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worst-person-in-the-world-.jpg

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的奧斯陸三部曲最終章,《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 Verdens verste menneske),從去年至今年獲獎不斷,並讓女主角Renate Reinsve榮獲坎城影展影后。對我來說,它像是X世代與千禧世代的對話,我身處兩代交界處,感觸很深。

屬於千禧世代的Julie(Renate Reinsve),在將要出社會的階段,對職涯的想法不斷改變,主修、工作、髮色、男友都換不停,直到接近30歲,她在奧斯陸的一家書店工作,並與大她十幾歲的X世代男友Aksel(Anders Danielsen Lie)穩定交往同居。

他們知道彼此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但還是義無反顧愛下去了,只不過在一次假期之後,兩人再也無法忽視房間裡的大象:Aksel希望趕快成家養育孩子,但Julie即使想要孩子也不是現在,「有孩子」對Aksel像是個開始,對Julie像是個結束。後來Julie認識了人生階段與價值觀相似的Eivind(Herbert Nordrum),兩人都另有伴侶但沒法無視強烈情感火花,終究得做出選擇......

***以下有微雷***

vvm 001.jpg

《世界上最爛的人》分成十二篇章,另有序與跋,共切成十四個片段,如小說章節的安排呼應Julie的書店工作,也突顯生命各種經驗的跳躍與混亂。有好幾場別出心裁的戲,讓觀眾印象深刻,由視覺帶來的心理衝擊很強勁,例如Julie將與Aksel提分手之前,全世界時間靜止,Julie從自己家飛奔去找Eivind,路上人車全處於暫停狀態,這段戲最貼切描繪新戀情開展時帶給人的感覺:世界除了他以外都只是不重要的布景,自己只想不顧一切飛奔到對方身邊。或者是另一段戲,Julie吃下神奇蘑菇,看到的幻象除了與父親的矛盾情結有關之外,還呈現Julie對於老去與死亡的擔憂。

vvm 002.jpg

不過我覺得劇本方面還是有些小缺陷,例如Julie與Aksel分手時,Aksel說他倆溝通的方式與默契是極少人能達到的;又或是Julie最後去見Aksel時,Aksel說她一定能當個好媽媽(但他也說過Julie遇到困難就想逃離)。以上說法,在片中由於沒有足夠的細節支撐,所以觀眾無法分辨Aksel是出自肺腑之言,還是他想討好Julie時就會隨口胡謅好聽的話。

但上述小問題帶來的影響並不嚴重,整體說來仍是相當精彩的劇本。Julie在名為人生的混亂漩渦中,所做的決定看在外人眼裡可能魯莽,但導演讓觀眾能從Julie的視野與內心出發,理解她其實很慎重,做出選擇之前都確實好好思考過了,例如與Aksel分手之前那趟時間完全停止的美妙一日,又或是她思考生子與否及未來方向時將自己七代女性祖先的生平都想了一遍。

Julie與家族女性前輩30歲時的狀況相比,還真是沒「長大」。那些女性長輩多數於三十大關就已兒女成群,或是混出些名堂,甚至還有人過完了一輩子、在三十歲以前去世。然而Julie與她的同世代女性,並不想要和長輩一樣的舊日生活,何況「成功女性」的定義已經改變很多、人生選項百花齊放。

但跟Aksel交往的日子裡,Julie卻活成自己人生的配角,不僅還沒搞清楚人生方向,更要擔心如果配合Aksel結婚生子的夢想,Julie一輩子都沒機會找到真正的自己了。

vvm 003.jpg

不過諷刺的是,Julie與Aksel分手、跟Eivind在一起之後,時間久了她卻也開始嫌在咖啡店工作的新男友不夠上進。究其根源,問題不在伴侶身上,而是出在Julie不知自己要什麼。

Julie的焦慮與不滿足,不一定是她一人的問題,全球很多千禧世代都不知不覺陷入她的困境,卻不一定意識到來自整體社會與環境的影響,例如零工經濟、低薪低保障的勞動工作、氣候變遷等等,都造就了一整世代的不安,他們處在名目上選擇最多的年代,卻尋不到精神上的滿足。至於Julie,她的內心有各種可能性與能量,但這個時代不一定能將她的長處視為優點來欣賞,她一直嘗試各種工作,試著在現代社會找到最適合的點,在不背叛自己的狀況下於當代發光發熱,但顯然尚未成功。

而屬於X世代的Aksel也有自己的挫折,他就算曾獲得某些成就,卻在壯年時期就已感到過時,20歲時還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價值觀,到了40歲卻變成眾矢之的,童年與青年時期收藏的CD與影帶,到了40歲變為別人眼中成堆的廢物。

Julie與Aksel都渴望快樂,但只差十五歲左右的他們,差距卻像老者與幼童那麼大。Aksel認識的那個世界,在短短二十幾年之內消失,他理想的生活已化為雲煙,他成為過時恐龍;Julie則像個第一次闖進糖果店的孩子,繞了半天還在煩惱到底該買哪幾樣。

***以下有大雷***
***以下有大雷***
***以下有大雷***

後來Julie從共同朋友那邊聽到震驚消息,已經成為前男友的Aksel因病不久人世。Aksel將死的事實,令他對人生有突然之間成熟又清明的想法與體會,Julie見他的時候,聊到此類思考,就像給猶豫不決的Julie當頭棒喝。

Worst-Person-7-1270x692.png

Aksel說"I wasted so much time worrying about everything that could go wrong. Then the things that did go wrong were never what I had worried about." 積極的Aksel一邊努力向上、一邊煩惱各種事情,最後敗在他沒預料到的事情上,而Julie甚至還沒開始努力,因為她還在煩惱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努力,但若再蹉跎幾年,Julie也會走到Aksel現在的年紀,而且不知道哪些出乎意料的打擊會出現。

隨著年歲漸長,每做出一個選擇,就有好幾扇門會關起來,這種壓力教人害怕。Julie喜歡的Aksel與Eivind,在性格上幾乎像在光譜兩端,象徵Julie自己的掙扎,她都想要,要安全感也要新鮮感,要定下來也要冒險。那......Julie很爛嗎?本片的片名像是刻意要誤導觀眾一樣,讓人邊看電影邊想,到底整部片裡誰是最爛的人?但看著這些自然又真實的角色,漸漸發現其實沒有哪一人是最爛的人,而是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曾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爛的人,自我厭惡卻又無可奈何。就像Julie可能自覺讓身邊所有愛她的人失望,Aksel可能知道自己對Julie的愛反而讓她不自由,Eivind在他注重環保的前伴侶身邊難免覺得自己是地球環境殺手。我們都無法成為別人的理想對象,甚至也不是自己理想的樣子。把自己的三十歲活得像個剛大學畢業的青年,會覺得自己像是世界上最爛、最不負責任的人;每天生活在地球上,難免會感覺到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在消耗地球,每倒掉一包垃圾都會害人類提早滅絕;跟另一個人相愛共度人生,就得扛下彼此對人生的期許與渴望,但我們有時實在不想扛。

更深一層的「爛」,則是因為Julie的生活與他人相比,其實很不錯,她是個美麗又聰明的21世紀白種女人,生活在先進的挪威,集合許多讓人欣羨的特質於一身,幾乎沒有臉抱怨任何事情。從更諷刺的角度來看,她是因為聰明、成績好,家裡經濟狀況大概也不用她操心,才會有那麼多選擇擺在她眼前,可以從醫科到心理學到攝影等等換過一輪結果在書店擔任店員,也能有那麼多男友可以換。如果條件差一點,她可以少掉很多「煩惱」呢,因為沒有這麼多選項等著她挑啊。

Julie想追尋的是快樂滿足,但即使她在某一時刻找到了,快樂卻不是一個可以靠保持現狀來維持的狀態。我們最終都要接受,自己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但也不是多好的人,有很多想要的東西大概這輩子是得不到了。片尾Julie有了個看似穩定、能有些成就感的職業,樂觀的人大概會覺得總算有個了結與歸宿,悲觀的人大概會認為這是妥協與將就,但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能找到的結局,它即使是妥協,也並非不幸,要說真正的不幸,那些在疫情、在戰爭之下破碎甚至死亡的人,才是真能如此形容自己的人,Julie的境遇差的遠了。在電影最後,雖然Julie對未來的把握恐怕仍不高,但對自己做的工作似乎更有掌握與自信,這或許就夠了。

只要時間在走,就必須選擇,你只有時間走一條路而無法同時走兩條,亦無法逃避選擇後的結果。只能接受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接受人生的限制,了解有太多外在因素是永遠不可能控制與掌握的,進而找到平靜。

***
經典對白:
***

Aksel: I'd given up long before I got sick. Really. I just watch my favourite old movies over and over.

***

Aksel: The world that I knew......has disappeared. For me it was all about going to stores. Record stores.

***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