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4.jpg

我很推薦希區考克1944年的電影《救生艇》,如今它幾乎像個警世預言一樣,值得複習。它講的是二戰時期的故事,但片中沒有打仗,而是一艘美國客輪在被德國U型潛艇用魚雷擊沉,有幾個英美的乘客上了救生艇,之後又救上一名德國水手Willi,但該不該救這位「敵人」讓大家傷透腦筋。眾人討論許久,覺得還是秉持公義精神,至少等大家都獲救之後再把這名德國人以戰俘身分交給相關單位。

這尷尬處境當然令小艇上的眾人不斷猜疑,不知德國人居心如何,也想過或許他只是個在那艘潛艇上聽命行事的小嘍囉,直接丟他下水有點殘忍。更重要的是,只有這名德國人有較深入的航海知識與醫護技能,並且力氣也夠大(有一長段時間大家都累了、只剩德國人在划船),所以大家開始與他合作,共享食物等等。

lifeboat 4.jpg

由於《救生艇》這部片並不容易觀賞到(有時「龍華經典台」會播出),但它的內容實在非常值得大家深思,因此我會將整部片的劇情敘述擺在本篇文章的最後部分,各位可以自行斟酌閱讀。

雖然《救生艇》整部片幾乎都發生在一艘船上,但畢竟是希區考克的電影,他當然會盡力找出各種角度來拍攝,不會讓觀眾覺得視覺上單調無趣。雖然是在攝影棚拍攝,但為求寫實,船隻常需要保持搖晃,也讓演員們很不舒服。幾個重要角色都有鮮明的特質,來自社會不同階層,互相衝撞激盪頗有趣,例如Tallullah Bankhead飾演的Connie,連在公海上漂流都維持著上流仕女的尊嚴與對外表的要求,她與John Hodiak飾演的John來自不同世界與階級,彼此看不順眼,常常起衝突,卻又莫名吸引對方。其他角色都有各自的故事與個性,起先他們試著好好相處、取得共識,但隨著食物與水源越來越匱乏,對心理的考驗也越加嚴峻。除了開頭與片尾,本片沒有音樂,讓觀眾聚焦在船上成員們的憂慮與恐懼裡。

lifeboat 3.jpg

船上就像個小型民主社會,組成份子有從左翼包到右翼的各種意識形態,以性格與價值觀可以分為機會主義者、既得利益者、慈悲為懷者、憤世者、獨善其身者,甚至還有想顛覆這艘船的外來勢力,各種力量交錯影響,加上種族與階級的衝突,幾乎要讓大家翻船。更恐怖的是,整艘船上最適合當領導人的竟然是個納粹,如果其他被動、自私、懶惰的民主世界的個體不想辦法硬起來,並找到團結的方式,那麼大家就死定了。

納粹們獨裁、團結、有計畫、有效率、有一致的目標,那麼民主社會如何在保有民主價值的狀況下排除納粹的影響、不要被分化呢?民主社會要怎麼團結對外呢?如何不被外表看起來很威猛強大的納粹吸引呢?民主精神包括要去包容納粹與敵國嗎?人道精神的界線要畫在哪裡才不會害死自己?

lifeboat 2.jpg

《救生艇》的故事構想來自導演希區考克本人,他原本希望由海明威寫劇本,但遭拒絕,後由知名小說家John Steinbeck接手,但希區考克不甚滿意,請Jo Swerling修改,並且由希區考克加入更多戲劇化的手法,後來拍成電影的版本其實是John Steinbeck不太認同的,甚至曾要求在工作人員名單除名(但未成功),可以說本片故事呈現的就是導演的原創想法。希區考克在《救生艇》不斷操縱、翻轉觀眾的觀感,讓我們跟著立場搖擺不定,陷入道德與自保的漩渦之中,直到電影結束夢醒之時,回想自己在觀影各階段的想法,感到非常不安。《救生艇》或許不是希區考克作品裡的影迷寵兒,但它依舊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救生艇》重要劇情發展如下:

如前所述,船上多數人見到德國水手有深入的航海與醫學知識,力氣也夠大,因此與他合作,幾乎可說是把領導權交給他。

眾人想前往百慕達的英國基地,只有德國人說他知道方向,其他人望著大海一片茫然只好信了。後來才知道,德國人不斷欺瞞,假裝不會說英文、偷藏指南針、偷藏水、甚至偷推人下海,他才不是將船開往百慕達,而是想去德國控制的地盤。

眾人總算決定將德國人推下船殺死他,但殺完之後,大家卻意志消沉,仍然不知道該往哪去,該怎麼找食物和水。甚至,一名乘客對殺人感到內疚,說「沒想到最後我變成黑道」。

此時女記者Connie終於忍不住說道:「亂講!我們殺他的時候不算加入黑道,我們之前乖乖坐在船上、成了我們救上來那名德國人的囚犯,才叫做加入黑道,我們對他磕頭,我們順從他,我們等於在對他說希特勒萬歲!而這全是因為,那個德國人好心又有力氣願意把我們划去集中營!」然後Connie激勵大家努力一點不要再廢了,要自己出力出腦!自己想辦法!

"Baloney! We weren't a mob when we killed him. We were a mob when we sat around -- prisoners of the man we'd saved, kowtowing to him, obeying him, practically heiling him, because he was kind enough and strong enough to take us to a concentration camp!"

在德國人被推下水之後,還有個角色說了一段話,大致是說,「我永遠無法理解這位德國人是怎麼回事,我們救了他一命,跟他分享食物與資源,我以為他總會有點感謝之意吧,對我們的看法會有點改變吧,但他沒有,還是一心要害死我們。」

這感慨很好,除去最大的惡人很好,但接下來呢?還是要自己努力找出方向,可是這確實不容易。

你可以祈禱,但最終,天助自助者。

(補充:希區考克這回的客串,出現在片中一份舊報紙上的減肥藥廣告)

William-Bendix-Lifeboat-Mary-Anderson-Alfred-Hitchcock.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救生艇 希區考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zzy 的頭像
    Lizzy

    Lizzy聊電影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