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發現導演兼編劇克理斯多福諾蘭做不到的事情了:拍出一部爛片。記得兩年前剛看完「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時,非常期待諾蘭的蝙蝠俠系列第三集,很想知道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去世後,第三集該如何安排,以及反派是誰,後來看到新聞說諾蘭不會馬上著手蝙蝠俠續集﹝甚至還曾有傳言說他不一定會繼續拍下去﹞,反而要先拍一部"Inception",我那時還很錯愕:"Huh? Inception? What the hell is that?",直到兩年的等待過去,看到了「全面啟動」(Inception),我反而很高興他有把這部片拍成,因為實在是太棒太震撼了,它有精彩的動作場面、震撼人心的視覺畫面、一流的演員、更棒的是還有很原創的中心故事架構、以及富層次的敘事手法,甚至讓我有點希望他不顧蝙蝠俠系列,繼續拍些想法原創的電影。另外我想強調,在進去電影院看「全面啟動」之前,對劇情知道越少越好。至於劇情會不會很難懂?的確有些細節會讓人覺得看一遍不夠,要多看幾次才能想得更清楚,但大致說來整體劇情並不難懂,只要你不是純粹想進戲院摸摸隔壁女生的手,只要你還有注意力放在電影本身,一定看得懂。
Dom Cobb﹝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帶著一群專家,負責從別人的潛意識偷走想法,一天有人上門來請求幫忙,但不是要他們偷想法,而是要他們在別人腦中植入想法。Cobb答應了,但在過程中他的遭遇一直帶著他,回到過去與老婆﹝Marion Cotillard, 瑪莉詠柯蒂亞﹞間發生的事情…
上述劇情聽起來簡單,因為不想爆雷。請注意以下有雷,請務必看過電影後再往下看!
***以下有雷***
我很喜歡本片的敘事結構與方式,不過這句話可以套用在諾蘭的任何一部片之上,他總是知道怎麼安排哪種資訊應該在哪種時候出現比較好,既能讓觀眾看懂劇情,又能產生足夠的懸疑感與層次感,隨著故事一層層推進,複雜的多層次安排也使觀眾也更投入。諾蘭也將他對夢境注意到的很多細節加入劇本中,例如「人都不記得夢的最開始」等等,使觀眾更能融入電影中的假設,更感覺合理。另外他也安排了Ariadne這個新手角色,讓其他專精偷夢的好手,能夠在很自然的情況下,一步步為Ariadne與觀眾解釋運作的方式,也讓Ariadne代替觀眾深入了解Dom Cobb的內心掙扎,讓本片除了炫目的劇情以外,還能帶來感人的元素。
關於結局的詮釋,我的想法歷經了一些改變。剛開始看到那個開放式結局,瞬間的感覺是扼腕,因為一直希望能確定Cobb成功回到真實世界見到孩子,所以我回家的路上還在回想劇情,看看有沒有其他線索讓我知道他是否回家了。後來在批踢踢電影板看了一些關於結局的討論,眾說紛紜,很難有定論,但後來想想又釋懷了,因為他無論如何是在自己想看見的現實──與他小孩在一起的現實中過日子,總是會比之前被罪惡感折磨的他快樂。然而我又難免想到,若片尾Cobb面對的仍是深層夢境,那麼當有一天他在那樣的世界死掉,會再回來到所謂的真實世界嗎?回來之後是否仍然要面對突然遺失了夢中的那豐富美好的一生?年輕的他一切又要重頭來過?重新面對他無法回去陪伴真實孩子的問題?一想到最後仍然是這麼悲觀的結局,我一方面覺得難過,卻也忍不住愛上這種人生無窮盡的黑暗深淵,諾蘭的電影常常會把黑暗面留下來,不做完美歡喜的收尾,例如「頂尖對決」(The Prestige)的結尾,也許無法讓人看完電影很快樂,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很美麗。
片中圖騰的選擇很聰明,其他比較不重要的角色,圖騰是靜態使用的,例如骰子或跳棋,使用者憑重量去判斷真假,但Cobb在片中使用的是陀螺,旋轉陀螺是否會停止不僅可讓Cobb分辨夢境與真實,也讓觀眾可以一起看到、明白劇情,也使片尾的那一旋轉教觀眾看完電影回家可能睡不著覺。
另外還有個比較離題的思考:「全面啟動」讓完全遵從理性與邏輯的我,開始對「真實」有些不同的想法。到底什麼是真實?我們現在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目前我們所認知的真實,也不過都是大腦接受、感知到的資訊而已,若是如此,也許我們原本自以為的真實,一樣是扭曲不實的?那麼夢境難道就比較不真實嗎?但這問題就像片尾的陀螺一樣,很難有確定的答案吧,或許這也是同一件事情大家都會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與意見,因為大家的感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扭曲與偏見。
雖然「全面啟動」是部重視劇情的電影,在動作方面也不馬虎,尤其是Arthur在搖晃或無重力空間的動作戲,實在非常精采緊湊,那段動作場面可以讓我記得一輩子,而且看了幕後花絮介紹的拍攝方法後,知道很多部分不是靠電腦特效,而是真正建造出可翻滾、搖晃的場景之後,我更是佩服地五體投地。另外,在嚴肅的劇情外,也有一些輕鬆幽默的片段,例如Joseph Gordon-Levitt與Tom Hardy的角色就帶來不少笑點;Joseph Gordon-Levitt與Ellen Page的一小段戲讓人幾乎希望諾蘭能為他們拍個續集;巴黎被折成一半的畫面不僅有趣,也令人讚嘆。整部片的步調掌握得很好,雖然長達兩小時半,但是內容精彩緊湊不會讓人為片長感到坐立不安,不過我個人認為雪地那部分的戲可以稍微精簡一點。
特別要讚賞一下剪接Lee Smith,我跟朋友看完電影走出來聊這部片時,就說到真正陷入"limbo"的應該是本片的剪接吧,尤其後半段的部分剪得實在出神入化,我想明年奧斯卡就算沒頒給他,也應該會被提名。
漢斯季默的配樂非常棒,或者應該說,非常適合本片,緊密配合著充滿未知的夢境發展與震撼的夢中場面,特別是很多場面都是沒有對白的,例如Arthur獨力想辦法製造撞擊的那段、或是廂型車以慢動作下墜的畫面,漢斯季默的配樂將原本緊張卻安靜的氣氛,轉變成極端的緊湊感,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詮釋很棒,尤其當他看著心愛的人做出可怕的事,激動喊著"Jesus Christ!"時的表情及語氣,讓我好替他難過。瑪莉詠柯蒂亞更是令人激賞,由於她演的角色Mal只是個潛意識投射,而且本片對於人物﹝包括主角Dom Cobb﹞的著墨其實不太夠,若是Mal這角色沒演好,整部片就無法帶來情感衝擊了,但瑪莉詠柯蒂亞的演技彌補了這問題,她躺在鐵軌上時眼神雖然有點失神,卻又透露出她對丈夫的信任與堅定,她願意相信丈夫要她做的任何事情,即使是臥軌自殺;她回到現實之後,眼中與肢體語言透露的失落,一種「真實生活在他方」的空洞感,讓人為她深深感到難過,她只是個非常愛她老公、並且潛意識完全接受老公支配的女人,這種無助與無辜,反過來讓觀眾對Dom Cobb心裡承受的折磨、痛楚與無邊的罪惡感能夠認同,為整部片帶來情感與生命。Cillian Murphy以往演壞人總是絲絲入扣、嚇得我要死﹝在「赤眼玄機」裡他喉頭被插一個洞還奮力要抓女主角的那幕真嚇人﹞,但這回他演個需要父愛的企業家之子倒也能展現脆弱的一面,只是我仍然認為他天生適合演壞人。英國演員Tom Hardy很棒,是個可愛的油頭,看起來吊兒郎當卻又能讓人產生信任。Michael Caine戲分很少,但他請求男主角回到現實來的那幕,還是讓人感動不已。
本片還有兩位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就是影集「外星人報到」的童星/「對面惡女看過來」男配角/「戀夏(500日)」男主角Joseph Gordon-Levitt,與「鴻孕當頭」女主角Ellen Page,我特別高興看到這兩位很有潛力的年輕演員,能有在這種票房大片出現的機會,雖然Ellen Page的好演技在本部片裡是被浪費了,而且她在本片念台詞太像朗讀﹝例如那句「You think you can build a prison of memories to lock her in? You think it's gonna contain her?」﹞,但是畢竟有才華的演員還是需要在票房大片裡有些曝光度比較好,相信也能為她拓展更多演出機會。
最後讓我胡說八道一下,我想,電影中的夢境分享技術若真存在,應該是補教界的大福音吧,例如有學生想學法文,那就讓他睡個十小時,帶他到第四層夢,學個幾十年變得跟native speaker差不多了再醒來回到現實,這樣下去有機會培養出什麼都會的怪胎,只是他回到現實後很可能常常想去臥軌…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導演克理斯多福諾蘭 - 像不像孿生兄弟?
很有趣﹝或是很無聊﹞的資訊:片中那個夢醒時會播的歌是法國香頌歌后Edith Piaf的"Non, je ne regrette rien",本片的主角瑪莉詠柯蒂亞於08年因為飾演Edith Piaf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當年同時入圍女主角的還有本片的Ellen Page。
小抱怨:Ellen Page的角色取名為希臘神祇Ariadne,實在太刻意了吧。另外,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演的角色與「隔離島」裡的他,某些相似感覺,讓我有點分心,同時看過兩部片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我的意思。
(Photo courtesy of Warner Bros.)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Jul 28 Wed 2010 16:43
「全面啟動」(Inception) - 今夏必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