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導演雷利史考特的新片《拿破崙》,找來二十幾年前合作過、如今已是奧斯卡影帝的瓦昆菲尼克斯主演,在上映前頗受期待,但上映後評價並不好。我同意這部片的缺點不少,但對我而言整部片仍有許多樂趣,光是想到雷利史考特是英國人這點,就讓人覺得他拍此片時採用的觀點與角度很有意思——《拿破崙》有佩服片裡這位主人翁的時候,但也忍不住時時找機會嘲諷他,若使用喜劇的角度來看,整部片的娛樂性會高很多,加上精美的藝術指導與服裝設計,對我來說仍是非常值得一看。我特別喜歡導演精心調度的戰爭場面,尤其是電影偏後段的奧斯特里茲(Austerlitz)戰役、以及近尾聲的滑鐵盧戰役,當時有幸在IMAX影廳觀賞,沉浸感十足。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拿破崙》從法國軍事家拿破崙波拿巴(瓦昆菲尼克斯)的崛起,拍到他的人生終點,但著重在幾樁戰役以及他與第一任妻子約瑟芬(凡妮莎寇比)的關係。

本片用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尼被砍頭作為開場,是很聰明的選擇,直接讓觀眾體會當時法國社會的氣氛,看見拿破崙如何聰明地利用民氣。片中第一次呈現拿破崙領兵上戰場,是在一次夜間攻勢,當一枚炸彈把拿破崙騎乘的馬的胸膛炸爛時,拿破崙稍有震驚,但馬上鎮定下來,繼續往前,而這也是唯一一次觀眾在此片看見拿破崙為戰爭的傷亡哀悼:是為他的馬。從這段已經清楚表明拿破崙多麼適合當一名軍人。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然而在其他方面,雷利史考特眼中的拿破崙真的是沒太多優點,只有滿滿的野心與征服慾,這是一個充滿不安全感的男人,將自己的恐懼化為暴力,擴散到整片歐洲。其實一件件剖析下來,拿破崙追求的東西都是空的,但他看不出來。拿破崙四處征戰,卻沒有真正穩固地擴張法國國土;他積極求子,但最終他有沒有繼承人根本不重要;他想在歷史上留名,嗯,他可有名了,滑鐵盧戰役大概是他最為人知的戰役。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拿破崙與約瑟芬的關係,也影響著他對征戰的「需要」,他似乎將愛情帶來的心理折磨一併在戰場上宣洩。然而這一塊也是空的,在雷利史考特版本的詮釋裡,約瑟芬對他存有的並不是簡單的愛情,她對拿破崙最有興趣的部分,似乎是與他對決,拿破崙要的那個臣服於他的妻子,從來不會是約瑟芬。兩人的性愛場景機械而僵硬,甚至到有些滑稽的地步,突顯拿破崙沒有浪漫、沒有激情想像,只知道征服,這種情緒連接到後段他逼約瑟芬離婚時的狠勁,也就極為合理了。這段愛情有《霓裳魅影》的味道,但沒有那裡面的幸福感。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導演在乎的並非拿破崙如何形塑那時的歐洲、是否帶來進步,而是聚焦於拿破崙個人一生的悲劇,還有這如何連帶造成他人的悲劇。拿破崙永遠不可能滿足,因為他追尋的根本不存在,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看不見真正的問題,也未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如同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所言,"He can't help himself."。而在拿破崙的迷惘之中,許多年輕士兵喪了命,這世界每出一個拿破崙,大家就得付出代價。

年近半百的瓦昆菲尼克斯飾演拿破崙,年紀是蠻不對的,畢竟拿破崙當年在土倫戰役之後榮升准將時才24歲,但這角色是瓦昆最擅長的「野心+焦慮不安」組合,甚至與上回瓦昆和雷利史考特合作《神鬼戰士》時飾演的Commodus性格有些相似,再帶點《小丑》那種有點滑稽卻可怕的「不定時炸彈」脾氣,加上自視甚高、看不起別人的態度,勾勒出一個聰明但沒有自覺的人如何陷入自我毀滅。有些時候瓦昆的表演頗有喜感,例如在某個集會上,其他人反對拿破崙上位、要攻擊他,只見拿破崙躲啊跑的,叫著「他們要殺我」,那種震驚與狼狽模樣實在好笑。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至於凡妮莎寇比,則受限本片在男女主角的感情糾葛、生活瑣事的部分呈現得過於破碎,所以她在各幕表現雖有亮點,但整體難以連貫,此外,拿破崙與約瑟芬的認識、調情等等戲碼,顯得有些尷尬,不太確定導演是否有嘲弄、搞笑的意味,因此不知道該認真看待到哪種地步,凡妮莎寇比的努力也只能說是白費了。倒是Rupert Everett飾演的威靈頓公爵,短短幾幕但頗有喜感又令人印象深刻,替整部片帶來輕鬆的活力。

英國導演雷利史考特,帶著他的英國視角,著重呈現出身卑微的拿破崙的心魔,讓拿破崙幼稚地對英國嗆出那句「以為自己有船就了不起」,讓他明明是一代軍事家卻顯得幼稚長不大,是個空有殘酷野心且不斷合理化自己行為的渾球。觀賞完之後,我會想,拿破崙有這樣的才能,若是在一個明理、穩定的君主背後當幕僚,可能很好,但又想想,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民氣,一個明理、穩定的領導者,會上得了位嗎?或許,一切就是註定如此。

《拿破崙》(Napoleon) - 等不到她的愛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