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星號內段落為2014年6月26日增加Lizzy於臉書粉絲頁介紹本片的文字***
跟去年一樣,我又是得等新的一年都過了幾個月後,才有辦法決定去年最愛的電影。2013年﹝依照IMDB年份﹞我最喜歡的電影,其實應該說有兩部,這兩者非常接近,但最終還是給了「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除了其他如劇本、演技、導演等等原因以外,本片最感動我的理由如下:
我們社會不喜歡面對別人的憤怒,不想去聽,只想龜縮起來,息事寧人。社會運動者憤慨控訴不公時,我們大多數人竊竊私語,覺得他怪怪的,然後轉開注意力;老婆向老公抱怨男女不平等、或在婆家不開心時,老公心裡想著「又來了」,找藉口上廁所去洗澡或完全轉移話題,甚至覺得壓力大乾脆去吃魚喝茶;小孩找爸媽抱怨功課壓力好大,爸媽聽了滔滔不絕以往的豐功偉業,說到以前考試壓力多大、家裡多窮、出人頭地多麼重要,自己還不是堅強咬牙克服了。
然而,憤怒依然在那邊,沒有人聽,沒有解決,被擠到邊緣。這些人被憤怒吞噬,越來越不討喜,被其他人貼上了尖酸刻薄、憤世嫉俗的警告標籤。社運人士被當成和諧社會的威脅,老婆被老公當成瘋婆子與外遇的藉口,小孩被當成不知上進的不良少年。
其實這些人只需要合理的傾聽與關心。或許你最終還是不認同他,但起碼要認真傾聽過、思考過、溝通過。「她和她的小鬼們」,用一個簡單的故事,說盡了千言萬語,也讓人重新思考身邊每一個人的價值。對於我們自認為關心的人,我們是否傾聽了他們的聲音?還是只想要避開問題?如果你的心有餘力,開始面對吧,開始傾聽吧。
粉絲頁全文
***粉絲頁介紹文結束***
「她和她的小鬼們」描述主角Grace﹝Brie Larson﹞在少年收容所照顧一群迷途少年,但協助這群少年的同時,她自己也有過去的陰影要克服。這劇情初聽好像很容易猜想劇情走向,但事實上本片避開了所有老套劇情陷阱,而且非常感動人心。雖然題材黑暗,但片中充滿不少幽默﹝畢竟這是唯一能讓人正面面對痛苦的方式了﹞,絕對不會沉悶,年輕演員Brie Larson演來情緒收放自如,交出了生涯最棒演出,我相當推薦這部片。
編劇兼導演Destin Cretton是根據他在少年收容所工作的經驗拍成的,或許就是這原因,本片比一些同類型片感覺更真實。某些稍微類似的電影例如「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等等,多多少少帶了一點造神的感覺,有些地方稍嫌肉麻,不過「她和她的小鬼們」完全沒有。而且它用心表現很多細節,例如問題青少年強悍外表下的脆弱,某個人的某些情況或某些話隨時可能引爆另一人激烈的反應,或者社工面對每天千奇百怪的狀況是如何見怪不怪、有許多冷靜且高明的手段等等。本片也讓觀眾了解,對這些心靈受傷的人們而言,內心痛苦是多麼難面對、痛到無法直說,必須靠別的形式表達,有時是藝術,有時是自殘,有時是冷酷的態度,他們的真實心聲,只願讓真心關懷、令他們感到自在的人去理解,這些細節再再強調了輔導員們的工作性質多麼艱難而敏感,而且他們可能是這群邊緣人的唯一救星。
片中一位即將因年滿十八而離開收容所的少年Marcus,用一首饒舌表達他的感受,歌詞令人心碎,而且演員把整個感情投入其中,真的是讓人雞皮疙瘩一邊起,眼淚跟著流,非常非常棒,他想訴說的幾乎就是所有問題青少年的人生難題:"to live a life not knowing what a normal life's like." 他們從小就不知道正常生活是什麼,將來要如何融入社會之中?如何被理解被接納?如何過正常人的生活?
在這些青少年問題的背後,本片的隱晦主題,是親屬性侵案件。但本片並非把焦點放在性侵發生當下過程的可怕,而是擺在事發後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貌、該如何走下去。
這些劇情令我思考:所謂的不良青少年,有一些其實是因為受了傷而表現出那些憤怒、叛逆、脫序甚至自我傷害的行為,但他們的成年加害者反而可能看起來很正常,因為加害者沒什麼要氣的要哭的要自殺的事,可能還有一群支持他們的成年好友會為他們背書,說他們平常人都很好。我們容易有一個傾向,就是認為那些看起來比較可怕、脾氣差、打扮怪的人是壞人,反之則是好人,但有時候,人是受傷了、受害了,才被迫變成那個憤怒不討喜、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
***以下有雷***
因此片中那位受害女孩Jayden寫的鯊魚與章魚的故事令我好難過,它實在太適合表達所有被剝削、傷害的人的心情了。有時候為了愛對方﹝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我們一直聽話,一直給,一直聽話,一直給,給到有一天,我們什麼都沒有了,被剝削完畢了,成為一個瑕疵品,然後對方開始嫌棄,認為我們好差、不討喜,跟對方當時要的那個人不一樣了,於是對方離開,去找尋下一個能給的人,而我們被丟在這裡。多麼感傷的故事、多麼貼切的形容。而那個八隻腳都被切掉的章魚,要如何繼續活下去呢?
不過,「她和她的小鬼們」當然不是要宣告說這些人真的完蛋了。它給了Grace與Jayden一輛單車。Grace的這輛單車是有意涵與象徵的:Grace的創傷與秘密,連她男友都不太清楚,因為這些事情與感受太可怕太巨大,很難說得明明白白,特別是對身邊最親密的人,因此當Grace需要自己想辦法整理心情的時候,就會獨自騎單車,這代表了她的獨立、自由與勇氣,這是她自救的能量來源。所以她騎單車去「搭救」有類似經驗的Jayden時,這意象令人感動,她不僅自己從痛苦中解放出來,還幫另一個人找到自由與勇氣。
我理解Grace為何會拿著棒球棍在Jayden父親床前猶豫不決,我理解她後來為何要站在Jayden父親車上重擊車窗,雖然那是不對的行為。畢竟對於太深刻的痛苦,適度宣洩是必要的,壓抑沒有用,只要被提醒就會再度浮現,但這些東西拿出來重述只是再度傷害自己、也可能找不到適合的人聽,那麼要如何宣洩?說真的,暴力的確頗有療效,我們有時氣起來不也想捶幾下沙包?所以,看到Grace拿著棒球棍用力敲著車窗,我還是偷偷在心中叫好,雖是所謂「錯誤示範」但畢竟她沒有傷人。
另一個劇情支線是Grace對孕育下一代感到遲疑,除了她個人經驗造成的心理魔障以外,也讓人想到從社會角度來看,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很容易躲不開惡性循環,一再製造出下一代的問題小孩、問題家庭,問題不一定相同,但都有問題。但本片用很精彩的劇情破除Grace的循環,她與Jayden亦母亦友的關係,讓人看到Grace堅毅的母性與保護欲,當Jayden對她說她會是個很好的母親時,我們也相信。
「她和她的小鬼們」的片頭片尾相呼應,都是有小鬼要逃出收容所給社工去追的畫面。在片頭出現的那次,我們只是旁觀劇中角色的動作,心裡想著原來這群社工的工作如此緊張;在片尾出現幾乎同樣的一幕時,我們已經認識這群人,看這幕的感覺改變了,它變得帶點輕鬆有趣正面的氣氛,我們此時已明白這群社工很厲害,把小鬼追回來只是他們平日工作的小case,而且他們為這群少年做的事,實在很有意義、真的可以幫到人。換言之,經過這部片的洗禮,我們所知道的改變了我們對同一畫面的感覺,甚至帶來了某種希望。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我都難免需要幫助的。希望各位在那些時刻,都有個能看穿你的粉飾太平、願意無條件關懷你的人。
最後特別要盛讚一下飾演女主角Grace的Brie Larson,這回實在演得非常好,除了我前面提過的情緒收放自如以外,她對比較細微的感情也拿捏得宜,例如Grace在輔導問題少年時,她是在扮演良師益友的角色,所以必須戴上某種面具、擺出某種樣子,但她又能讓對她私人生活稍有了解的觀眾們,看出她當下心中可能有什麼感受,同時又不會演得太過火,否則觀眾會覺得她輔導的對象應該會看出來這位社工有異,這其中的分寸不好控制,但Brie Larson卻完全命中,她以這部電影拿下幾個電影獎的最佳女主角獎項,可說是實至名歸。
附註:
「她和她的小鬼們」裡面最耀眼的明日之星就是主角Brie Larson與配角Kaitlyn Dever,在此推薦一下她們的其他作品:
Brie Larson今年24歲,是「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裡Jonah Hill喜歡的女孩,是「戀夏進行式」(The Spectacular Now)男主角的前女友,是「超急情聖」(Don Jon)男主角那個都不說話的妹妹。
Kaitlyn Dever在「戀夏進行式」(The Spectacular Now)有演個小角色,是那個偶爾會纏住女主角的同學,在「她和她的小鬼們」裡,她飾演與Grace有類似遭遇的女孩Jayden。
***
經典對白:
***
Grace: I like your name, Jayden.
Jayden: It's a boy's name.
Grace: Really? I don't think so.
Jayden: Will Smith did.
***
Sammy: Can we play Big and Small?
Grace: Is that a real game, or is that a game you just made up?
Sammy: It's a real game that I just made up.
***
Jack: Grace, you are a line staff. It's not your job to interpret tears. That's what our trained therapists are here for.
Grace: Then your trained therapists don't know shit.
***
Jayden: Once upon a time, somewhere miles and miles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ocean, there lived a young octopus named Nina. Nina spent most of her time alone making strange creations out of rocks and shells. She was very happy. But then on Monday the shark showed up. "What's your name?" said the shark. "Nina." she replied. "Do you wanna be my friend?" he asked. "OK. What do I have to do?" said Nina. "Not much." Said the shark. "Just... let me eat one of your arms." Nina had never had a friend before so she wondered if this is what you had to do to get one. She looked down at her eight arms and decided it wouldn't be so bad to give up one, so she donated an arm to her wonderful new friend. Every day that week Nina and the shark would play together. They explored caves, built castles of sand, and swam really, really fast and every night the shark would be hungry and Nina would give him another one of her arms to eat. One Sunday after playing all day the shark told Nina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I don't understand." She said. "I've already given you 6 of my arms and now you want one more?" The shark looked at her with a friendly smile and said "I don't want one. This time I want them all." "But why?" Nina asked and the shark replied "Because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When the shark finished his meal he felt very sad and lonely. He missed having someone to explore caves, build castles and swim really, really fast with. He missed Nina very much, so he swam away to find another friend.
***
(Photo courtesy of Cinedigm)
- Mar 28 Fri 2014 14:24
「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 - 自療與療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