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導演的3D電影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根據暢銷小說《半場無戰事》改編的,最特別的是李安採用了每秒120格/4K的技術拍攝(其他電影絕大多數是每秒24格/2K),此版本在全世界只有五家影廳能播放(分別位於紐約、洛杉磯、台北、北京、上海),台灣的唯一一家是京站威秀6廳。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主角是19歲的Billy(Joe Alwyn),他在伊拉克作戰時不顧自身性命搶救長官的畫面,被攝影機捕捉到,他與所處的B小隊成了美國英雄,應邀參加德州感恩節足球賽的中場表演。在過程中,他回想起這幾天在家中的感覺,以及戰場上發生的事。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被人生經驗影響,而各種經驗中,創傷對人的影響至為關鍵。有些太大的創傷,會讓人與其他人產生永遠的距離。年紀輕輕的Billy在戰場上親眼看見長官殉難、近身與敵人生死鬥,這些讓Billy永遠與家鄉同胞在情感上相隔甚遠,不論對方抱持善意或惡意。
公開的榮耀儀式,並不能幫軍人面對現實問題,也無法協助大眾理解他們。民眾想要詠讚他們,但並非真心想提供幫助。當人們替這些為國爭光的軍人歡呼,種種感動、正能量與自我感覺良好是屬於自己的;若想真正幫助他們,則要花錢花心力,還要看見很多黑暗面,那些「掃興」的一面,那些沒人想碰的負能量。大家只想把那些留給軍人自己去承擔。
民眾用自己看得到的那面,想像與塑造出這些戰士的樣貌,創造故事或神話;而沒被人看到的那面,則是這些軍人永遠無法讓外人理解、外人也從未真心想知道的。也因此,Billy心中的惶恐與孤獨,出了軍隊無人能懂、無人能緩解。唯一讓Billy好過點的想法,是同為軍人的已逝長官(馮迪索飾演)當年分享的:"If a bullet's going to get you, it's already been fired.",反正天命已定,別想太多,把日子過下去就是了。
於是,他們只能信任彼此。出了這圈,別人要嘛不了解,要嘛不能信任。沒有戀愛經驗的Billy,在記者會上遇見看似善解人意的啦啦隊員Faison(Makenzie Leigh飾演)後,幻想自己有選擇,可以離開軍隊找到另一個自在的環境,但他的長官(Garrett Hedlund飾演)斬釘截鐵告訴他:沒有選擇。上戰場作戰是條不歸路,戰士們只能對殘酷的現實認命:除了戰場以外,你再也不會有家了。如果說《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拒絕再戰》(Stop-Loss)與《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是在呈現/告知觀眾這件事,那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試圖讓觀眾化身為Billy去體會,他與隊友身處正常社會裡的感受,以及他們是多麼被孤立。
我特別喜歡片中某軍人諷刺地對平民說:「連聖戰士都比你們對我有敬意」。這是實話,因為聖戰士也是軍人,了解這些人承受的壓力與付出的代價,因此敬畏;但B小隊親愛的平民同胞們反而不懂。平凡老百姓們可以邊說支持軍隊、邊開這群戰士玩笑。而片中這場足球賽事的中場表演更顯羞辱,將Billy與B小隊貶為一場愛國主義大秀上的道具。
這場秀運用五光十色的表演,與Billy的戰時回憶交錯,搭配李安使用的「未來3D」(高幀數、4K)效果特別驚人,讓觀眾與Billy亦步亦趨理解其感受,以及這一切的荒謬。原來讓一群在戰場上幾度生死交關的人,杵在那堆聲光煙火秀中間,是如此殘酷,一般人認為的聲光效果,對他們都像生死威脅。而他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的英勇事蹟,到這兒成了娛樂的一環,目的只是讓觀眾們自我感覺良好,更是可笑又悲哀。
***以下有雷***
但Billy即使到此時,以及後來談電影版權時遭受挫折與羞辱,都還沒放棄「離開軍隊」這個選項,他姐姐Kathryn(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正在途中,打算接他回去找醫生、以醫生診斷為由申請退役,Billy心中雖放不開軍中弟兄,但並未完全否決離開的念頭。直到Billy要離場時,與啦啦隊女孩Faison又見了一面,他才終於做下決定。當時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對女孩說,差點想帶她一起逃走時,女孩的反應頓時讓Billy明白,女孩跟其他人一樣,把他當成某種形象,架進她自己的想像故事裡。Billy面對她,跟面對其他人的時候相同,Billy都不會有自己故事的話語權,Faison將會用自己的想像來期待他、要求他、卻不理解他。在這一幕,飾演Billy的Joe Alwyn表現太精采了,他臉龐原本帶著柔和稚氣,開心地望著Faison,在女孩的回應後,Billy雖還是擺著他的微笑,但觀眾就是知道,某些東西在他眼裡消失了,彷彿一夜長大,明白並接受了命運。
很有趣的是,片中所有「非軍人」,幾乎都對Billy造成壓力、有所求、或是急著將他寫進自己某個版本的想像,唯一比較沒這麼做的、比較尊重這群軍人的,反而是原先看起來只為了錢的電影製片Albert(克里斯塔克)。他當然不理解戰地軍人經歷過的(他自己都承認)、也當然的確想賺錢,但他有同理能力,並懂得尊重,只站在旁邊讓這群人做自己、幫他們喬電影合約。這是他唯一能做的實質幫助,但這「幫助」若能成功,可是比其他人的「幫助」都有用。
我想,這世界或許永遠無法理解某些特殊族群的人,大家能做的,只有盡可能尊重了。這已經是彼此能靠到最近的距離。
最後,當然要來談談李安使用的先進拍攝技術。這些效果用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如何呢?我認為有缺點,但優點大大超越缺點。個人認為負面的部份主要是在靜態特寫鏡頭,觀眾很難不意識到正在看一部技術特別的電影,有些對焦與景深的調整變得特別令人分心,臉龐太清楚令人很難不去注意演員臉上的種種小瑕疵(尤其年長的史提夫馬丁很吃虧),還有一點則是讓原本的優點變成缺點:由於畫面非常明亮清楚、3D效果極佳,完全身歷其境,因此反而讓我極度渴望"virtual reality"的包覆感,電影銀幕周圍的黑色區域頓時變得很突兀,不斷提醒我「假的!一切都假的!」,加上京站威秀六廳的銀幕並不算大,所以連坐在G排的我都覺得不夠前面,因為我完全不想看到周圍黑框,想要更完整真實的體驗。
至於優點呢,那就是「Wow!」,真的「Wow!」,任何動態的畫面,都令人驚艷不已,幾乎完全無殘影(至少以我的大腦影像分辨能力來看),亮度也非常夠,尤其中場表演以及戰場戲,真的不可思議,各位去看就知道!喜愛電影的朋友,可以的話請盡可能去看個一次吧!下次再能看到如此清晰真實的電影影像,真不知是何時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