到了08年的金融危機失去房子、退休金與種種尊嚴後,才真正夢醒,開始面對或許美國夢早已不存在的現實。美國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能如此打動人心,跟上述心境多多少少有關係。《赴湯蹈火》以一位離婚父親的視角,間接說明了某些族群為何如此渴望龐大且具破壞性的翻轉。對於一群沒有尊嚴、在底層浮沉、每日處於絕境的人,跟他們討論同性應該有結婚權、女性有墮胎權、黑人也要有人權、不能排拒歧視移民等等,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川普是否很膚淺可笑又腦殘,也沒有意義。他們願意去相信川普會把流到外國的工作機會收回來、相信把非法移民趕走以及邊境蓋高牆就可以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並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這些人已沒有選擇,無路可走。對社會底層,這是一場美國夢靨,在此等絕境裡,他們如何冒險都不會有損失。
***
經典對白:
***
Witness: Long enough to see them boys that robbed the bank that's been robbing me for 30 years.
***
Marcus: You look like a man who could foreclose on a house.
***
Toby: You talk like we ain't gonna get away with this.
Tanner: I've never known anyone who got away with anything. Have you?
***
- Sep 23 Fri 2016 00:55
《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 一代又一代的剝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