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gabond 1.jpg

法國導演安妮華達於1985年推出的作品《無法無家》,可算是她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在電影一開頭,年輕女孩Mona(Sandrine Bonnaire)的屍體,在排水溝裡被發現。警察勘查現場、循線作了筆錄,作成的結論是她在寒冬中跌進水溝而凍死。

在那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呢?導演安妮華達像是化身調查員,以宛若紀錄片的方式、或者類似《大國民》的手法,側寫Mona人生最後幾個月的故事,看看她生前遇到哪些人與事,但不對她作道德評論、亦不將其人生簡化貼標籤,她的故事絕不會是「噢,她跌進水溝裡而死」那樣三兩句可以打發的。

vagabond 5.jpeg

中文片名很貼近法文片名sans toit ni loi的意思,主角沒有個屋頂讓她安身,也無視法律與社會規範。Mona揹著簡單的行囊,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漫無目的不斷流浪、移動,盡可能跳脫社會的規範與控制,放掉社會替她設定的身分。她有時能利用男性的慾望來換取東西,但這種權力平衡是微妙又危險的。

跟安妮華達的《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相比,那部的主角克萊歐常常是鏡頭緊跟著的對象,而Mona在《無法無家》的鏡頭推移時,她有時加入、有時漸漸走遠,彷彿連在自己擔任主角的電影裡都是個邊緣人。

一路上一直有人願意幫Mona,但她不是能輕易與人建立好關係的人,她太需要自由了。鏡頭並不將她物化、也不美化她的濫交與流浪精神,並藉由一位擔任過哲學老師、曾是嬉皮的牧羊人之口,點出Mona沒能在流浪與生存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不幸言中她的未來。

vagabond 2.jpeg

其實最終,Mona仍是個謎,安妮華達並不認為能替Mona解釋些什麼,倒是受訪者與觀眾看過聽過Mona的事蹟後產生的反應,更說明了觀看者是什麼樣的人。人們精心建構出來的生活,往往很脆弱,不堪檢驗,遇上Mona這般謎樣的人,產生各種投射與感受,就很難忽略生命中的缺陷與遺憾。

人們羨慕Mona的自由與活力,甚至是忌妒,但沒有人真正理解Mona,例如前面提過的牧羊人,認為給Mona一點土地與露營車就能幫助她,卻驚訝地發現Mona根本不想也不願工作;甚至還有知識分子把Mona當成一種獵奇的對象,嫌她身上臭,卻又對於這類人的存在好奇不已。

vagabond 4.jpg

在豪宅擔任富有老婆婆看護的Yolande,她看見Mona與男伴擁抱著睡著的模樣,將其浪漫化,想像Mona處在一段美好愛情之中,並感嘆著自己與男友相處一點都不浪漫、在關係中感到孤獨。但Yolande並不知道,Mona幾乎不認識擁她入懷的男人,那根本不是愛情。Yolande是將心底的寂寞與渴望投射到Mona身上,才會那樣解讀Mona。

不過,Mona不在意這些,其他人怎麼想、怎麼看她,都與她無關。Mona不斷選擇脫離他人控制,但到最後,她的選擇越來越少,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渺小的人終究逃不過天地,她漸漸不再能「掌握自己如何生活」,而只能走向唯一剩下的路。

vagabond 3.png

《無法無家》到最後挑戰觀眾思考一件事: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繼續生活與生存,我們在尊重他人意志與選擇的前提下,對他人能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地球的過客,不可能去解決他人所有痛苦,每個人有自己的課題與後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無法無家 安妮華達
    全站熱搜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