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在何嘉仁書店無意中看到一本書,名叫「Chasing Daylight」。不知為何,光看這書名就教我有點「心痛」。再拿起來翻翻,作者是Eugene O'Kelly,紐約人,26歲結婚,1972年進了美國KPMG會計師事務所,2002年升上CEO。他非常忙碌,週一至週五頂多只能跟老婆吃到兩次午飯,具有A型人格的行事風格。然而,就在他即將成為公司資深合夥人的前夕,2005年中,53歲的他被醫生告知,左腦裡有三顆腫瘤,只剩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可活。Eugene在書中寫到當時的狀況:"His eyes told me I would die soon. It was late spring. I had seen my last autumn in New York."
後來,他只再活了四個多月。這本書就是那段時期寫就的,書中最後一章則由他老婆完成。
我並沒有再往下翻,畢竟Eugene曾經是KPMG的CEO,我相信他的人格本質與我有嚴重衝突,即使已經面對他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我相信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變得跟我一樣頹廢。為避免不小心看到某些矯情的建議與精神喊話,我還是別看完吧,心中記著這個哀傷的故事即可。
然而,這本書名,以及這段故事,卻讓我想到好多事情。一個瀕死的人,他的人生觀是什麼樣貌?
我首先想到的是,他應該在知道瀕死的那刻,心胸就完全放開了。例如,原本可能看哪個競爭者非常不順眼,很想將所有心力花在整死那個人上,但在發現死期將近後,大概會跟自己說,「這麼沒意義的權位讓他爭去吧,或許他會活到100歲,還可以用80歲以後的日子彌補現在失去的,然而我只剩下半年不到哩,沒時間跟你玩了」。或者,也許原本懷疑老婆想跟某男外遇,常因此跟老婆生悶氣或吵架,然而得知自己大限將至後,或許他會壓下忌妒,既悲又喜地想,「也好,這樣我死掉之後,她有個情人可以愛她。讓活著的兩人快樂吧,將死的第三人已經不需在意這些了。」
學習悲憫與放手,懂得如何「對在乎的、曾以為事關生死的人事物不在意」,或許才是人生最難的事情,也可說是人生的最後一課吧。
只是最大的問題在於,何時是你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以及現在是不是你該放手的時間吧。仔細想想,隨時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刻。那麼,難道就這樣放了嗎?完全無解。
是不是就放棄了呢?
- Nov 15 Wed 2006 19:19
Chasing Daylight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