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hop-on-main-street.jpg

196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街上的商店》,用輕喜劇的手法描述一個內涵沉重傷感的故事,呈現納粹大屠殺在很個人的層面上是如何影響當時的平凡人。本片導演為Ján Kadár與Elmar Klos,但主要由Kadár導演,他的父母與姊姊都在大屠殺中死亡,自己也待過集中營。

shop 3.png

《大街上的商店》故事發生在1942年斯洛伐克某個小鎮上,主角是本性單純、不問政治、只想好好過日子的木匠Tono(Jozef Kroner)。他有個替納粹做事的連襟,趁著新規定禁止猶太人擁有商店,運用關係指派Tono接管大街上某家猶太老寡婦Rozalia(Ida Kaminska)經營的鈕扣店。鎮日抱怨Toro賺不夠的妻子極為開心,幻想要發大財了,但Tono進了店家才發現該店收益無幾、老太太也聽不懂Tono的話、甚至不清楚歐洲的戰事,倒是照顧Rozalia可以獲得猶太組織的酬勞,於是Tono在店裡假裝是老太太的助手、在店外仍自稱店老闆,把猶太組織付的錢假裝是店裡收入交給老婆。

The-shop-on-main-street wife.jpg

然而,鎮上猶太人的處境越來越不妙,幫助過猶太人、被德國人視為"Jew lover"的白人也被嚴厲懲罰,甚至有一天,納粹真的要來抓人上火車去集中營了,Tono夾在道德良知與現實問題之間,越來越不知所措......到底該幫助Rozalia逃跑、還是把她交給納粹呢?

shop.jpg

電影開頭呈現小鎮大街熙來攘往的模樣,雖是納粹的地盤,但目前看來一切安穩,人們穿著體面、彬彬有禮,還可輕鬆討論英國被轟炸的事,彷彿戰爭事不關己,然而納粹在這兒的影響,不是熱戰,而是一步步、緩慢地撕碎大家。(斯洛伐克當時不算直接被德國納粹佔領,而是自家的法西斯政權Jozef Tiso統治,直到1944年才由納粹佔領)。

shop 4.png

本片沒有英雄與懦夫,就是描述平凡人遇上大惡時的困境,以及「恐懼」會如何消滅抵抗的意志。

起先Tono對反應遲鈍的老寡婦沒甚麼耐心,但隨著相處時間越長(待在鈕扣店也讓Tono躲開煩人的妻子),加上老婦人把Tono當作孩子照顧,Tono越來越關懷老婦。

shop 1.png

電影後段,現實殘酷地敲打這樁輕喜劇,Tono一會想要幫助老婦、一會又認為幫了也沒用或者老婦被帶走也不會太慘、一會又擔心要是沒聽政府的話會被虐待與處死,這些想法的轉換越來越快,劇情發展緊張又出乎意料。最後的結果,與前段Tono在花園拿起一段繩子的戲互相映照,讓人心情複雜。

shop 2.png

人不能選擇他的時代。 片中不太提到希特勒,在村裡令大家擔心害怕的這些人,不是德國納粹,主要都是原本的村民。Tono被卡在幾個爛決定之間,沒有全身而退的機會,想做個不問世事的平凡人也由不得他。面對巨大的惡,光靠善良是沒有用的......

hqdefault.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街上的商店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