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tream-Color_poster.jpg

《逆流色彩》是個藝術成就頗高,但恐怕會激怒不少觀眾的作品。我個人不喜歡這類的電影,可是也無法否認這部片實在很厲害,只是,種種特殊手法造成的距離感,讓我難以為整部片感動。

image.jpg

在此先不描述劇情,因為本片開始的一大段可能先令人摸不著頭腦,到中段或後段﹝因人而異﹞才會領悟「原來是這樣」,而且每個人的解讀恐怕天南地北,所以看電影前先知道太多劇情就掃興了。總之本片的核心可以說是一對男女﹝Shane Carruth與Amy Seimetz飾演﹞的感情,但片中牽涉的範圍很多又很隱晦,有興趣挑戰的朋友,建議別在網路上找劇情,直接去看電影。

Upstream_Color_white-van.jpg

《逆流色彩》是很有野心的作品,風格很難不令人想起名導Terrence Malick。它像幅抽象畫,又像幾千片的拼圖:如畫的部份,它以感官來傳達無法言喻的感受,觀眾會陷入某種感覺中;如拼圖的部份是它引發觀眾想解謎的欲望,它彷彿把主角紛雜的意識流呈現在銀幕上,讓觀眾自己建構事實,而記憶的呈現彷彿像人們大腦自行剪輯的版本,類似的情況重複著剪接在一起。這兒某些剪接方式頗類似Harmony Korine的《放浪青春》(Spring Breakers),畫面與時間彷彿像潮起潮落來來去去,以感官體驗為主並帶著某種律動。有時候,我會覺得這部片像是以外星人般的觀察者角度拍攝,才會用這麼玄妙的、非世俗的方法觀察事情﹝例如蟲兒在人體內的蠕動﹞。

upstream-color-image03.jpg

本片詩意地描繪出人與周遭的連結,生活與對自身存在的不安全感及懷疑,原有身份與自我被完全抽離之後的重建,以及主角們如何找到彼此、找到愛情、掙脫過去經驗帶來的傷害與控制。不過由於它們太過破碎,困惑感常常蓋過了原本的美,讓我感覺有些可惜,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悟性不夠。到現在我還是不太懂,梭羅的《湖濱散記》(Walden)出現在本片到底是否有特殊用意。

upstreamcolor6.jpg

另外,我特別喜歡本片的配樂,聽起來有Brian Eno的感覺,也非常搭配片中的畫面與感覺。

英文片名"upstream color"有些難解,不過我大膽猜測它的意象是某種世間生物的循環,例如片中的一抹藍,從一開始自植物中取出進入蟲兒,再從蟲到人、人到豬,豬死了色彩染到水裡又回到植物身上,長成了花。世間萬事萬物都會消逝,都是虛無,但又似乎總是能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天地比個人實在大上太多了,個人的生命渺小且虛無,但卻永恆是天地宇宙的一部分。

uc-orchid.png

在《逆流色彩》裡面,Shane Carruth負責了導演、編劇、配樂、剪接、製片、演出、攝影等等,簡直是全才。他的上一部作品是2004年的時光旅行電影"Primer",那部只花了七千塊美金拍成,Carruth照樣什麼都自己來,當年在日舞影展擊敗《拿破崙炸藥》(Napoleon Dynamite)與《情歸紐澤西》(Garden State)等片,獲得評審團大獎。此後他一直想拍"A Topiary",籌備多年,並獲得史蒂芬索德柏與大衛芬奇的支持,但資金問題一直未解決,因此耗盡心力卻沒有拍成,也因此,在"Primer"登場九年後,他才有第二部作品出現。電影這行真是有很多辛酸啊。

2018年2月1日於臉書補充關於本片的以下感想:

在我剛看完時寫的評論中,對於導演特殊手法的懾服大過喜歡,但過一兩年後,我回想起它帶給我的感受,突然感動非常:如果能找到一個懂我傷口、甚至受過類似傷害的人,彼此相惜了解,那是多麼美好的事,終於可以不孤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zzy 的頭像
    Lizzy

    Lizzy聊電影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