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313847281310000.jpg

在與太空相關的電影中,例如《星際效應》、《異形:聖約》與《星際過客》,常常出現一種場景:在太空船中,人們睡在某個高科技休眠艙,以免在漫長的太空航程中過度老化。這些人直到快抵達目的地才醒來,船上都有還算寬敞的空間,足夠的飲食,不管是已到達殖民目的地、或是想做太空漫步,只要穿著太空衣、有氧氣補給,生存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除非遇上太陽閃焰、小行星或隕石、或者壞人與異形。

但是實際上,要真正做到「殖民」以及在太空中長途旅行,有許多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的細節與關鍵問題需要處理。《地球之後》(Beyond Earth: Our Path to a New Home in the Planets)以非常專業的觀點,以及輕鬆簡明的筆調,讓大眾也可以了解這些問題的困難與轉機,甚至還加上了「對未來的想像劇本」,讓讀者一窺未來的幾個可能性,這部分非常有趣,我認為比某些電影還精采呢。

18892943_436305636731937_5190746456645983919_n.jpg

《地球之後》的基礎思想,是認為「往太空發展」這個大方向應該不會改變,只要技術還在,不管遇重大災難或經濟危機,這條路終究會走下去,只是早晚、快慢的問題。從人性來看,碳排放問題幾乎不可能解決,從二十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把地球變成金星。與氣候相關的衝突已開始,目前世界上有些地方的衝突,已環繞著「與氣候相關的資源匱乏」在開展。

這幾十年來,NASA的太空計畫,與過去的光輝時代相比,似乎缺乏令人興奮的進展,但私人公司的發展卻很快,常被稱為「真實世界鋼鐵人」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所創辦的SpaceX、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Blue Origin、英國維京集團的Virgin Galactic等等,在太空旅行與火箭發射技術都不斷有斬獲,而且以後搞不好會有太空渡假村、商業太空港、甚至戰鬥用太空站。尤其SpaceX,它有著一流人才、並且不用受限於NASA僵化的官僚體制,裡面有一堆畢業就去工作的年輕人,沒遭遇過態度保守的上層,他們並不像上一代的人認為平價太空旅行與殖民是不可能的。

如果看《星際效應》 與《火星任務》會讓人想進NASA,那麼看這本《地球之後》則會發現,NASA的官僚主義令人窒息,真正的人才還是去私人的團隊,比較有機會發揮。

若想多了解伊隆馬斯克在做甚麼,《地球之後》提供一些有趣的觀察角度(順便插個題外話,書中P56-57提到的馬斯克職涯探索過程頗有趣)。作者認為,馬斯克想做的,基本上就是拯救「人類」這個物種,他旗下的電動車跟太陽能電池事業,都是想解決大氣層中累積的二氧化碳,若都不成功,SpaceX就是備案。作者認為:「馬斯克預測的影響力不是來自正確性,而是那些預言如何反覆地促使他做出成功的大膽行動」,在他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強大的執行力之下,相關產業都有驚人的技術發展與願景。

不過,就算火箭等等技術問題有聰明人可以解決,人類該去哪裡呢?

41bFEe9yQWL._SX327_BO1,204,203,200_.jpg

根據《地球之後》,內太陽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除了地球,能讓人類永久殖民的機會渺茫。是的,火星並不適合殖民,有興趣了解細節的朋友可以細讀《地球之後》,我在此先簡單用一句話總結:探索火星這麼多年以來,最令人驚訝的是──在上頭還真的沒發現甚麼有用的東西。這結論對不少人而言,恐怕比在火星上發現綠皮膚的火星皇后還離奇。人類若在那兒殖民,會有很多幾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新任務變成要在內太陽系以外,找到人類打造新家園的地方。《地球之後》針對幾個可能的行星,做了一些介紹與想像,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土衛六──泰坦。在那兒,人類可以於低重力環境飛行,有冷厚大氣層可以阻擋放射線,可以打造一些禦寒的建築、將泰坦冰層轉化為可呼吸的氧氣......等等,諸多有趣的細節都可以在《地球之後》找到。

不過,如何讓人類度過數年的旅行,到達遙遠的外太陽系,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不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反正都睡掉就OK了。例如太空人長期在無重力狀態下生活(超過半年或一年),對人體肌肉、骨骼、視力、循環系統都有嚴重影響,需要研究該使用何種人工重力以及可行性,而且還有心智、情緒問題。此外,宇宙射線的影響也還有太多未知數,也難以做實驗。有些人類無法做的工作或許可以讓機器人協助,但人類面對的風險可能不是機器人想接管世界,或是《普羅米修斯》、《異形:聖約》裡那種問題,而是它們可能做出我們想都沒想到的事,而那對人類不一定是好事。

或者,讓太空船飛快一點(目前從地球飛至泰坦需時七年),除了減輕太空人身心負擔以外,太空船所載食物與燃料的重量也可一併減少。

若是真的排除萬難,第一批太空人到達殖民地,準備建立新國度,還會有更多問題。由於地球已經很遙遠,資源與人的運送成本也不低,一旦前往太空殖民地,正常的打算就是再也不回地球、並且要努力朝一切自給自足的方向邁進。

首先,糧食就是一大問題,要能種植作物餵飽自己是相當困難的,而且就算在這些遙遠行星建構了可以培植作物的環境,由於一切都得回到最原始的農業狀態,每個殖民者需如農業社會早期的自耕農,每天花許多時間與精力辛苦耕作。作物採收後加工處理成可吃的食物,也很花時間,估計要6.5至7.5個小時。

外星繁殖也是另一個問題,低重力狀態可能讓產婦難以生產,也可能讓胚胎、嬰兒的生長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尤其是腦部與骨骼。而且一旦在太空殖民地產下孩子,就必須能做到永久存續、自給自足,否則等於直接謀殺一條無法做決定、也沒有機會改變命運的生命。

在太空殖民地,需要太空人像洞窟探勘者,獨力解決各種難以想像的問題,得懂各門知識,很難靠「呼叫休士頓」幫忙。就算與地球處在最近位置,光速行進的無線電訊號也要花四分鐘才能傳到火星,泰坦則要九十分鐘。

書中還有更多的問題與細節討論,對太空及宇宙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親自翻閱,絕對會獲得許多新知。

我想,對太空殖民的想像,與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現狀,是很有關係的。太空殖民有許多的難題,失敗機率也非常高,但不曉得地球會否有一天如《銀翼殺手》呈現的未來,讓人類只想不計代價逃離這顆行星。《地球之後》提到「2012年一支由包括沃梅在內的地球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自然》雜誌預測,根據研究與電腦模擬,當50%的地球陸地生態系統都因人類轉變為新型態時(目前為43%),地球會到臨界點。他們預計2025年,當人口達到82億時抵達50%門檻。」會不會有一天,太空殖民不是夢想,而是被逼著要做的事?

但是,《地球之後》也提到了讓人擔心的「費米悖論」:理論上整個宇宙應該有其他智能物種,能離開他們家園做太空旅行,為何他們還沒發現我們?還是說,「每一種智能物種的消亡,已經內建在我們發展的過程裡」,也就是說,還沒能邁步至下一個行星生態系統,就已經先自我毀滅。人類是否能成為第一個逃出母星的物種?我們恐怕真的需要方舟?

也許太空殖民夢,就是人類本能在對未來可能的命運做最積極的反抗吧,或許我們都如電影《另一個地球》(Another Earth)的主角那樣,渴望獲得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但希望我們能夠不用走到那一步,看了殖民外星球有多麻煩之後,我覺得愛地球還是方便些。希望你也是這樣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