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jpg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一部非常魏斯安德森的片,是對《The New Yorker》雜誌的致意,是他過去手法的集大成,過去合作過的演員有好幾位參加演出或客串,還有許多內容與彩蛋像是導演對忠實粉絲們心照不宣地暗示「你們懂的......」。這部片某方面就像昆汀塔倫提諾拍《從前,有個好萊塢》那樣,導演把自己喜愛的內容與手法毫無克制地加進去,觀眾喜不喜歡恐怕就見仁見智了。我是屬於非常喜歡《法蘭西特派週報》的人。

本片就像將一期雜誌做成影片,「法蘭西特派週報」是一份駐法國虛構城市的美國報刊,主編Arthur Howitzer, Jr.(比爾墨瑞)去世後,根據遺囑,雜誌將停辦、房產將出售、餘下的錢分發給記者們,而這整部電影的內容,就是該雜誌的最後一期。

002.jpg

它的眼光是在地外國人觀看法國的眼光(或者也能解讀為美國導演安德森觀看法國新浪潮的眼光),每個故事,除了最表面的主題,都還有能往下一層層挖掘的層次。一則介紹城市的故事深深充滿對土地的感情,不論優缺都捨不得放過城市的任何細節;一場監獄的怪戀延伸出對藝術與大眾觀點的微微酸氣;一場抗議活動的報導帶來年輕躁動的神秘吸引力,負責報導的資深女記者能否保持中立一直受到考驗;一則關於警局大廚的故事最後其實也關乎寫出這篇作品的記者,他的外來者身分、同志身份,以及他如何找到某種型態來「適者生存」......

017.jpg

三段主要故事,都有不同的敘事與演出風格,又或是第一則有許多推軌鏡頭、第二則如劇場的布景、第三則有動畫搭配等等,象徵記者各自相異的筆觸,但整體仍有統一格式。記者們一步步挖掘,翻出每個表面怪異又被任意忽略的特質底下潛藏的人性,其中不時出現各式各樣的小幽默,能對上頻率的觀眾會覺得本片很幽默(我就覺得很對味),但它的幽默往往潛藏著悲傷,或者是用來掩蓋內心過度在意的難為情反應。

005.jpg

《法蘭西特派週報》表面上有精準的理性,不論是構圖的對稱,動畫運用,黑白與彩色的交替(就如雜誌印刷有黑白頁與全彩頁),都是精密計算之後的安排,全片充滿迷人的細節,從城市名到咖啡店名都可以再繼續探究,有很多畫面讓人好想按下暫停鍵來研究其中每個細項設計。但在主編大人辦公室的「不准哭」標語背後,以及記者口中的「新聞中立」之下,是他們滿溢的情感,最清楚的暗示來自三篇主要報導的記者,其實都把自己放進去他們追的故事裡了(雖然據說要有中立性......),蒂妲絲雲頓飾演的J.K.L.演講時簡報除了放上報導對象的裸照以外也「不小心」放進一張自己的,再來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的Lucinda跟她報導裡的主要人物(提摩西夏勒梅飾演的Zeffirelli)上床,再來Jeffrey Wright飾演的Roebuck被他報導對象(Steve Park飾演的移民廚師)所說的話深深震撼、讓他想起自己的經驗。

014.jpg

在看似彼此不相關的故事之後,最後的訃聞將一切收束到死者身上,他是驅動大家一起細膩觀察人生的那位推手,即使戲分不多,但到處都有他的存在,在這份電影化的雜誌裡面,看他如何力挺好的文章與記者,看他所選擇讓記者放進報導裡的內容,都讓觀眾認識真正的他,一個老派的、擁有遠大理想並堅持實踐的新聞人,即使知道這位老主編的辦公室規定是「不准哭」,但眼淚仍會在眼角打轉。

012.jpg

導演讓這雜誌在1975年隨著創辦人的去世結束,而非如今日《The New Yorker》仍在傳統雜誌式微的情況下掙扎前行,似乎保留了一種完美、理想、無須妥協的狀態。從最後一期雜誌包含的故事與報導中,觀眾能看見Arthur這位老新聞人與他的團隊,對人事物的細膩關心,也似乎看到如片中出現的那句"touching narcissism of youth",這份「法蘭西特派週報」,在一個完美的真空狀態中,堅持展現心中脫俗不凡的願景。這確實是一種自戀,只要曾體會過現實的鐵拳,難免覺得那種自戀與傲氣有點可笑,但劇中新聞人的昂首挺胸,仍是非常迷人,我完全願意暫時拋開對現實的理解,一起躲進那真空裡面欣賞《法蘭西特派週報》。

補充:關於提摩西夏勒梅演出的那段故事,年輕愛侶的人名Zeffirelli與Juliette,應是向導演Franco Zeffirelli以及他的作品Romeo and Juliette致意。

016.jpg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