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Movie-Feature.jpg

由Panos Cosmatos導演、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曼蒂》,用最簡化的方式形容,可以稱之為帶著80年代B級片風的復仇電影,但它絕對不僅止於此,它太猛、太美、太憤恨、太憂傷,將憤怒化為影像與聲音,再昇華為藝術,觀眾為它感傷難過,卻又忍不住愛著它的美麗。

故事設定在1983年,Red(尼可拉斯凱吉)與Mandy(安德莉亞瑞絲柏)在樹林間居住,然而有一天Mandy被Jeremiah(Linus Roache)領軍的邪教人士綁架走,憤怒的Red展開復仇。

mandy 002.jpg

充滿重金屬風格的《曼蒂》,把誕生於悲傷之中的憤怒,轉化為淒美又令人著迷的血色影像。電影前段先強調Red與Mandy兩人生活的和諧寧靜,他倆先前可能都受過許多傷,但很幸運地成為彼此人生的安全港灣,各種甜蜜互動非常浪漫。但Jeremiah與他地獄使者般的黨羽們,粉碎了Red與Mandy的平靜,這群故弄玄虛的傢伙,起先如惡靈與魔鬼一般,但其真面目大概是一群吸食迷幻藥過量的虐待狂,尤其主腦Jeremiah是個相當病態的虐待狂,幻想自己是彌賽亞,自以為有神奇力量,但實際上只是個被媽媽寵壞、音樂夢又碎了的巨嬰,某些層面上他與60年代加州曼森家族的Charles Manson頗為類似,而Mandy看穿了他,看透他內心缺乏的安全感與脆弱,這當然令Jeremiah憤怒。

mandy 004.jpg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這之後的劇情走向,讓尼可拉斯凱吉盡情展現他的瘋狂,也能發揮演技。電影中段有一幕,Jeremiah逼Red看著Mandy被活生生燒死,鏡頭杵在那裏拍Red雙眼裡的光漸漸死透的過程,真是太震撼;到了片尾凱吉兄來了一張瞪大眼睛的浮誇笑臉,眼神卻透出層層悲痛,是相當複雜的復仇心情,也令觀眾心痛不已。

mandy cage.jpg

色彩、色調的運用也是本片一大重心,與演員的精采表現相輔相成。有些時候畫面像會動的油畫,有些場景採用的色調與影像效果反映出角色的心情、或諭示未來的變化。而電影後段凱吉的臉往往又紅又黑的,與此時電影的色調幾乎融為一體,沾在他臉上的血,成為他的戰妝,準備將其他人拖進他身處的煉獄裡一起永劫不復。

過去幾年來,凱吉的誇張表演,讓他常常成為迷因圖,也有人對他浮誇的演出方式不以為然。但無論喜不喜歡這樣的演出,都很難否認,《曼蒂》非常適合凱吉式的浮誇,更妙的是,在以Jeremiah為首的配角襯托之下,瘋狂凱吉飾演的Red,根本是整部片除了Mandy以外唯一的正常人,他的瘋魔是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愛、也因為他是少數理智的人,所以才無法承受眼前瘋狂離譜的殘暴行為,進而完全失控。安德莉亞瑞絲柏的演出也讓人相當入迷,即使電影後段,她演的Mandy不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氣場仍在那兒,如鬼魅般隨行,讓觀眾很容易能同理Red的狂暴恨意。這是一部太適合凱吉主演的片,它在凱吉的瘋魔底下,藏進了滿滿深情,如果今天你只看到一張由本片劇照做成的瘋狂表情迷因圖,可能會覺得很好笑,但若跟著全片劇情脈絡看下來,那些猖狂都流著血與淚,尤其最後在車上瞪著大眼笑的樣子,彷彿在Red心中,兩人能繼續活在一個痛苦的世界,痛苦、極度痛苦地笑著,Red以心臟深處的每一個劇痛、流淌的每一滴鮮血,來繼續愛著Mandy。

mandy 05.jpg

《曼蒂》不僅攝影與表演很耀眼,其他技術項目同樣精彩,剪接方式帶來強烈的心理衝擊力道,由已故配樂家Jóhann Jóhannsson創作的音樂,彷彿與片中的森林為一體,奇幻與邪惡就躲在那背後,讓人深被迷惑、又感覺緊張壓迫。還有幾場動作畫面教人印象深刻,例如Red用還在燃燒的斷頭點菸,以及瘋狂的雙人鋸子對戰,這些對戰的殺法美、氣氛恐怖、燈光絕讚,加上某些看似與性有關的動作,詭譎又富創意。

mandy_chainsaw_fight.jpg

電影片名到75分鐘處才出現,是在憤怒的Red打造武器之後,片名五字母Mandy從名字變血淋淋的心臟,這種憤怒又感傷的氣息貫穿全片,看過一遍從此難忘。這不是多數人都能接受的片,但我愛死《曼蒂》了。

mandy 006.jpg

補充1:Mandy被問到住哪時,她說靠近Crystal Lake,而《十三號星期五》系列電影裡面那個湖就是Crystal Lake

補充2:飾演邪教首領的Linus Roache,在《蝙蝠俠:開戰時刻》裡飾演布魯斯韋恩的父親湯瑪斯韋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曼蒂 尼可拉斯凱吉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