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主角雖然是蝙蝠俠,但它已經不像其他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片中的一切是如此真實,電影討論的問題又如此沉重,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大部分超級英雄片都是清楚明白的「正邪對決」,剩下的問題在於那些超級英雄如何平衡兩種身分﹝凡人與英雄﹞,那些問題與其他平民百姓沒多大關係。「黑暗騎士」的黑暗,在於善行與惡行之間的模糊,以及人生的「無奈」──人們隱隱明白努力不會有回報,一切都是亂數決定的,但又得強迫自己相信,所做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有意義,因為若不抱著這種希望﹝不論多麼渺茫﹞,大家都會發瘋。

就像受到諸神懲罰的西西佛斯,每天得推大石頭上山,他明明知道石頭仍然會掉下來,但他保持信念,每天辛苦地推上去,在過程中試著得到心理救贖。人生是苦的,然而還是得靠著意志力繼續,這是一場人與命運的對抗,人不能像小娃娃一樣逃避,等著難題消失,因為命運的難題不會消失,人終究還是要成熟地面對,命運會逼你去面對,就像西西佛斯推到頂的石頭終究會掉下山。想想尼采(Nietzsche)的「強者的悲觀主義」吧,他主張的是一種超人(overman)的存在,要人類超越存在的痛苦,仔細想想,這跟「黑暗騎士」的哲學很像,尤其片尾蝙蝠俠與警長Gordon相談後離去的那一幕。



附帶一提,美國口語裡常說的”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在電影裡被Joker改編成”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anger.”,但原本那句話的來源,正是尼采說的”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What does not destroy me, makes me stronger)。對不起,文章明明是要講黑暗騎士卻扯了那麼多尼采,因為我實在很崇拜尼采,高中看了他的著作就無法自拔。很推薦大家看他的書,例如:「悲劇的誕生」、「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上帝之死──反基督」等等。有人會直接把尼采視為像叔本華一樣的悲觀主義者,但我不認為,或著應該說,他不是那麼簡單的悲觀主義者。改天再聊這好了,先講電影。

我覺得黑暗騎士,是關於人類與命運的永恆對抗,以及人們做出的選擇。

布魯斯/蝙蝠俠的選擇
在他與警方合作大力掃蕩犯罪後,高譚市的罪犯們反而被逼急了,甚至狗急跳牆與他們不了解的Joker合作,造成更大的混亂,更多的死傷。正義的徹底執行是對的嗎?該繼續這樣下去嗎?



蝙蝠俠還有更艱鉅的選擇。Joker的出現,逼迫他思考為了維護正義,他可以做到哪一種地步。他面對的是毫無道德規範與限制的Joker,但他自己卻有一套道德標準,使他必輸不可,因此若他要成功,就得變得跟Joker一樣,但那又違反蝙蝠俠的價值觀與初衷。

另外,布魯斯也必須選擇,他要當個萬人迷,還是做他認為對的事情而讓大家討厭他。Joker刺痛了他的弱點,對高譚市宣告,只要蝙蝠俠不公開他的身分,Joker就一天殺一人,這讓全市人民都恨死蝙蝠俠了,當時的布魯斯也為此感到難受,對管家說蝙蝠俠的弱點是他不想被討厭。然而在片尾他做了選擇,為了堅持他的信念,去做他認為該做的事情,他選擇超越那些痛苦,包括讓市民痛恨他、讓警察追捕他,而他還得獨自面對失去瑞秋的痛、以及救不了哈維丹特的遺憾。他是尼采說的”overman”,他選擇超越他的命運與存在。





哈維丹特/雙面人的選擇
如同他自己說過的,”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能不能永遠做個好人,不全靠天生的本性,而得看一個人的遭遇,在Joker的觀念裡,”everyone can be a freak.”。而Joker在哈維丹特身上的實驗,是成功的。在哈維丹特改變之前,他選擇正義;在之後,他選擇公平,成為一個可怕的復仇者。

Aaron Eckhart把哈維丹特的情緒改變演得很好。當瑞秋被炸死之後,哈維丹特即使變成了可怕的惡人,但還是讓我很同情、很理解他的感受。他最摯愛、才剛答應要與他結婚的瑞秋,在被炸死之前,哈維丹特還安慰她一切會沒事。到了電影後段,哈維丹特轉變成雙面人,拿槍指著警長Gordon的兒子時,他憤怒又心痛地問說,Gordon有沒有當面欺騙過自己心愛的人,告訴對方一切沒事?那一幕實在太讓人心痛了,他一生致力維護正義,幻想他的努力會有好的報酬,怎知高譚市只變得更加混亂,他自己半身毀容,甚至連最心愛的瑞秋都保護不了。這不公平!他終於明白「運氣」才是一切,人沒法掌控任何事。

於是,原本他的「幸運硬幣」的兩面是一樣的,如同瑞秋說的,「你掌握自己的命運」,那時的他是個自信滿滿的正義使者”white knight”,但是瑞秋死後,幸運硬幣一面被燒黑了,哈維丹特開始相信運氣,明白老天無眼,或者祂只是睜著眼欣賞著自己的sick jokes。於是,哈維丹特靠著翻銅板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死﹝這不是跟老天一樣嗎,哈﹞,至少,這很公平。他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是因為他放棄了希望與信心。



Joker的選擇
我一直不願稱Joker為「小丑」,總覺得這會與”clown”混淆,因此請容我以Joker稱呼他。

Joker甚麼都不需要選,他只是隨機決定、見機行事。不曉得為什麼,我總認為Joker這角色的設定很像上帝。他說自己代表的是「混亂」與「無政府主義」,但真正說來,他製造的是「亂數隨機選擇」與「公平」。甚至,他不是個完全冷眼旁觀的上帝,而是個想對自己創造出的人類做實驗的上帝。編導Christopher Nolan沒有給Joker背景故事,當然囉,上帝不需要背景故事。Joker不代表善或惡,不論好人壞人他都殺,他超越了善惡,人的生死對他而言只是「無」的循環。這個”Joker”甚至分不清”jokes”與”sick jokes”的程度差別,更加深了他的變化莫測與難以預料。

因此Joker可以不帶感情地選擇實驗對象。他讓兩艘船個別擁有另一艘船的炸彈引爆器,並說先炸掉對方的那一船可以活下來,否則兩船都會死;哈維丹特是個正義到會發光的”white knight”,這種特質,與哈維丹特對人類懷抱的正面希望,一定讓Joker看了笑到肚痛,絕對是Joker完美的實驗對象與玩具,於是Joker扮演上帝,給了哈維丹特一些命運轉折,看他是不是還能那樣正義光明;瑞秋的死對小丑根本沒意義,他只是用此來玩弄哈維丹特與蝙蝠俠罷了,”it wasn’t personal”;而蝙蝠俠是如此地正義、如此喜歡「秩序」,又是能與他匹敵的可敬對手,對Joker而言是個再有趣不過的獵物,他不僅玩弄蝙蝠俠,還要展示他對哈維丹特的實驗給蝙蝠俠看,Joker基本上是對蝙蝠俠心理虐待,想看看之後蝙蝠俠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沒有他,Joker也會覺得不好玩,所以才會深情款款地對蝙蝠俠說”You complete me.”。只是,蝙蝠俠面對Joker/上帝/命運的挑戰與實驗,他並未退縮或改變,他選擇超越。



Joker說到人與秩序的荒謬時,講了一句” Nobody panics when things go according to plan, even if the plan is horrifying.”。這種人類對安全感與秩序的無條件渴望,在我看來簡直就是西方宗教的起源。大部分的人們必須有信仰,才能平靜地接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遭遇,當他們不理解上帝為何做出某些事情、不明白為何有可怕的災害、為何讓某些好人死掉、讓惡人猖獗時,他們想出了一個答案:上帝有個”master plan”(神聖藍圖),而且是渺小如人類無法理解的,每個人都是那個”master plan”的一部分。多麼容易的解釋,多麼懶惰的劇本。於是Joker/上帝/命運在電影中對著雙面人說"Do I really look like a man with a plan, Harvey? I don't have a plan.”。對於瑞秋的死,Joker也告訴雙面人,”I am not a schemer. I show schemers how pathetic their attempts to control things really are. So when I say that what happened to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sn't personal, you know I'm telling the truth."這段話多麼像是上帝對渺小的人們說的話:「你們以為我有計畫,但抱歉,我沒有。我會讓某些人在某些時候死掉,這不是針對任何人,而是天地的運轉就是如此,我就是如此。你不需要尋找原因與解釋,因為根本就沒有原因,你也不用搞一堆計畫來試著掌控自己的命運,因為我才是上帝,你只是人。」

人生的本質是亂數隨機選擇,Joker對雙面人說:”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Harvey? It's fair.”是的,老天是公平的。沒有原因、沒有立場所做出來的選擇才是公平的,如果老天因為你做善事而讓你活得比別人好,那叫做不公平。真實世界中,善人不一定活的好,惡人不一定活的差,這就是公平。老天一直都很公平。哈維丹特明白這點之後,徹底失去了所有信心與希望。







瑞秋的選擇
布魯斯或許是瑞秋的真愛,但布魯斯的蝙蝠俠生活不可能讓瑞秋幸福快樂。布魯斯一再承諾總有一天他會放棄蝙蝠俠身分,但瑞秋對他說”You can’t ask me to wait forever.”。即使布魯斯要她等待,但聰明的瑞秋看得出來,布魯斯不可能放得下,甚至,蝙蝠俠才是他的本尊,布魯斯則是他在現實社會中的分身,這是連布魯斯自己都還不明白的,瑞秋早他一步看清楚,因此理智地選擇哈維丹特。對她來說,愛情就是兩人能夠正常而幸福地結婚、生活、組成家庭,穩定並腳踏實地過日子。這是布魯斯幾乎不可能給她的。





管家阿福的選擇
瑞秋決定嫁給哈維丹特之後,交了封信給阿福,希望他選擇適當的時機把信拿給布魯斯。但是阿福在片尾,選擇把那封信燒了,我想,布魯斯決定為哈維丹特背負罪名以讓市民對未來懷抱希望,而阿福則決定燒信,為布魯斯保留希望。因為,如果布魯斯發現瑞秋的選擇,「蝙蝠俠/黑暗騎士」的身分會讓他更痛、更傷心、更難以承擔,因為那個身分,正是讓他心愛的人選擇離他而去的唯一原因,他不可能平靜地繼續擔任黑暗騎士,甚至有一天他也會變成哈維丹特/雙面人。管家阿福的選擇是個白色謊言,他希望布魯斯保有堅持決心的力量。

混亂與秩序…誰是瘋子?
大多數人會認為Joker是瘋子,因為他代表了「混亂」。然而,堅持「秩序」的人不也一樣瘋?蝙蝠俠為了堅持他的信念,幾乎失去了一切,他沒有正常的生活,青梅竹馬的女友為了他的蝙蝠俠身份離開他,甚至連市民都討厭他,把高譚市的混亂怪罪於他,布魯斯的選擇不是瘋狂又是甚麼?又或者,如Joker所說,”Nobody panics when things go according to plan, even if the plan is horrifying.”這不也是一種瘋狂?在911恐怖事件後,美國竟然可以通過「愛國者法案」(The USA PATRIOT Act),賦予政府極大的權利對公民進行監視,大搖大擺侵犯隱私權與民權,這是個恐怖的計畫,但人民卻能為了「回歸原有秩序」而接受。對於極端混亂與極端秩序的堅持,同樣都是瘋狂,不能因為哪邊的支持者比較多,就稱為「正常」。如果Joker是瘋子,與他相對的蝙蝠俠或許也是,因此Joker不想失去蝙蝠俠,”You complete me.”

希望與信心
既然處在隨機決定的世界,我們渺小的人類要如何保持活下去的信心與意志?唯一的答案就是「希望」了,這與「基度山恩仇錄」的結論差不多。於是,蝙蝠俠願意擔任黑暗騎士,承擔所有哈維丹特犯下的罪行,讓人們相信哈維丹特自始至終都是那位堅持正義的”white knight”;管家阿福決定把瑞秋給布魯斯的答案給燒了,他想讓布魯斯保有希望。以全然理智的角度思考,「希望」也許是愚蠢的,但是沒辦法,若失去希望,就真的甚麼都沒有了。



所以信心/信仰(faith)是很重要的,對我來說,人生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在明白人的無奈與無力之後,仍能”keeping the faith”。因此即使我沒有信仰,我仍然肯定各種宗教的價值,它們試著為無助的人類提供慰藉,給予大家力量。人類與命運的抗爭是永恆的,若是沒有堅強的心靈支持,很容易放棄與墮落。

談完電影劇情,再閒談其他小細節吧。

關於動作橋段與特效、特技
首先讓我胡扯一下:沒有nipples的蝙蝠衣好看多了!感謝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衣版本。那件衣服上有nipples真的很怪耶,又不是演金剛。

喬治克魯尼的蝙蝠衣




黑暗騎士中的蝙蝠衣


那個BatPod實在太帥了!連我都想要有一台!不過看那輪子應該很難騎。







這部片一定要去IMAX電影院看,否則太可惜了。這是商業電影中第一部用IMAX底片拍攝的,即使只有六段,都還是非常值得。如果你不是看IMAX版,等於沒看到Christopher Nolan到底拍了甚麼。



整部片的步調很緊湊,但我想抱怨一下,Nolan拍的動作場面以及後續的剪接,實在有點亂,有時候他的剪接讓我看不出到底發生甚麼事情。不過這只是小瑕疵啦,大部分狀況下,動作場面都非常刺激精彩,尤其IMAX橋段。

關於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原本我以為,在大螢幕看希斯萊傑的最後演出,會怪怪的,會讓我一直悲傷地想到他短暫的人生,結果並沒有。這部片裡沒有希斯萊傑,只有一個我不認識的可怕Joker。他的澳洲口音、帥氣表情、微笑、肢體動作等等,全都不見了,消失在Joker角色背後。「黑暗騎士」上映後,很多人在討論明年奧斯卡是否會提名希斯萊傑,即使他已經過世。提不提名、得不得獎都好,我不覺得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裡的表現需要奧斯卡肯定。希斯萊傑的死讓我很難過,尤其他年紀跟我差不多,這樣早逝讓我感慨良多,但至少他來得及在生前給大家一個完美的表演,就像Jonathan Larson在死前寫出了他唯一一齣、也是完美的一齣音樂劇”RENT”。

還有,他的護士扮相實在太詭異又太好笑了…



關於Joker角色
我想大家一定會把希斯萊傑的Joker與傑克尼克遜的版本拿來比。我覺得這是無法比較的。「黑暗騎士」裡的Joker在電影前段「把鉛筆變不見」時,就已經讓觀眾明白這個Joker與以往出現的任何Joker都不同。Tim Burton的蝙蝠俠與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簡直像是從不同星球來的,傑克尼克遜的Joker適合Tim Burton的蝙蝠俠,希斯萊傑則是Christopher Nolan的完美Joker,要是這兩人互換一定是災難,所以沒有甚麼好比的。



最後想說一下,我是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沒有一絲絲的信仰,或者說,我認為上帝可能的確存在,但是祂壓根不在乎任何特定人事物的死活,因此對這部片的解讀也是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如果朋友們有其他不同角度的意見,歡迎分享!

***

我的確是個悲觀的人,但這不是因為我懦弱,而是因為我堅強,我自己有faith。我可以接受生命中的亂數選擇,可以接受運氣超乎一切,可以接受造物主並沒有所謂「神聖藍圖」。如果我很懦弱,就不會有能力,在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狀況下,平靜面對人生悲觀的真相。

我不認為Joker在「黑暗騎士」中是個反派,他只是…現實的化身。「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在我心中,當我們開始嚴肅思考人生的意義時,上帝會拿出一張鬼牌,笑著說:”Why so serio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