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效應」算是怪咖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導過「變蠅人」、「裸體午餐」、「巨塔殺機」等等)較為主流的電影作品之一,故事主角Tom﹝Viggo Mortensen﹞住在平靜的Millbrook小鎮,與妻子﹝Maria Bello﹞育有兩名子女,他開了間小餐廳,與鎮上鄰居相處愉快,然而有一次Tom的餐館遭受攻擊,Tom成功自衛的英勇事蹟成了新聞焦點,卻引來黑道份子﹝Ed Harris, 艾德哈里斯﹞的注意,認為Tom就是殺手Joey Cusack,要來帶他回去見老大Richie﹝William Hurt, 威廉赫特﹞。Tom只是個被誤會的平凡人,還是一位有著黑暗過去的慈愛老公與父親呢?
以下有雷
片名"A History of Violence"一方面指的是主角Tom的暴力歷史,也可泛指美國或人類的暴力史。本片是根據1997年John Wagner與Vince Locke的圖像小說改編,但改得非常多,所以電影已經與原著關係不大了。這部片探討很有趣的問題,例如當對方使用暴力時,你除了暴力回應以外,有其他方法嗎?而對於過去做的事情,代價又有多大、延續多久?人性極限在哪裡?這世上人類之間的暴力是如此之多,讓人不免覺得暴力氾濫的問題根本無解,而萬物之靈也沒比其他動物靈到哪去。
Tom被老敵人發現的原因,正是因為一次英勇的行為,當時有兩位歹徒闖入餐廳搶劫,並威脅員工生命,別無選擇的Tom使出矯捷身手殺死兩名惡徒,這樣的英雄事蹟吸引媒體大幅報導,Tom的餐館客人絡繹不絕,但也使得老仇家注意Tom,相信這名英雄正是以前的敵人Joey。
然而一旦訴諸暴力,誰是正義的一方?
Tom這角色很像傳統西部片裡的英雄──熱愛和平,但受到威脅時能把壞人全殺光光。不同的是,看完傳統西部片中的廝殺暴力之後,只會覺得很精彩,然後不會再動腦多想那些片;Tom同樣是個溫和、愛好和平的人,同樣在遭遇威脅時被迫大開殺戒,但看完那些暴力之後,觀眾就像片尾Tom的家人一樣,雖然很願意接納Tom,卻又不很確定該如何看待這人。
而Tom的行為也影響了家人,例如他兒子,以往遇到校園惡霸時,總是盡量以智取人,靠一些幽默言談解圍,但有一次他卻直接以暴制暴,當他父親責備他「我們家是不靠揍人解決問題的」,兒子頂了一句「沒錯,我們是靠槍殺對方」。
對Edie而言,這一切更難以接受。一個愛了二十年的男人,卻有那麼多事情沒告訴她,她要怎麼看待老公?她愛的那個人到底是誰?一開始Tom對家人一直堅持「我不是Joey」的說法,但Edie不禁也懷疑,若Tom那麼單純,為何殺人身手如此矯捷;之後Edie幾乎確定Tom過去真的是殺手時,即使她對外時願意支持老公,但私底下卻也不知該怎麼面對他。夫妻關係最大的敵人就是不好的「驚喜」,如果你發現對方與別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沒有告訴你,或是意外發現他的另一身份,即便只是網路虛擬世界的身分、言論與作為,都可以讓另一半的信任就此瓦解,你會時時防備對方,因為你知道他有很多事情不會告訴你。何況在「暴力效應」中,Tom掩飾的秘密是如此駭人,這對夫妻的未來,可說是永遠都會有裂痕了。
我很喜歡導演安排的兩段性愛戲。第一段是溫和幸福的Tom、身分還未被發現的Tom,趁小孩到朋友家過夜時,與老婆Edie浪漫纏綿,Edie還換上了求學時代的啦啦隊制服,要Tom假裝是校隊四分衛,因為Edie說「我們從未一起度過青少年時期」,對角色扮演很認真的Edie還加了一句「小聲點,我爸媽在隔壁房間」。第二段則是過去殺手身分被揭發的Tom,他的情緒變得激動、乖戾,這場性愛戲發生在夫妻吵架之後,Edie上樓時被Tom用近乎強暴的方式做愛,雖然後來Edie放棄反抗,甚至Edie矛盾地被這種暴力吸引,但看得出來她難過與複雜的情緒,而Edie面對這種類似強暴的性,既抗拒卻又被吸引的態度,也很像一般人對於暴力的反應──理智上知道這是不對的,卻又忍不住被誘惑。﹝附帶一提:第二段性愛戲真的拍得很棒很精彩,大衛柯能堡有你的!﹞
所以,我很愛本片「沒有結論的結局」。這部片並沒有對暴力給答案,只是留下了更多問題給觀眾,畢竟暴力的結果當然非常不好,片中對於慘死屍體的特寫很明白地呈現這點,然而若Tom不具有這種殺人能力,被殺的也許就是Tom的店員與客人、甚至是他的全家人了。而片尾一家人聚餐,沒有人說得出話,場面尷尬無比,雖然天真的小女兒幫父親擺餐盤表示歡迎,但觀眾隱隱感覺得到,這家人的信任或許再也回不來了,Edie也永遠不會用過去的態度看待Tom。這片尾就像「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最後一幕,第三者葛倫克蘿絲被幹掉之後,麥可道格拉斯抱著受驚的老婆,鏡頭換到全家福照片,而觀眾此時隱隱感覺得到,或許這家人的感情永遠被毀了,至少,回不到以往的樣子了。
導演大衛柯能堡和我一樣是個無神論者,或許這也是我愛「暴力效應」帶有無力、無奈態度的結局的原因之一。大衛柯能堡接受The New York Times的訪問時說,"I'm an atheist, and so I have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with demonology and supporting the mythology of Satan, which involves God and heaven and hell and all that stuff. I'm not just a nonbeliever, I'm an antibeliever - I think it's a destructive philosophy.",談到他拒絕執導"Dark Water"的原因時,他也表達是因為自己不信鬼:"The movie posits that ghosts do exist. That suggests that there is some kind of afterlife. I'm philosophically opposed to that view."。這些說法跟我的觀念不謀而合,而抱著這種態度看待事情的時候,就很難不切實際地給Tom一家人溫暖快樂、抱有希望的結局。最後那場戲裡小女兒能對父親表達善意,是因為她才六歲,什麼都搞不清楚,至於Tom的老婆與兒子,都不是小孩了,裂痕與陰影會永遠存在,他們一家得永遠抱著那傷口過日子,什麼樣的懺悔都無法換來救贖,既然神的兒子對我而言不存在,就不會幻想他的肉與血能為信徒換來純淨靈魂。另外,別看大衛柯能堡的電影都怪怪的,其實他私底下只不過是個愛孩子的正常老爸,我忘記在哪看到,有人曾問拍過不少恐怖詭異電影的他,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他回答:「去學校接孩子下課,他們卻不在那...」
演技部分,Viggo Mortensen﹝「魔戒」裡的亞拉岡﹞很棒,他撐起了整部片的懸疑感,因為所有理性證據都顯示,Tom很可能就是那位殺手Joey,然而Mortensen前段的演出卻又讓我願意相信,也許他只是個被誤會的倒楣鬼;然而電影後段劇情轉變後,Mortensen演起殺手也極有說服力。不過,更棒的是Maria Bello,她曾演過「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裡尼可拉斯凱吉的老婆,也演過「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的那位獨立女性,而Bello在「暴力效應」的演出實在非常高水準,把Edie該有的複雜情緒掌握得很棒,希望她能有機會拿到更好的角色,成為A咖女星或捧個奧斯卡獎。
這是部結尾沒有解答,只有問題的電影,看膩砰砰磅磅之後有個好人勝利壞人死光光大結局的朋友,或許可以看一下「暴力效應」換換胃口。
***
北美票房:三千兩百萬美金
北美以外票房:兩千九百萬美金
成本:三千兩百萬美金
***
(Photo courtesy of New Line Cinema)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