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就是這麼矛盾。年輕女孩,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性、還想好好闖一趟天涯,她們有著健康的青春肉體,懷孕幾乎是一不小心就隨時可能發生的事,但她們還不想要孩子;已經完成或嘗試過夢想、有條件定下來成家的女人,終於有時間、金錢與意願考慮生孩子,卻常常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試盡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法還是懷不上孩子。生理時鐘的殘酷,讓女性常常難以抉擇。
編劇兼導演Tamara Jenkins(上一部作品是十一年前曾入圍奧斯卡的《親情觸我心》),以她與知名編劇丈夫Jim Taylor的艱辛求子路作為靈感,創作《非孕私生活》,故事描述Richard(保羅賈麥提)與Rachel(凱瑟琳哈恩)是一對年過四十、住在紐約東村的夫妻,他們近年來為了生小孩,嘗試各種方式,包括試管嬰兒與領養,但一直不順利。就在所有希望都破滅時,Richard哥哥的繼女Sadie(Kayli Carter)大學休學來他們家住,讓Richard夫妻有個新的想法......
Richard與Rachel這對夫妻,雖然事業上小有成績,尚可負擔在曼哈頓的生活,但兩人畢竟是「藝術家」,這行的金錢報酬實在不高,因此仍擠在有租金管制的普通公寓,攝影特別捕捉了公寓的窄小與擁擠,雖然溫馨但也帶著些許窒息感。編劇精細描繪出一對X世代紐約藝術家的樣貌,他們全心投入,沒有出賣自己,也確實闖出名號,理應算是「成功」的,卻處處藏著失敗的感覺,或者至少已遇上瓶頸,畢竟這是個連村聲雜誌都已停刊的年代,他們理想中的時代與渴望,恐怕已經真的過時了。甚至,正是這股追尋理想的熱情,使得他們延遲生命中其他計畫,等漸漸衰弱、老去,過去拚搏的一切似乎沒那麼大的意義,只能望著前方的空洞感。或許這正是Richard與Rachel如此積極生子的原因之一:若是成功了,他們接下來二十年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忙碌,但如果失敗了......他們還不知道要以何種姿態面對那樣的生活。
為了能有孩子,夫妻生活弄得一團糟,感情磨盡,錢財散盡。求子路帶給她們在工作以外的另一種失敗感:「生子」給其他人做來,似乎都很自然,畢竟繁殖是生物本能、是人類能繁衍的基本理由,偏偏這兩位就是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他們的愛與對生活的熱情都快被榨乾了,無神的雙眼、Rachel肚皮上的無數針孔、在純白醫療室裡自覺像牲畜一般的無奈感......溫馨與親密在這些冷冰冰的醫療程序中早已蕩然無存。如他們好友兼姻親Cynthia(Molly Shannon飾演)所言,他們根本「求子成癮」(fertility junkie),一下做這個檢驗、一下打那個針、一下進行另一種療程、一下借錢......宛如沒頭蒼蠅般忙碌,甚至有好幾項特徵跟毒蟲沒兩樣。
《非孕私生活》的英文片名很諷刺,「私生活」(Private Life),原本是私人的,但由於不孕,這些個人資訊都得被迫公開給許多不認識的人,因為其他男女私底下做一做就會出現的「孩子」,Richard與Rachel卻需要倚靠很多人幫助,醫生與親友都很清楚他們目前的「進度」與生理狀況。
就是這些經歷與挫折帶來的影響,使夫妻倆在萬聖節遇到鄰居孩子來要糖,竟寧可假裝不在家,任憑門鈴響著、孩子喊著,在黑暗靜默中,夫妻的臉滿是羞愧與難受,觀眾馬上能讀懂其中的複雜情緒——他們遺憾自己沒有小孩子、沒能幫自己孩子打扮,也羞愧於自己沒有心情讓別人家的孩子開心過節。
Richard與Rachel的情緒都已被逼到極限,彼此關係早就埋著「怪我囉」大戰的種子,就看何時發作:是你卵的問題,是你精子的問題,是你太晚願意生小孩的問題......在這兒,《非孕私生活》觸碰到女性面對的殘酷現實。Rachel在情緒低落時說,她被女權主義的"you can have it all"給騙了,女人根本沒辦法要事業又要婚姻又要孩子。在Rachel精力最旺盛的歲月,她選擇衝刺事業,想說孩子以後要生就有,但真等到接近四十歲,卻生不出來了。無關意識形態與主義的爭辯,Rachel遭遇到的就是大多數女性面臨的情況(不一定是因為事業,也可能因為對於伴侶的選擇寧缺勿濫),要兼顧事業、尋找好伴侶、擁有孩子,實在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Rachel的新書封面,被編輯安排成白帽女孩站在清新花園裡,讓Rachel對這些「女性」的東西瞬時爆炸,她抱怨,男性作者的書才不會被包裝成像杯子蛋糕一樣。這抱怨背後潛藏的是她身為女性被迫接受的框架,女性獨有的生理時鐘讓她感到受限制與受懲罰,事業、婚姻、家庭,在同一個女人身上好像無法相容。
既然遇不到完美情境,只能不斷地讓生活替Rachel練習妥協。原本絕不能接受B方案的,在現實壓力下接受了;原本絕不接受自己變成什麼樣子的,在無奈之餘接受了;原本沒法重新經歷一次的,在別無他法的狀況下還是試了。這對夫妻對希望的執著,讓觀眾看著既心痛地想跟他們說「放下吧」,卻也忍不住感動地想替他們加油,因為能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一起走到今天,架吵完後繼續共同面對,需要太強大的意志力與忍耐力,既然這麼難的關都曾捱過,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認定他們不能繼續奮戰呢。
《非孕私生活》的內容嚴肅,但調性稍偏喜劇——利用人生的荒謬與角色面臨的處境找出喜感。例如開頭,一男一女在床上,女生下半身只穿著內褲,側躺著,男生即將要把內褲往下拉,這怎麼看都是偏浪漫甚至色情的情境,結果卻是中年男子要為同樣中年的妻子打針,三十六小時後要去醫院取卵;或者是男人獨自一人在診所的小房間裡,褲子脫掉坐在墊著薄蠟紙的椅子上看A片採集精子,那種乾淨、荒謬、去人性的怪異感覺,古怪又引人發噱;又或者,「孩子」這件事完全佔據這對夫妻的所有溝通與對話,幾乎使整件事像個荒謬的苦差事,而不是什麼溫馨三人家庭的前奏曲,局中人坐困愁城,站在旁觀角度看倒是有奇異的荒謬喜感。
此外,本片用很溫柔的鏡頭看待片中每一個角色,給他們足夠空間呈現他們的視角與觀點,因此彼此意見雖有衝突,但都有道理。我特別喜歡Sadie這個角色的塑造方式。她以Rachel為榜樣,想當作家,覺得Richard與Rachel比自己父母還要「酷」、也更了解她,因此三人很親近。她就像很多還未足夠社會化、不圓融的年輕人那樣心直口快、口沒遮攔,想要表現自己很聰明很世故,卻無意間說話傷人,但她也不是白目無感,當她聽聞Rachel坦承之前做試管嬰兒失敗時,馬上想到媽媽警告過Richard夫妻自己也有很多問題與心事,於是趕忙探問自己是否在最糟的時間打擾他們。她是個貼心細心的人,只是仍需要時間與經驗磨掉某些魯莽,以及增廣看事情的角度(例如她酸同學們寫的作品只是將成長歷程稍加掩飾的半自傳式屁話,或是酸別人的裝模作樣,但她尚未深深體會自己也活在某些文青的陳腔濫調裡頭)。像這樣有層次的角色塑造,是本片非常令人喜愛與感動的原因之一,也由於每個角色都是善良、平凡的好人,因此甩開了這種議題的肥皂劇層面,而可以深入、成熟地探究求子這件事對每位相關人士的情感衝擊。
保羅賈麥提與凱瑟琳哈恩都是頗有知名度與辨識度的實力派演員,但他們仍能完全進入「平凡人」的角色,就像走在紐約街頭會看到的平凡夫妻,兩人之間的親密與熟悉感也是毫無破綻,而飾演Sadie的Kayli Carter在實力派前輩面前毫不遜色,將Sadie的敏銳、細心但又帶著年輕人活躍氣息的特質詮釋得相當精采。
《非孕私生活》是近期Netflix新片中非常令我驚喜的作品,很值得一看,特別推薦給輕熟或中年男女們觀賞。
觀賞連結:
非孕私生活| Netflix 正式網頁
- Oct 15 Mon 2018 13:05
《非孕私生活》(Private Life) - 冷暖自知的艱辛求子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