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1983年由Philip Kaufman執導的《太空先鋒》,是改編自Tom Wolfe的同名著作,當年票房並不好,但絕對是一部必看的精采作品,並對後世產生不少影響,例如在《捍衛戰士:獨行俠》、《登月先鋒》等片裡面,都能看見《太空先鋒》的影子。片中不管哪種飛行,電影都重現得很真實,加上對細節的考究,幾乎要讓人感覺在看紀錄片;演員們也是一時之選,包括山姆謝普、艾德哈里斯、丹尼斯奎德與史考特葛倫等等都,還可以看見年輕的傑夫高布倫客串一個小角色。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故事橫跨1947年至1963年,先從第一位突破音障的試飛員Chuck Yeager與同袍們的故事開始,再帶到當年「水星計畫」(美國第一個載人太空飛行計劃)的七人小組遴選與測試,描繪一群具有與眾不同的勇敢特質的人們,如何屢次將人類飛行紀錄帶到更不可思議的高峰,像是個太空時代的史詩級西部片。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這段時間由於美國與蘇聯的競爭,相關人員都備感壓力,對於得冒生命危險的飛行員更是如此。本片將這些國際競爭與冒險變得很關乎個人,因為每個主要角色都有鮮明的特色與各異的家庭狀況,也刻劃了幾種不同的愛情關係,例如Yeager妻子對於丈夫冒險精神的欣賞與理解,又或是John Glenn如何保護口吃的妻子讓她不用理會副總統的公開訪談要求。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而「水星計畫」選中的七人,還有面對公眾、保持形象的壓力。這些飛行員全部由已婚白人男性組成,除了要完成上太空的目標,也要負責面對美國大眾、在冷戰時期肩負凝聚國人信心的重任,成為美國價值的楷模。同時,他們也得堅定維護自己的尊嚴,不願純粹被當作工具。這些人漸漸變得更成熟,成為互挺的夥伴,成為有領導人特質的英雄。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這群人真正「英雄」之處,反而不是如《Life》雜誌呈現的那些形象照,而是他們真正地為自己的信念(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飛行員身份)而奮戰,真正地冒生命危險、勇敢突破,真正擁有"the right stuff"(能勇於面對危險的特質,包含著勇氣、決心、甚至還要一點點魯莽)。

包括最開頭的那個、第一位突破音障的飛行員Yeager,即使他後來沒被選去當太空人,但對飛行與冒險的喜愛永遠不變,無論個人發展如何,也許時不我予,他都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我很喜歡電影安排這個角色後來看著其他飛行員上太空時的平靜(也許有那麼一點點嫉妒或遺憾但並不酸溜溜)、以及對其他同袍的敬意,他不會為這些同儕之間的比較而傷神,只專注忠於理想。既然這輩子能做著擅長且熱愛的事,那麼不管世俗成就高低,都不需有怨懟。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太空先鋒》是對每位不論有名或無名英雄的頌讚,他們的知名度並不影響是否有著"the right stuff"。例如電影前段,風格如西部片裡面saloon一般的酒吧,牆上掛著一幅又一幅為了突破一馬赫而去世的飛行員照片,他們的名字恐怕已被所有人遺忘,但無損其偉大;又或者是「名字有被記得」但經歷不太順利的飛行員,例如水星計畫七位太空人之中的Virgil "Gus" Grissom,在執行任務時,回程降落在大西洋時載具艙口爆裂,人雖平安但載具連同相關數據沉入海裡,Gus雖表示是零件故障,但一直有人認為他在恐慌之餘自行提早打開艙門,因此國家雖將其視作成功任務,但慶祝規格硬是低於他人、來自各方的懷疑也從未停過,而在幾年後,他參加阿波羅一號發射測試時,與另外兩名太空人被燒死在艙內,享年40歲。

每位角色的人生高低起落,讓觀眾對他們產生無比敬意,也帶來一抹悵然。人只是平凡的血肉之軀,但夢想與勇氣讓人顯得崇高偉大。

《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 永遠不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太空先鋒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