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jpg

《大國民》劇本是誰寫的?這個問題曾引發各種理論,《曼克》呈現的是其中一種觀點。英文片名Mank,指的是編劇赫爾門曼克維奇(Herman J. Mankiewicz)的暱稱,他有酒癮與賭癮,當年在新導演Orsen Welles獲得雷電華電影公司(RKO)的全力支持之後,Welles找上Mank寫《大國民》劇本,兩人掛名為共同編劇。目前主流觀點認為,Mank寫的初稿並沒有後來完成的劇本那麼好,其他部分確實是Orsen Welles的功勞。但《曼克》以比較浪漫化的視角,呈現一個孤獨的編劇Mank(蓋瑞歐德曼飾演),忍著身上的傷、撐著不適的身體,擠出一頁又一頁的精采劇本,最後卻要跟別人分享榮耀的故事,而Orsen Welles(Tom Burke飾演)的角色幾乎沒有戲份,出現時多半像保母一樣追著劇本進度。

008.jpg

《曼克》的劇本,是本片導演大衛芬奇的父親Jack Fincher在二十幾年前寫的(Jack Fincher於2003年過世),電影分兩塊來呈現故事,一塊是1940年春,Mank頂著腿傷與酒癮、正在閉關寫《大國民》劇本的時候;另一塊是他在30年代初期於電影圈裡的經歷。

005.jpg

Mank講話諷刺又有趣、有獨到見解,在30年代常是媒體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Charles Dance飾演)與好萊塢名流聚餐、宴客時的座上賓,《曼克》描繪這段日子時,常常強調Mank的聰明、急智與幽默,使得這部分的人物對話有如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

但Mank這樣如魚的水的的情境沒能繼續維持。在1934年的加州,被視為社會主義者的Upton Sinclair,要與共和黨的Frank Merriam競爭州長大位,電影公司大老與Hearst都支持Merriam,但Mank支持Sinclair(不過,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真實的Mank似乎沒有這樣的立場),因此受到高層壓力,而且Mank在許多方面的政治觀點都異於圈內人,他的表達方式又極不友善,終於只能分道揚鑣。

012.jpg

Mank有話直說,不在乎他人想法,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他的自私與自我中心頗為嚴重,很多事情是他自己搞砸的。這樣的Mank作為《曼克》主角,實在一點也不討喜,所以要說整部片中最讓人認同的角色,反而是Hearst的情婦Marion Davies(亞曼達塞佛瑞飾演)。

016.jpg

Marion好相處又善解人意,她與Mank發展出一段奇特友誼,關係基礎除了兩人都很聰明以外,還包括他們都感覺在好萊塢被誤解、沒被當一回事。如此聰明幽默的Marion應該有更多野心,但既然選定了與Hearst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在一起,可以想見她常常得隱藏真實的自己。Marion與Mank聊天的時候,那些「真我」會稍微透露出來,不過這些只是宣洩,真要選邊的話Marion當然得選擇Hearst,而Mank剛硬固執、缺乏同理心,甚至還懷抱可能是由愛生恨的怨氣,令他倆的友誼蒙上陰影。之後Mank以Hearst為人物原型寫出《大國民》初稿,劇本中主角的情婦Susan是個沒才華的悲情女人,感覺上是頗糟糕的影射,甚至可說是對Marion的背叛,但Marion自始至終都維持著尊嚴與高度,更對比出Mank的人格缺陷。亞曼達塞佛瑞的表演非常精采,她像是會發光一樣,散發明星氣質卻又溫暖和藹。

014.jpg

蓋瑞歐德曼飾演Mank實在太老,畢竟Mank寫《大國民》時才43歲,而回顧片段裡的他大約三十幾歲。不過歐德曼捕捉的落魄感與傲氣還是很到位,加上Mank本人生活方式也不太健康,外表滄桑點倒也還說得過去。

導演大衛芬奇為了營造跟《大國民》同時期製作的感覺,選擇使用黑白攝影,並與攝影Erik Messerschmidt細細構思畫面,某些構圖以及深焦攝影都有帶著向《大國民》致敬的意味,甚至插入"cigarette burns"(在畫面右上角的像是菸燙過的小圈圈,用來提示放映師換膠捲)這麼復古的手法。不過《曼克》畢竟仍是數位攝影,長寬比也是現代的,這種安排在觀賞的時候令人有點分心,既有舊時拍攝會出現的點滴不完美,卻配上了現代數位攝影的樣貌,在風格調性上有點四不像。不過,若不思考這層面的矛盾,整體畫面看起來還是很「美」的。

cigarette burn.jpg

《曼克》也跟《大國民》一樣打亂時序,但效果不太一樣,《大國民》是透過不同角色分別描繪主角各種事蹟,《曼克》則以主角觀點出發的,觀眾無法像《大國民》那樣看見各種觀點映照、折射出的主角的複雜層次。

但隱身在Mank好萊塢浮沉故事背後的,是比主角本身更大的命題:好萊塢核心的保守封閉,以及片廠、電影公司由上而下的壓力。一個需要以前衛思想與創意維生的世界,竟然是如此被錢與權給壓制著要遵循某種主流保守意見,一切只為賺錢,目標是讓高層持盈保泰。時至今日也是一樣,中心思想同樣是要保護盈餘,而現在好萊塢的利益命脈是要維護全球發行市場與票房,最重要的一環當然是中國市場,因此在裏頭由上往下壓的價值觀會是如何,不言而喻。

003.jpg

此外,編劇是個需要靈感、靈光一現的工作,理論上它需要時間與經驗與一點點運氣,但在商業世界中,Mank與其它編劇往往像是人工飼養的乳牛一樣,要在一定時間擠出足夠的產出,無法好好醞釀作品。這部分的劇情,又是另一層對於好萊塢「眼中只有錢」的指控吧。

補充:莉莉柯林斯飾演Mank閉關寫作時的助理,但該角乏善可陳。

004.jpg

 

arrow
arrow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