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那種看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覺得它正經假掰到想吐的人,那你可以將民俗恐怖片(folk horror)《仲夏魘》當成解藥,女主角同樣出國吃喝、祈禱、去愛,並且學會愛自己,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仲夏魘》是導演Ari Aster的在《宿怨》之後的作品,Dani(佛蘿倫絲普伊)在患躁鬱症的姊姊殺死父母後自殺的家庭悲劇之後,尋求男友Christian(Jack Reynor)安慰,卻不知Christian已在考慮放棄這段感情。Christian準備與朋友們一起參加瑞典某個偏遠公社的仲夏活動,為了避免尷尬於是勉為其難一併邀請Dani同行,但在那兒發生的事情越來越怪......
Christian作為男友其實不怎麼樣,他一直想分手,瑞典行都要出發了才讓女友知道,邀請女友同去也只是因為不得已,Dani不敢生氣還道歉,只是因為她不能再失去更多。其他同行者多數都不歡迎Dani,她只是個沒人想要的拖油瓶,沒想到在公社裏頭,她卻像是當地女孩的同類甚至是家人,其他人的未來則越來越不樂觀。
《仲夏魘》裡發生的怪事,既恐怖又詭異,但有時又帶著莫名的喜劇效果,讓人想笑又不敢笑。導演很會利用聲音(尤其人聲),不僅製造出緊張感,有時還帶來病態惡趣味。死傷的呈現畫面頗為殘酷,全擺在鏡頭內要觀眾穩穩妥妥看完。很多恐怖片都暗暗的,但《仲夏魘》可不會,夏日的北歐一天有二十幾小時的陽光,習慣恐怖片都黑暗幽閉的觀眾,看日光如此耀眼、花環如此繽紛,更多了一層發毛的理由,因為這麼明亮的恐怖片並非大家熟知的手法,因此更難預料會發生什麼狀況了。公社價值觀與傳統基督教價值(也是本片主要觀眾群的宗教取向)相違背,以思想衝擊增添恐慌感,例如公社的人們認為滿72歲的人不該再活下去。空間寬廣,更顯人們渺小,各式建築物帶著那麼一點怪怪的感覺,處處可見鏡子或倒影,令人不安。居民們如此友善,卻又毫不尊重個人空間,難以猜測他們在打什麼算盤。幾位主要角色不時使用迷幻蘑菇,因此觀眾無法確定看到的是真實或想像或幻覺,有些部分可能是外來的這些旅客將焦慮轉化為偏執妄想,真假難辨。
***以下有雷***
最奇妙的是,這麼恐怖的地方,卻莫名給了Dani力量,這裡不同於原本的環境,她終於可以成為自己世界的中心,而不用繞著Christian打轉,有人與她同理、共感,彼此互相支持;Dani痛苦嚎哭時,大家一起跟她哭、一起感受與承受那樣的痛。
那些有毒的男性如Christian與他的損友Mark(Will Poulter飾演)及Josh(William Jackson Harper飾演)等等,讓Dani覺得自己有病且殘缺,因此認為很幸運有Christian這樣的渾球當男友,並委屈自己來讓那些男生們感到自在快活。但當她進入這個奇異小鎮的母系世界,父權結構不再存在,Dani對社會與自我的認知改變了,在能提攜、支持女性的社區裡感覺到自身的堅強能量,她才發現自己早就該走出陰霾。
至於Christian,他在這趟旅途之前,想找個喜歡性愛的女友,結果在這小鎮還真的找到了——女孩們強壓他上床、把他當成捐精工具,他身為人的其他特質都不再有意義,在這兒他只是生育所需的工具、或是土壤肥料。
當Dani如浮木般抓著她的異性戀關係時,那不是愛,而是不健康的依賴,兩方都不情願;她與瑞典這些女孩的相處,則是無條件的接受與共感,Dani不再是負擔;當她以May Queen身分決定讓Christian獻祭時,在她的立場看,這段戀情以極度血腥卻又繽紛華麗的方式結束了,也代表她切斷過去那段有毒的關係與想法,接受了自己,找到了新生,你看,是不是很《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仲夏魘》雖然是恐怖片,卻莫名地更像一部女性勵志片,真心佩服編導Ari Aster能做到這件奇妙的事。
題外話:有一幕「砸臉戲」令我想到Tori Amos歌曲"Precious Things"的歌詞"I want to smash the faces / Of those beautiful boys / Those christian boy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