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參加過迎新宿營嗎?想像一下那種場景。你即將升大一,一位從來不笑的黑人女導師半鼓勵半威脅地「熱烈希望」全班都去參加周末的迎新宿營。起先同學們自我介紹,你開始大略了解這些人的底細:有一個很酷、很帥、什麼都很會的男生,一個很外向、很敢玩、有點兒人來瘋的漂亮女生,一個不愛說話不愛理人長得很帥的男生,一個不愛說話不愛理人長得很不好看的男生,一個好像只是來喝酒、據說偷過東西的男生,一個突然出現但沒人知道他是誰的男生(而且開學以後就沒再看到他了),以及一個乖乖牌模樣、看來很緊張的女生。
你好不容易熬過冗長的介紹,努力記清楚每個人做過什麼,大家很勉強social了一下,第二天開始玩愚蠢的大地遊戲。第一個任務是由助教帶領大家團結同心救出某人,一行人很勉強地闖關(不過那位沒人知道是誰的同學,覺得這太無聊就提早閃人了),最後發現要救的竟然是XX(為避免暴雷在此先消音),大夥兒覺得瞎斃了但也沒法說什麼,很多事情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二個任務則是點名那位乖乖牌女同學扮鬼,要大家去抓鬼,原本看起來乖乖的女同學突然像中邪一樣發神經,判若兩人,非常投入遊戲。透過這兩個瞎遊戲,同學們雖不一定欣賞對方,倒也培養出一點革命情感。然後迎新宿營結束了,大家各自回家
《自殺突擊隊》的劇情差不多就是這樣,非常多的自我介紹加上很瞎的大地遊戲。
開始講正經的。片中有一句台詞說:「我深愛的女人被困在那個怪物裡面」。《自殺突擊隊》也一樣。它有個很好、很有連貫性的的故事(或許是多個故事)困在最後的拼貼作品裡。明明有很多更深更感人的主題可挖掘,但是全都做一半,變成四不像。
看得出這劇本只花了六周寫。開頭的隊員介紹,的確不辱使命,大致交代了主要角色的背景故事,但這是最沒有創意的介紹法──此類多人流水帳式介紹,通常比較適合留給非主角,例如在警匪片、諜報片介紹反派。重要的角色如死射與小丑女實在無法光靠片頭介紹完畢,所以編劇只能在本片中後段,不斷回頭補充他們的背景故事,再加上其他次要角色的介紹,怎麼塞都塞不完,連最後大戰都快要上了,一行人還在忙著交換背景故事。而且這些補充與揭露,幾乎都同樣採用「回顧畫面」手法 ,造成重複與累贅感。
面對主題非常多線的劇本,以及一大堆的毛片與補拍與好幾種粗剪,最後接手的那位剪接師似乎已經頭昏腦脹或者無計可施了,最終版本非常不順暢。有一幕,雙方交戰到激烈處,整群隊員團團圍住他們想保護的人,正以為情緒要到達高峰了,然後,下個鏡頭,他們已經打完了,一行人移到下個地方。啊?這像是剪接剪到沒力,只求把故事說完,不求將觀眾情緒的抑揚頓挫帶好了。或許本片配樂特別熱鬧精彩,就是為了扛起帶領觀眾情緒、轉移對零亂剪接注意力的責任吧。
或許這故事應分上下集,甚至應該拆成兩部獨立電影。小丑與小丑女的關係如此有趣,用這樣零碎、短少的篇幅來介紹實在讓人「吃不飽」,何不先出一集介紹這一對,甚至把他們與蝙蝠俠及羅賓的過往一起交代,接著另外一集再將這群突擊隊組起來?當然啦,可以理解華納/DC從一開始有《自殺突擊隊》拍攝計畫,到後面正式完成劇本並拍攝,恐怕經歷了不少DCEU整體計劃的改變,所以劇本與上映時間等等無法彈性配合調整,只能硬著頭皮湊出來。但這成果只能說差強人意,而且浪費了許多潛力,令影迷感到可惜。《自殺突擊隊》裡的紊亂主軸,與塞滿個別英雄未來作品預告、節奏失調、令人失望的漫威大作《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有得拼。
以上這些情形,讓《自殺突擊隊》充滿問題。
先從本片自前期宣傳就非常著重的小丑(Joker)一角談起。這是已故演員希斯萊傑在2008年於《黑暗騎士》詮釋小丑並成為經典演出之後,第一次有人挑戰此角,自然是萬眾矚目,從最開始確定由傑瑞德雷托(Jared Leto)飾演、扮相出爐、再到拍攝花絮釋出,以及新聞不斷強調傑瑞德雷托如何入戲、如何以方法論/方法派(Method Acting)演戲方式來詮釋、如何送古怪禮物給其他演員......等等,每一則新聞與宣傳都讓觀眾提高期待。結果是,小丑的戲份少到讓人不足以評論這個新小丑如何,傑瑞德雷托也沒完全主宰這個角色。我看著他甚至會出戲想到《放浪青春》(Spring Breakers)裡由詹姆斯法蘭科飾演、同樣瘋癲有金牙的Alien。
導演當然有權自由詮釋故事,只要整體是個好故事,個別角色戲份誰多誰少都可以。但是這回小丑戲份少,很難讓人不失望,一方面是其他主角構成的故事不夠好看,另一方面則是華納的宣傳與雜誌訪談一直把小丑當重點,沒想到最後不僅戲份少,角色寫得也不怎麼樣,銀幕上傑瑞德雷托用盡全力帶來的"scariness"有點像過度計算的結果,實在沒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應有的水準,真的頗傻眼。這不一定全是傑瑞德雷托的問題,因為這版本的小丑沒有寫得很好的戲。想當年《黑暗騎士》裡的小丑,光是短短一場「把鉛筆變不見」的戲,就讓全場觀眾打從心底發毛,《自殺突擊隊》裡的小丑完全沒有這種表現機會。
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演的小丑女(Harley Quinn)可說是全片最亮眼、演得最好的角色,光是她遭逢悲劇後看到死射等人馬上強顏歡笑的模樣,就彌補了一大堆編劇上的弱點,若觀眾看了《自殺突擊隊》覺得值回票價,瑪格羅比功不可沒。只不過仔細想想,我看不出小丑女被選來這團隊的條件是什麼──拿棒球棍與手槍?不怕虐待?夠瘋癲?我看不出她有什麼很特別的實力,讓她值得加入這個計劃要對抗超人等級"metahuman"的團隊。我總覺得小丑女跟迴旋鏢隊長(Captain Boomerang)比較適合參加對抗一般人類的黑團隊──上級可以隨時不認他們的幽靈團隊,像《不可能的任務》那群一樣。要這兩位去對抗超人類,似乎有點離譜。
但即使有這層疑問,我還是很高興她是自殺突擊隊的一員。小丑女是片中最有角色深度的人,雖然很多角色潛力常被其他成員的背景故事與無聊的大地遊戲給擠掉了,但還是充滿動人之處。有一幕她與死射短短聊幾句,光是靠問對方「你曾經陷入愛河嗎」,她馬上辨識出對方「又是」一個反社會人格的,這麼直覺的「又」,隱隱反映出她對自己的反社會男友──小丑,是感到有些疲倦或忍讓的,她明知自己不是這樣的人,卻為了愛演著這場戲,到最後透過魅惑女巫投影出她心中真實渴求,即使既傻又傳統保守到令人有些錯愕,卻還是不免為她難過,也更想看更多小丑與小丑女的戲。
其他角色除了死射有個女兒(這是最容易引起觀眾認同的方法,但也略嫌老套)與燄魔的背景故事還有點意思以外,剩下的存在感都不高。附身在考古學家June Moone身上的魅惑女巫(Enchantress),理應是重頭戲,但角色寫不好,飾演她的名模Cara Delevingne也沒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無法駕馭或提升這樣先天失調的角色。而她與男友──特種部隊Rick Flagg的關係,再刻畫多點會更好,否則觀眾能窺見的,只有June一直哭哭啼啼、數度崩潰,Rick不斷安慰她,很難讓人感受到兩人之間有什麼深刻的愛情,片尾這兩人的結果如何也很難令觀眾在意。
迴旋鏢隊長也是個很邊緣的角色,除了前述缺乏加入此團隊的驚人能力以外,到了最後大戰,原本已經要落跑的迴旋鏢隊長又回來,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如果編劇多花點力氣,或許隊長也可以有一場動人的戲。這與《星際異攻隊》部分橋段有些許類似,主角群面對可怕的戰役,原本同樣有人不想淌渾水,《星》片編劇為了說服觀眾相信這些平常沒做過什麼正當勾當的人,竟會為銀河系安危而戰,花了不少對白來鋪陳,但《自殺突擊隊》或許因劇情線太擁擠,甚至是根本沒時間琢磨劇本,只能隨便帶過。
更讓人傻眼的當然就是在網路上成為當紅惡搞梗的Slipknot,他突然地來、突然地走,擺明了只是來吃便當,非常突兀。編劇甚至沒力氣讓他領便當領得自然一點。
反派大軍的設計則更混了,活像一顆顆黑莓頭,我看到牠們第一反應是想打給魔鬼剋星。"Who you're gonna call? Ghostbusters!"
那麼,《自殺突擊隊》裡的各種大戰,是否精彩刺激、足以彌補前面劇本問題的空虛感呢?答案是不能。不僅大戰構想缺乏新意、動作也不是特別精彩,連戰鬥的邏輯都有些奇怪,尤其最後那一場魔王戰,魅惑女巫原本站在遠一點的台階上待得好好的,聽到主角們要取其心臟之後,竟自己跳下來跟大家一對多打仗,好像真的很怕自己心臟離這群人太遠,大家會取不到(不過也可能是因為魅惑女巫很不想玩大地遊戲)。這也就算了,但後來魅惑女巫發現打不過,乾脆放出大絕招,讓突擊隊們連武器都沒了,那......剛才幹嘛不先用這招!(《鋼鐵人2》也出現過這種莫名把大絕招留到最後的蠢事,不過編劇利用角色對白先自嘲了一句,堵住我心中住的那位酸民的毒舌,並接著拗說那招只能用一次、不能亂用)
此外,死射與魅惑女巫對決時,竟然會因為女兒先前說過的話而猶豫,更是讓我吃驚。拜託,這女巫顯然要毀了全人類,此時要是放過她,他女兒大概也不用活了,現在能做掉對方的話有啥好猶豫的?
編劇兼導演David Ayer之前的作品包括《怒火特攻隊》、《火線赤子情》等等,我相信他的才華不僅於此。《自殺突擊隊》製作期間有許多傳聞,暗示著David Ayer的創作受到來自上頭的許多壓力與要求,並且經過多次調整,《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淒慘影評更是讓高層急著更改《自殺突擊隊》的風格走向,不過Ayer一肩扛下所有責任,表示本片在戲院上映的版本,就是他的版本。我想,我們永遠不會知道,Ayer最初的構想是甚麼樣子,以及若給他多一點時間的話會不會有更精采的劇本,但我覺得Ayer已經盡力了,很難想像在那麼龐大的時間壓力與眾人期待之下,以及高層對電影走向的搖擺不定之間,要怎麼冷靜下來不要完全砸鍋甚至開天窗。在這個各家超級英雄電影宛如不停工的生產線持續製造商品的時代,我還是很希望各家電影公司能起碼先有個好的、有趣的點子,一個讓他們真心想分享的故事,確定好劇情的大方向以及成品該帶來的感覺,再來把它丟進生產線裡。這樣生出來的作品,不管觀眾喜不喜歡,起碼都是「盡情發揮了全力」的作品,對結果可以無怨無悔。如果把一個有潛力的想法丟出來拍電影,結果拍的過程又搖擺不定、恐慌症發作,上頭一堆親戚長輩出主意,東加西剪的,商業大片(尤其身處某個影視宇宙裡的片)又不方便延期,原先點子再好都會被摧毀哪。既然都有個點子與大方向了,請好好執行它,給它機會以最佳狀況面對觀眾,拜託了。
***
經典對白:
***
The Joker: Would you die for me?
Harley Quinn: Yes.
The Joker: No, no, no. That's too easy... Would you live for me?
***
Griggs: Ames, If this man shoots me, I want you to kill him and I want you to go clear my browser history.
***
Seals' Admiral Burns: These are villains, Amanda. What makes you think you can control them?
Amanda Waller: Because getting people to act against their own self-interest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what I do for a living.
***
Rick Flagg: I'll accept the consequences.
Amanda Waller: I am your consequence.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