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正義》與《大賣空》(The Big Short),非常適合搭配觀賞。《大賣空》帶觀眾從華爾街視角觀察2008年的金融風暴,片中有一幕是基金經理人派人去佛羅里達州視察房市,發現雖然房仲業依舊紙醉金迷,但顯然這個泡沫快要破掉了。《居住正義》同樣將背景設在佛羅里達州,看看在過度炒作的房市崩盤之後,對一個普通藍領家庭有什麼影響。
《居住正義》與《大賣空》(The Big Short),非常適合搭配觀賞。《大賣空》帶觀眾從華爾街視角觀察2008年的金融風暴,片中有一幕是基金經理人派人去佛羅里達州視察房市,發現雖然房仲業依舊紙醉金迷,但顯然這個泡沫快要破掉了。《居住正義》同樣將背景設在佛羅里達州,看看在過度炒作的房市崩盤之後,對一個普通藍領家庭有什麼影響。
在《快樂告別的方法》這部「關於安樂死的黑色喜劇」裡,Tal Granit與Sharon Maymon兩位以色列導演以輕鬆詼諧的態度,探討嚴肅生死問題,它不像《愛‧慕》(Amour)那樣黑暗,也不像《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那樣充滿好萊塢式的誇張離譜。此類電影中,我依舊最推崇《愛‧慕》,但也可理解它的灰暗難免嚇走很多觀眾。幽默而不輕佻的《快樂告別的方法》就無此問題。
念過心理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1971年夏天,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Zimbardo做的知名實驗。他找來自願的24名男學生,依據抽籤結果,分別扮演囚犯與獄卒的角色,預計在模擬監獄中度過兩周,但事情很快就失控了。《史丹佛監獄實驗》是此實驗的電影版本。本片雖非紀錄片,但已力求接近真實狀況,劇本是根據Zimbardo的著作"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改編,對話使用了不少當年的真實對白,敘事方式盡量從旁觀者角度出發,並未特別感情用事。這手法非常適合本片主題,因為它本身已經夠可怕,完全不需要加油添醋,用冷靜觀察的態度更能顯現真實感。
2005年由小勞勃道尼與方基墨主演的《吻兩下打兩槍》,可說是黑色幽默經典作品,而且每位主要參與者都有故事可說。本片編導Shane Black是個傳奇人物,《吻兩下打兩槍》是他首次執導電影,在此之前曾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編劇,第一部賣出的劇本《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是他在UCLA當學生時寫的,後來又寫了《終極尖兵》(The Last Boy Scout)、《最後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與《奪命總動員》(The Long Kiss Goodnight)等等,成為當年好萊塢最高價編劇,但在作品票房相繼失利之後,Shane Black潛沉近十年,以一千五百萬美金拍出了自編自導的《吻兩下打兩槍》,集結兩位各有麻煩的男主角(方基墨常被說很難搞,小勞勃道尼則曾多次進出勒戒所與監獄),並找來原本默默無聞的蜜雪兒莫娜漢(Michelle Monaghan)擔綱女主角,成就了一部選角獨具慧眼、節奏明快、不按牌理出牌、狂氣十足的變形版黑色電影(Film Noir)。
《編劇情緣》是休葛蘭與編導Marc Lawrence第四度合作,前三部分別是《貼身情人》(Two Weeks Notice)、《K歌情人》(Music and Lyrics)與《名牌冤家》(Did You Hear About the Morgans?),《編劇情緣》的水準與調性與《K歌情人》較為接近,算是不差的浪漫喜劇,適合喜歡看休葛蘭演他拿手愛情電影男主角的朋友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