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黑豹》編劇兼導演萊恩庫格勒,找來老搭檔麥可B喬丹主演的《罪人》,是一部製作水準與藝術成就超級高的商業娛樂大片。庫格勒以自身的黑人經驗與長輩的記憶為靈感,將故事時空設定在種族歧視盛行的年代,細緻地編織出深刻動人、不落俗套的故事,片中碰觸了種族、宗教、社群、階級等等,並且利用藍調音樂來連結這些主題。編導關心的也不只是黑人,還包括所有在美國這塊土地上的「他者」(Other),也就是那些不被包含的、不一樣的、必須聽命他人的人們,那些邊緣族群們,庫格勒將聚光燈給了他們,敘說「他者」的故事。
 
1932年的某一天,一對雙胞胎——外號Smoke的Elijah與外號Stack的Elias(皆由麥可B喬丹飾演)(在聖經裡,Elijah也被稱為Elias,是舊約中的先知,名字的意思是「我的神是耶和華/耶和華是神」。)——帶著一筆錢,從芝加哥回到他們在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老家,準備買下舊廠房來經營一間只歡迎有色人種的音樂酒吧(Juke Joint),當晚就是酒吧開幕之夜。他們的表弟Sammie(Miles Caton)是個傑出藍調樂手,不顧牧師父親反對,答應在雙胞胎的音樂酒吧演出。
 
《罪人》前半的劇情,主要是雙胞胎分頭招攬適合的人選來執行開幕相關工作,在這過程中,導演讓每個配角都有夠豐富有層次的、足以讓觀眾關心他們的背景資訊,讓後半段的情感效果能達到最高(這部分的對照組,是今年初上映的《狼人》,那部片前段的鋪陳頗無聊,進入後段也只是證明前段花的時間沒有太多意義)。
 
經由導演的耐心鋪陳,觀眾漸漸認識Smoke與Stack,推敲出兩人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戰、在芝加哥時大概是幫黑道做事。Smoke是比較穩重的那位,他曾與Annie(Wunmi Mosaku)在一起,生了孩子但夭折,這讓Smoke多了一股化不開的憂傷;Stack較為在意成功與金錢,有時比較躁進魯莽,但他與黑白混血的Mary(海莉史坦菲德)無法成就的感情,替這角色帶來更多的人味。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雙胞胎兄弟也找來在鎮上開雜貨店的亞裔夫妻Grace與Bo一起幫忙,從他們的熟識程度來看,可以猜測當年這些「非白人」由於面對種族歧視的壓力,建立起堅定的友誼。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到了電影中段,劇情急轉直下。夜晚降臨,雙胞胎的酒吧裡人潮洶湧,大夥兒飲酒作樂。不過,以Remmick(Jack O'Connell)為首的三名白人前來酒吧,堅持想進場,但很特別的是,他們似乎很執著要被「邀請」才能進門,這令熟稔巫毒與各種民間信仰的Annie起了疑心......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是的,這三人是吸血鬼。
 
吸血鬼Remmick最開始「降臨」《罪人》銀幕的方式,就像個惡魔,彷彿從空中降落,那時他被喬克托族印第安人(又是一個受壓迫的「他者」族群)追殺,由於太陽仍未下山,他的背上皮肉仍在燃燒。他尋求一戶3K黨夫妻的幫助,成功擺脫印第安人,但將兩夫妻都變成了吸血鬼,再一起去黑人酒吧尋找獵物。而吸引Remmick的,竟是Sammie的音樂。
 
如電影開頭的口白所言,最厲害的那種音樂,可以穿越古今、跨越陰陽,而Sammie在酒吧表演的曲子,就是這樣的音樂,於是將不祥之物也引來了。
 
藍調,是能開啟陰陽之門、吸引魔鬼的玩意,還是能療癒人心的魔法?魔鬼是超自然現象還是來自人心?在這兒要先講個傳說,作為《罪人》的補充資料。
 
美國20至30年代的傳奇藍調音樂家Robert Johnson,由於他的音樂技巧在一兩年內突飛猛進,幾乎成為吉他之神,所以有個傳說是他在夜晚的十字路口與魔鬼做了交易,用靈魂換取美好的音樂靈感,而Johnson的某些作品也頗引人做此類聯想,例如〈Me and Devil Blues〉與〈Cross Road Blues〉等等,最終他只活了27歲,更加強魔鬼交易傳說的神祕感。
 
《罪人》則調整了這個傳說,讓美好音樂成為令魔鬼覬覦的好物,並在這故事背後加上歷史的重量。
 
「吸血鬼」本身設定上的特質,就可以是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的隱喻,它破壞原本那條生命、綁架那個靈魂,讓受害者成為躲在黑暗中的空殼,就像白人當年如何從黑人的生命經驗中,吸取美好的文化、音樂、潮流,搬到白人文化裡面發大財(如果看過幾個黑人音樂家傳記或電影,應該都知道白人把黑人音樂搶過來翻唱或模仿而走紅,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將別人世代累積的深沉內涵化為通俗商品。
 
《罪人》裡的吸血鬼,多數特質與傳統定義差不多,怕大蒜、怕日光、以木樁刺心臟可以殺死他們、需要主人邀請才能進人家門......等等,比較不同的是,《罪人》這群吸血鬼可以共感,一人的記憶,他人可以取得,一人的痛苦,他人也可感受。也就是說,一旦Remmick將Sammie轉化為吸血鬼,任何獨屬於Sammie的特色,都將由整個吸血鬼群體共有。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片中的資深樂手「瘦子」強調,藍調是真正的黑人音樂。藍調自南北戰爭後在黑人社群間流行,這不像基督教那樣是白人殖民者丟給他們的,藍調的家鄉是那片棉花田,它生長的土壤是美國黑人共有的憂傷與苦痛,當一群白人吸血鬼來奪取Sammie的藍調音樂,這樣的「同化」形同抹除一整個族群。
 
而《罪人》裡的吸血鬼甚至能知道受害者的記憶,更代表這群吸血鬼倡導的平等及和諧,看似不分膚色共榮共和,但代價是來自抹平每個人的不同之處,全體向新秩序低頭,這安排使得主角們對抗吸血鬼不僅是為了生存,也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分及傳承,不被這些吸血鬼奪走,這樣的設定更加強將吸血鬼作為文化挪用比喻的合理性。
 
但萊恩庫格勒不打算將隱喻停在那麼簡單的「白人都是吸血鬼」層次,他對Remmick一角有更複雜的設定。
 
雖然Remmick有白色皮膚,方便融入白人社會,甚至他找來的頭兩位同夥就是白人3K黨,但他也有自己的鄉愁。從他的風格、拿出的金幣、領唱的〈Wild Mountain Thyme / Will Ye Go, Lassie, Go?〉(在電影《他們的美好時光》裡面比爾奈伊唱過)以及〈Rocky Road to Dublin〉等等歌曲,很明顯他是個愛爾蘭裔人,一樣是這塊土地上的「他者」。美國的愛爾蘭裔即使是白人,但在這塊美國土地上,也曾不被其他白人視為真正平等的同類。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而且,若往更早的愛爾蘭歷史探索,Remmick談及基督教時所說的「我討厭這些強加在我身上的宗教,但聽到它經文裡的文字時還是很感動」,更可以有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層是在美國土地上,其他各膚色的外來者與印第安人,都曾被白人清教徒們傳教,而清教徒拓荒者對聖經的詮釋甚至曾加強畜養黑奴的正當性,宗教成了壓迫與洗腦的手段,然而從小接觸基督教的黑奴們,面對痛苦的人生,終究還是在教義裡找到安慰,聖經與福音成為文化不可割捨的一部分;至於第二層則是在更早的愛爾蘭土地上,在第四、第五世紀時,基督教的傳入結束了凱爾特文化時期,而到了第十六世紀,英格蘭在愛爾蘭大量殖民,引發的暴亂及影響時至今日都還能見到後果。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編劇安排Annie一角是個巫毒(Hoodoo,或譯「胡督」)專家,也再次突顯,那些膚色不同、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者,原先其實有自己的信仰,美國的這些「基督徒黑人」,是文化同化之後發生的事,而美國的巫毒/胡督已經不同於非洲的巫毒教,原本內含的黑人祖靈已被基督教取代,祈禱文也改用聖經經文。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Remmick想擁有Sammie的靈魂、搶走Sammie的音樂,可以代表白人對黑人文化與音樂的掠奪,但也可代表他想要Sammie那樣能穿越時空、召喚神鬼的音樂,讓他找回與愛爾蘭先祖的連結。
 
(然後你再想想本片的配樂是瑞典白人Ludwig Göransson,更有一股莫名的矛盾喜感,就跟當年白人將基督教信仰硬加在其他種族身上,但其他種族確實在宗教裡找到了安慰這樣矛盾)
 
經過一夜慘痛的吸血鬼大戰後,第二天早上Smoke獨自回到酒吧地點,重裝等待,因為他明白,當初將此地賣給他的白人,絕對不懷好心眼。後來果然揭曉,賣廠房給雙胞胎的白人男,其實根本是3K黨,整個買賣都是個陷阱,他們早就計畫將付錢買下廠房的黑人殺死。《罪人》的白人吸血鬼上門,到第二天的3K黨來此準備屠殺,全發生在24小時以內,讓人聯想到1921年的土爾沙種族屠殺(Tulsa race massacre),當時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第二大城土爾沙Greenwood區,是非裔美國人的富人區,卻因為黑人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讓白人暴徒眼紅,從5月31日至6月1日開始掃射、縱火、轟炸,後人估計共造成三百人死亡(最初官方數字是三十幾位,但問題出在很多遺體找不到,所以那樣的官方數字顯然不準確),八百多人受傷,而且由於街區完全毀損,許多人無家可歸。
 
在3K黨白人眼裡,其他族裔的人不配擁有跟他們一樣的生活。《罪人》裡的黑人雙胞胎想要打造一個專屬黑人放鬆的酒吧,並且賺錢,在資本主義架構之下,金錢就是一種自由,這是白人至上者不能接受的,所以不論是電影內的黑人雙胞胎,還是真實世界20年代在土爾沙的成功黑人企業,都得成為冤魂。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這就是「他者」的悲哀,今天就算能靠自己站定腳步,也有一堆人急著推你入墳,因為你不配。
 
Sammie幻想芝加哥的黑人能過著自由的生活,但已經闖蕩過的雙胞胎知道,芝加哥只是建築物比較高的種植園,跟密西西比三角洲沒差多少,黑人永遠沒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這個家園也不是真的屬於他們。
 
而且,追尋自由是有代價的。以Sammie為例,若聽從牧師父親的意見,放棄音樂,跟教區的信眾們一起當佃農,是有安全與歸屬感的,而若自己出外打拼闖蕩,則要面對更多風險與壓力。但是,這種「歸屬」同時代表順從,如同片中幾名角色強調的,清教徒白人以信仰"forced words upon us",將他人同化、要他人聽命,說穿了與Remmick為首的那群吸血鬼也沒有太大差異。
 
Sammie最終的自由,來自他創作出獨屬自己的東西,而不是聽從任何宗教領袖、白人殖民者、甚至是吸血鬼家族給他的種種教條與建議。某方面來看,萊恩庫格勒創作出《罪人》也給人這樣的感覺,它雖是商業大片,但有獨樹一格的主題、手法與風格,有許多讓觀眾出乎意料的安排,不遵循傳統商業片公式。甚至,庫格勒與片商談的條件,包括給他的分紅是"First Dollar Gross"(表示酬勞與總票房掛鉤,而不是與扣掉成本核算利潤後的金額掛鉤)、以及25年後庫格勒取得電影完整所有權等等,都顯示庫格勒致力讓《罪人》戲裡戲外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拍一部真正在各方面(包括故事、所有權與分潤)都真正屬於黑人的黑人作品。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罪人》不只故事有創意又動人,技術方面也有超級高水準,美術設計、服裝設計、攝影都非常用心。劇組根據許多舊照片、書籍與影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Donaldsonville打造出30年代密西西比州的Clarksdale樣貌,鎮上有雜貨店、理髮店、電影院、加油站等等;精通巫毒/胡督的Annie家中,充滿與該文化相關的細節,呈現的方式很踏實,而不是好萊塢通常對這類文化捉神弄鬼式的誇大手法......種種細節的疊加,讓人回味再三。
 
但最震撼人心、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部分,是本片對音樂的運用。我真的相信,配樂Ludwig Göransson的音樂有魔力,能夠開啟陰陽通道、吸引神鬼等等,尤其那曲融入過去與未來風格的〈I Lied to You〉,搭配畫面裏頭的人物裝扮、舞蹈與場面調度,超越時間與歷史,以藍調為起點,點點滴滴加入了非洲的部落音樂、嘻哈、搖滾、街舞、來自華裔的京劇......等等元素,彷彿除了召喚吸血鬼之外也召來了祖先與祖靈及未來的後代,真正讓人聽到也見到音樂是如何擁有世世代代的影響力,以及不同族裔共榮時能激盪出的新奇火花。這段真的是令人屏息的魔幻時刻,畫面最後結束在燃燒的灰燼之中更有代表意義,它展示了音樂中如熊熊火焰一般的狂野熱情。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罪人》的演員群則可以在任何「團體演出獎」名列前茅了,大家都交出精彩成績單。這其中的亮點,首推從《奧斯卡的一天》開始就參與庫格勒執導的每一部作品的麥可B喬丹,他一人分飾兩位雙胞胎,起先觀眾可能還需要靠服飾配件的顏色(一紅一藍)來分辨他們,但很快地喬丹就用精采的演技表現出兄弟倆的不同,看沒多久我就已經忘記這兩位角色是同一個演員了;飾演Sammie的Miles Caton是第一次演戲,他的渾厚嗓音彷彿是發自靈魂深處,太有力量了,而不用唱歌時他的表演也極具說服力,精采詮釋Sammie嘗試違抗父母期許時心中充滿的興奮與焦慮,以及被迫一夜轉大人之後內心受到的震撼。
 

《罪人》(Sinners) - 「他者」的悲歌

 
飾演瘦子的Delroy Lindo、飾演Annie的Wunmi Mosaku、飾演Mary的海莉史坦菲德以及飾演Grace的Li Jun Li,也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打從十幾年前的《超危險人物》《暴亂夜》就展現許多演技潛力的Jack O'Connell,在此飾演吸血鬼Remmick,既帶著一股邪惡能量卻也有迷人之處,觀眾雖然一開始就知道他並非善類,但當他展現親和魅力時,仍頗有說服力。片尾的年老的Sammie,則是由傳奇藍調吉他手與歌手Buddy Guy演出,更加深本片對傳承黑人藍調文化的責任感。
 
當年Sammie的牧師父親警告他,「你若繼續與魔鬼共舞,總有一天它會跟著你回家」,而在《罪人》的片尾,魔鬼再度找上年長的Sammie,然而此時的「魔鬼」,是成為吸血鬼的Stack與Mary,原來當年Smoke終究不忍殺死他們,只要求他倆離Sammie遠一點。在這兒,魔鬼不再是純粹的邪惡,而是一群被邪惡所壓迫的冤魂,就像當年在音樂酒吧的吸血鬼們,愛爾蘭人、黑人、亞裔......
 
Sammie選擇忤逆父親關於「魔鬼」的告誡,將他創作的音樂傳下去,黑人的記憶與傳承、前輩們遭受的種種痛苦與曾有的快樂,都因此而繼續存在著。《罪人》整部片裡的時間只有一天,但它乘載了美國土地上所有「他者」的過去與未來,歡喜與悲傷。Sammie在那關鍵一夜結束時,有個最悲傷的收尾,但那仍是這男孩最快樂的一天,就像他之前好期待能駕駛表親的車,但等他終於開到那輛車時卻已心碎。歡樂總是以悲傷為基底,兩者總是得並存,這,就是藍調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zzy 的頭像
Lizzy

Lizzy聊電影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