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治諷刺電影《人人有份》、影集《副人之仁》的靈魂人物Armando Iannucci操刀的《史達林死了沒?》,我當時在院線錯過了,它在myVideo一上架就趕快找來看。果然不負期待,這部根據法國的圖像小說改編、以史實為靈感的政治鬧劇,實在荒謬好笑、一大堆金句,維持Iannucci一貫風格,只是由於主角是位數一數二的獨裁者,因此有更多黑暗、殘忍的元素,幸好Iannucci拿捏得宜,並未讓沉重內容壓垮嘲諷氣氛,也未對當年的受害者輕浮不敬。本片在俄羅斯被禁,我想它一定做對了什麼。
故事發生在1953年的莫斯科。獨裁者史達林摔倒並陷入昏迷,重要官員都不知如何是好。畢竟這是一位數十年來以恐嚇與行刑來管理全國的獨裁暴君,當他倒下,權力該怎麼搶、國家該怎麼管、政策路線該怎麼發展,都陷入混亂。周圍高層人士要表現對領袖忠誠,以免落人口實被處死,但也要為私利著想,在能確認領袖死透透之後搶得政權,大夥兒各懷鬼胎。
《史達林死了沒?》的開頭,是在一場演奏會結束時,演奏負責人接到來自史達林本人「17分鐘後回電給我」的電話指令,搞得負責人緊張到要崩潰:到底是從史達林打來算起、還是從他掛電話後算起?這個開場白奠定了本片對「獨裁」的諷刺與批判——它一方面很好笑,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在極權統治下,日子多麼動輒得咎,不管多小心、多自律,對方如果就是要搞你、或是你夠倒楣,那麼絕對有理由搞死你,絕對有理由定罪。「17分鐘從何時起算」這樣的小事,可能決定著某些人的生死,這種統治方式,是荒謬至極的,即使撇開其殘忍的面向不談,光是讓全體官員與人民做決定的準則變得如此離譜,只知揣摩上意、選邊站、找風向,以免被殺頭,根本無力探究真相、思考各種做法的好壞,就知道這種統治方式,久了會出大問題。
也因此,《史達林死了沒?》裡的笑話,都帶著深沉的哀傷。例如某位高官說:「我已經記不清誰活著、誰死翹翹了」;或是要替史達林找醫生時,有人說:「國內的好醫生若不是被抓去集中營(gulag)就是死了。」
在片中,這些荒謬都被放到最大,一堆潛在接班者表面上互相高來高去、私底下都在設陷阱給對方跳。史達林的頭號接班人Georgy Malenkov,大概就像當今美國副總統,原本就是設定來當魁儡的,沒人希望他真的當上總統,而且Malenkov真的太呆太弱,不可能抵禦其他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最有可能搶到位置的,一位是負責祕密警察、幹了許多壞勾當的Beria,另一位,了解蘇聯歷史的朋友,大概已經知道了,就是赫魯雪夫(Khrushchev)。赫魯雪夫充滿算計,個性較為低調,甚至會將史達林喜歡或不喜歡的話題作成筆記,盡全力自保,從言談間聽得出他也許想將國家帶往不那麼殘忍的方向,這樣的角色即使不是什麼大好人、大英雄,但在《史達林死了沒?》已經足夠讓觀眾支持他了,也讓編劇兼導演Iannucci想將一段殘酷歷史變得輕盈好笑的計畫能實現——如果每個潛在接班人都殘酷可怕,恐怕觀眾到最後都笑不出來了。
《史達林死了沒?》主要角色不少,戲份頗為平均,表現最突出的是飾演赫魯雪夫的Steve Buscemi與飾演Beria的英國劇場重量級演員Simon Russell Beale。飾演阿呆接班人的Jeffrey Tambor也很有趣,不過在性騷擾醜聞之後,Tambor的演藝生涯恐怕暫時得告一段落。此外,Rupert Friend與Andrea Riseborough飾演史達林的兒女,Olga Kurylenko飾演鋼琴演奏家,Paddy Considine飾演嚇壞的演奏會負責人,Adrian McLoughlin則用他的倫敦腔演出史達林......沒錯,本片演員們使用的英語,都用各自的口音,包含了布魯柯林腔、東倫敦腔、加州腔......等等,一方面方便演員自由舒適地即興,另一方面,在史達林時代,大家講的俄語也是口音各異。
如果喜歡《史達林死了沒?》,我非常推薦可以看看《人人有份》(In the Loop),不僅好笑,搞不好還說明了攻打伊拉克這種鳥事是怎麼搞出來的(我們的現實常常比虛構故事還要神奇)。
myVideo馬上看:https://goo.gl/xjPvu3
iOS 下載
Google Play 下載
- Aug 28 Tue 2018 11:53
<myVideo線上看>《史達林死了沒?》(The Death of Stalin) - 暴政的荒謬與愚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