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導演伍迪艾倫的新作品《雨天.紐約》,在歷經種種波折之後,終於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陸續上映。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21歲的女孩Ashleigh(艾兒芬妮),來自亞利桑那州,在東岸鄉間念大學(片中的虛構大學叫做Yardley,可以想像成類似Bard College那種學校),即將代表校園刊物前往曼哈頓訪問知名導演Roland(李佛薛伯)。家住曼哈頓的男友Gatsby(提摩西夏勒梅)跟她一起去,滿心期待趁女友完成訪問的空檔,可以帶她見識紐約之美。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但人算不如天算,Ashleigh發現她有機會挖出導演更多訊息,一餐又一餐放男友鴿子,認識越來越多電影圈的人。她先是迷住了導演,再迷住了他的編劇Ted(裘德洛),又迷住了與導演合作過的明星Francisco(迪耶哥路那)。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只能獨自閒晃的Gatsby,巧遇前女友的妹妹Chan(賽琳娜戈梅茲),她正在紐約街頭擔任一部學生電影的女主角,恰巧需要客串男演員跟她吻別,於是Gatsby半推半就地答應了。當兩人坐在車裡開始為戲而吻,雨滴也紛紛落在車窗上,浪漫情懷任誰也招架不住......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雨天.紐約》給我的感覺很複雜。伍迪艾倫這回似乎把他的自我投射,拆成好幾個角色,例如導演Roland正處於中年自我懷疑危機之中,討厭即將推出的新作;編劇Ted則對於老婆、生活,充滿不安全感,有近乎神經質的焦慮;Gatsby則當然是傳統伍迪艾倫的「代理人角色」,神經質碎念、老派興趣等等一應具全。片中這麼多伍迪艾倫分身,幾乎讓人有點吃不消。而這回讓三個年紀大的男人同時對年輕女大生產生興趣,更是將伍迪艾倫現實生活中對年輕女性的偏愛、甚至是犯罪嫌疑,帶到一種讓觀眾不舒服的境界。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劇本有些地方,讓人不確定伍迪艾倫是否影射自己,或是自我解嘲。例如片中知名導演,說自己最新作品是「存在主義的臭屎堆」;Gatsby發現老男人如此吸引自己女友時,在心中自問「老男人到底是哪一點那麼吸引女人啊?」;片中導演Roland Pollard的名字,很難不讓人想起被指控性侵因此逃去歐洲的那位名導羅曼波蘭斯基,或許伍迪艾倫也覺得自己為著類似的理由,被好萊塢/美國放逐?每次遇上這種段落,我都不曉得他是自嘲,還是在挑釁觀眾。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以下有微雷***
 
至於聖女/妓女的恆久迷思(對於頭腦簡單的男編劇而言),以及背後潛藏的母親情結,在《雨天.紐約》用簡單的方式消除掉:讓神聖母親與妓女合一,讓出身富貴家庭的Gatsby,終於發現母親婚前是位應召伴遊。這樣一來,好女孩/壞女孩,聖女/妓女的分界終於用最粗糙的方式模糊掉:一位高級伴遊女郎熱心幫助Gatsby、假扮他的缺席女友參加母親聚會(兩人未發生性關係),Gatsby母親則是努力向上、成為上流名媛的妓女,而純潔女大生Ashleigh最後反而最接近妓女,差點要跟明星上床,還因為對方伴侶提早回來,落得全身只剩內衣站在外頭淋雨的狼狽下場。但是到頭來,三位金髮女郎都各自有著妓女形象,唯有牢靠的褐髮女孩Chan保持純潔,再度坐實另一種刻板聖女/妓女情結。這些安排,好像在用彆腳方式消除對於愛人與性伴侶的雙重標準,但又過於粗糙,讓人覺得沒有必要。我認為只需點出Gatsby母親有叛逆、不那麼「上流」的特質,類似詹姆斯狄恩主演的《天倫夢覺》那樣,讓Gatsby能和平地與內心的矛盾相處,就很足夠了。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幸好有好演員,替各種令人不適的安排止血。提摩西夏勒梅飾演的Gatsby,是影史所有「伍迪艾倫代理人角色」裡面非常帥氣的一位,他不那麼像《大亨小傳》裡的那個Gatsby,比較帶著《麥田捕手》主角的氣場。父母讓他念大學,但他比較想玩撲克贏錢。他對自己的富裕上流有罪惡感,但觀眾仔細想想,會發現他還是只能待在這個圈子,跟富裕紐約客Chan在一起,成為兩個文青小情侶。從亞利桑那州第二大城圖森來的Ashleigh,跟他氣質根本對不上。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當Gatsby發現女友Ashleigh把爵士歌曲的歌詞誤認作莎翁作品時,他臉上那種頓悟與不屑,那種圖森的俗不可耐終於完全惹毛他的模樣,印證Chan之前酸的「你們倆聊什麼?仙人掌嗎?」Gatsby或許不屑自己的知識分子地位,但他恐怕更不屑其他種類的人。他自厭,但更厭人。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因此Chan與Gatsby的相識相知,能夠那麼浪漫。Chan讀得懂Gatsby的滿腹抱怨與矛盾,Gatsby看得見褐髮Chan眼裡閃耀的聰慧與老成。在Chan住的豪宅裡,Gatsby等待對方更衣時彈起鋼琴(Chet Baker的標準曲目〈Everything Happens to Me〉),兩個文青心意相通,真是老派浪漫的極致。
 
賽琳娜戈梅茲詮釋的Chan,是片中最亮眼的表演。伍迪艾倫的對話,其實寫得有些老氣,但賽琳娜戈梅茲不模仿過去伍迪艾倫作品的女性角色,而是用自己獨特的態度詮釋,她的年輕活力與聰慧眼神,讓整個角色變得比較現代而自然。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在 #MeToo 運動興起之後,近年因為性侵養女疑雲受到抵制的伍迪艾倫,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於美國本土、尤其是他魂牽夢縈的曼哈頓拍片,《雨天.紐約》也可能是他最後一部有如此多知名英美演員加入的電影。在他的最後一部紐約電影,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館、Carlyle Hotel,還有任何一個飄著雨的曼哈頓角落,都在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執掌的鏡頭下,透出念舊的、古典的氣息。《電子情書》、《老闆送作堆的紐約,是觀光客的紐約,有閃耀的陽光與亮綠色的樹葉;《雨天.紐約》的紐約,則是伍迪艾倫的私密紐約,彷彿總是帶著氤氳霧氣與記憶。想到以後再也無法透過這位資深紐約迷的視角,來欣賞這座城市,內心仍有點遺憾,確實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啊。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最後附上一幅美國畫家Paul Cornoyer的作品,這幅畫作與《雨天.紐約》片名同名:
《雨天.紐約》(A Rainy Day in New Yor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