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自由之心」,我馬上重看了「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一方面是因為想洗去公理正義沒法伸張的痛苦鬱卒,另一方面我更了解為何「決殺令」這種完全不符史實的黑奴大復仇一定要被拍出來...因為我真的太想殺掉那些毫無人性的motherfxxkers了!
本片的原著是1853年由一位能讀寫的前黑奴寫就的,記錄了原是自由人的他被綁架成為黑奴12年中的所見所聞。美國直到1865年才解放黑奴,所以這真的是第一手記錄,不是事過境遷後的回顧。1841年,小提琴手Solomon Northup與老婆及兩個小孩住在紐約,卻被下藥綁架轉賣成為黑奴,沒了身份證明文件,又無法聯絡認識的人,他自此陷入黑暗人生,也毫無家人音訊。
這部片不容易看,因為太殘忍,但我覺得如果成年了,再可怕也要看個一次,記取歷史的教訓。「自由之心」是關於黑奴的電影中拍得最棒的﹝不過說真的關於黑奴的長片也不多,後面會多講一些﹞,而且它真的是從黑人角度出發,而不是著重於白種大好人的幫助。
主角原本是自由人、而非生下來就是奴隸的設定,更讓現代觀眾可以感同身受,想想我們都有親人與朋友,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有天被綁架成為奴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
本片也提了一個現代基督徒可能不願被提醒的連結:基督教與奴隸制度。奴隸制是在聖經裡出現過的,19世紀時也被奴隸主人們拿來當做說服自己與他人的正當理由。當然,人難免有良心,要把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當做奴隸,還是有難處,因此除了靠聖經的幫助,最好還要催眠自己說他們不是人,是財產。也因此,Solomon能讀能寫對於白人主人是個扣分,除了讓主人擔心他有能力逃走或反抗以外,也因為白人只想把黑奴當牲畜看,這個牲畜如果會讀寫、有人類智慧,跟白人看起來沒兩樣的話,當然會威脅到白人的地位安全感與良心。
「自由之心」裡面的白人當然不是全都罪不可赦,他們有以下幾種型態:
◎Freeman﹝Paul Giamatti飾演﹞: 純粹賺錢,其他不管,雙手不沾血但冷血無人性。
◎William Ford﹝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 最像社會大多數人,有點良心,但也願意跟著享受既得利益。站在優雅的高處時願意施惠給下人,但不願犧牲自己。
◎Tibeats﹝Paul Dano飾演﹞:明明也是所謂的下人,但狗仗人勢。
◎Edwin Epps﹝麥克法斯賓達飾演﹞:不把黑人當人看,完全的反派。
◎Armsby﹝影集「凸搥奶爸」裡的Garret Dillahunt飾演﹞: 只想做舒適奴才的白人。
◎Bass﹝布萊德彼特飾演﹞: 有良心,也有勇氣幫忙。
說來說去,除了Bass以外,其他白人不管有善心或無善心,對Solomon一點幫助都沒有。雖說像William Ford這樣的白人,已經是在服膺現行體制﹝奴隸制﹞下最好的人了,但只要不敢行動,就沒有任何幫助。雖說完全可以理解Ford的膽怯﹝若他一心保護、幫助Solomon,等於與其他所有白人為敵﹞,但他終究還是成為共犯體制的一環。因此,當時美國南方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共犯體制,它讓內部改善成為幾乎不可能的事,終究還是靠內戰才能解決,不過北方的作為與決定當然也不是只為解放黑奴那麼單純,但這就不在此篇討論之內了。
***以下有雷***
從Solomon的角度想,他真的不該在南方當奴隸的,他原本是個自由人,有像樣的職業、是被尊重的,他是被綁架才成為奴隸的。但再往下想一層,更難面對的歷史事實是:根本不應該有人被當成奴隸對待。當Solomon終於被救走時,被主人百般虐待的Patsey過來抱住他,那幕的重量讓人好難承受,Solomon有家人,曾有過快樂自由的生活,他再怎麼淒慘,心中總是能有些美好回憶,或期待有機會找到人證明他的身分、有天能再看到他的親愛家人們;但對其他生來就不自由的黑人呢?從小就與親人分離的黑人呢?他們人生沒有任何慰藉,沒有任何美好的事,沒有一丁點意義,完全把生命貢獻給一個不把他們當人看的主人,然後等死,不會有其他人找他們,也不會有任何好轉的可能﹝所以若有人認為本片是勵志片、宣揚等待與信心終究能帶人走到正義伸張的一天...可能要再想想了﹞。
片尾Solomon終於見到了家人,勉強算是個喜劇,但我們不禁想起Solomon獲救那天,悲喜交織望著他的Patsey,她的人生會怎麼結束,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絕對是悲劇。
其實,以往多多少少閱讀過各種大同小異的黑奴故事,知道他們的艱苦,但文字敘述帶來的衝擊與影像並不同。透過電影 「自由之心」,那些苦難轉為影像,更讓人體會他們的處境。即使Solomon沒在受苦的時候,他看著身邊的同胞受虐,卻不能做什麼,眼神中的無力感與無助也令人心痛;他某次試圖逃走時,在樹林裡看到幾個白人正要像"Strange Fruit"﹝註﹞一般吊死幾個黑人,白人看見他就問他從哪來、要做什麼,這時Solomon面對那可怕畫面強忍震驚冷靜回答,但他心裡頓時明白,他不可能一路從南方這樣逃回家,無法證明自由人身份的他,一路上隨時有人可以二話不說把他吊死,那種驚恐與絕望交織的感受,透過畫面呈現更令觀眾難過。
除上所述,還有其他很震撼的畫面安排。例如Solomon被吊著、腳只能微微著地的那幕,導演特別拍了一長段時間,鏡頭內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其他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沒人敢干涉,甚至沒人敢多看一眼,就好像他是隱形人一樣,這長長的靜態畫面令人坐立不安,並更加深一種感覺:人命在此是一點都不受重視的,如果Solomon死在這,沒人會在乎,沒人會當一回事,沒人敢多看一眼。
還有一例是接近片尾女奴Patsey被鞭時,鏡頭先著重在各個相關人物的動作,並間歇從Patsey正面拍攝背後濺起的血花,直到後面主人開始用全力鞭打,每一鞭都打得皮開肉綻,畫面就停在女奴背上,讓觀眾將每一鞭的結果看得清清楚楚,這種鏡頭安排調度帶來的震撼難以抹滅;雖然鏡頭幾乎一直在移動,但這是將近五分鐘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很難想像其中經過多少精心安排,而且它讓觀眾感覺自己就在現場觀看,沒有任何剪接,非常真實,所以觀眾在剪到下一個鏡頭前都沒法放鬆,而且可能私心希望這一輩子都不要再看到這段畫面了。
導演也很善用小事件來帶給觀眾心理衝擊,例如有一幕,其他人都在唱著黑人靈歌"Roll Jordan Roll",Solomon原本沒有唱,後來他開始跟著一起唱,頓時讓人感覺他真的與其他黑奴一樣了,雖然他從身邊處境相同的同胞身上獲得安慰,但同時,不管他過去曾經有什麼不同的經歷、會讀會寫、會拉小提琴、曾到他處旅行等等,在長期的奴隸生涯之後,他就只是個平凡的黑奴了,此刻,他的認命,透過一個小動作﹝從不唱變成唱﹞表現出來,教人不忍卒睹。有些能力不足的導演喜歡靠一堆旁白來敘說角色心境,但高明的導演可以靠一個畫面就解決了,"Don't tell it. Show it.",導演史提夫麥昆真的作到了。
雖然片名開宗明義就說主角為奴12年,不過本片選擇不告訴觀眾目前究竟過了幾年,讓人體會主角那種磨難似乎永無止盡、沒有終點的感受。試想,如果片中提醒「八年後」之類的,觀眾就會想著「再撐四年就好」,這跟主角的體會就差很遠了。不過可惜的是,化妝方面沒有呈現主角慢慢變老,只有到最後與家人相見時現老態,讓人感覺很怪,這個問題頗令人出戲。
本片另一個可以思考的角度是女人的處境。Patsey是女奴,她除了跟其他奴隸一樣被虐打以外,晚上還常常遭主人Epps強暴;Epps的老婆Mary Epps﹝Sarah Paulson飾演﹞知道老公對Patsey做的事,她嫉妒無比,發脾氣要求老公把Patsey賣掉,但老公不願,她也無能為力,只能憤慨把氣出在Patsey身上。這兩個女人的地位與處境如此不同,但卻都在受苦,只因一個男主人的作為,且都無力改變自己的人生。片中雖出現過一位女黑奴靠著搭上白人主人成為情婦而過著舒適的日子,但電影中也出現另一例是女黑奴為白人主人生了兩個孩子後,因主人去世而被其他人掃出家門做奴隸還被拆散來賣的,這些女人真可謂生也男人死也男人,所有命運都掌握在男人手裡啊。
可惜的是本片的配樂我覺得有些失敗,尤其有一部分聽起來像「全面啟動」的變形,Hans Zimmer該不會在抄自己吧?但幸好本片沒有讓配樂成為重要的環節,所以還算可以忽視。
男主角Chiwetel Ejiofor的表演難度很高,但他高分通過,這個角色難處在於他不是純然被動的受害者,也不是傳統電影英雄,他更複雜更真實,而且是被壓迫的一方,很多情緒必須忍下來,很多話不能說,要靜待時機才能有所作為,因此他很多時候只能靠細微的表情與眼神來演戲,而Chiwetel Ejiofor做得非常好。
麥克法斯賓達很棒的點是他的表演細緻度與深度,他的角色Epps是很可怕、很虐待狂沒錯,但他對女奴的虐待,卻有更深更扭曲的層次,他似乎真的對女奴有某種愛與執迷,但因為自己很難接受這種情感,反而想以病態的暴力行為對待她,要讓她知道她還是他的奴隸,要乖乖聽從他,麥克法斯賓達在一場強暴戲中,把他的愛恨與迷惘演得很棒。
女配角Lupita Nyong'o將種種痛苦詮釋到令人幾乎不敢看,是很棒的表演,而且這是她第一次登上大銀幕,更是難能可貴。嚴格說來我覺得這個角色的層次稍嫌平板,主要幾乎就是悲苦的那面,但依然是水準高的表演。
其他每個小角色都很精彩,唯一的錯誤選角是兼任製片的布萊德彼特。我想這決定有它的商業考量﹝看看本片在義大利的海報就知道﹞,但他的出現太令人出戲了,彷彿十九世紀的艷陽下突然有個來自未來的大明星闖了進來﹝現在是要演來自XX的你嗎?﹞,這個未來的慈善家、唯一善良又有勇氣的白種男人,拯救了苦難的男主角。不過,若這個選角能讓﹝騙?﹞更多人去看這部片、更加了解這段歷史,那我倒可以忍受這段小瑕疵。
這部並非美國好萊塢最愛的「人性光輝戰勝一切邪惡」的片,事實上這其中的人性頗令人喪氣,或許也因如此,本片主要工作人員組成像是個小聯合國,例如導演兼製片史提夫麥昆是個有格林納達血統的倫敦人,男主角Chiwetel Ejiofor也是倫敦人,父母是奈及利亞人,麥克法斯賓達有德國父親與愛爾蘭母親,Benedict Cumberbatch又是一個倫敦人,女配角Lupita Nyong'o則是墨西哥出生、肯亞長大、在美國耶魯大學受教育。
英美主流電影業,對二戰時猶太受的苦難與納粹的殘忍,已從很多不同的角度探討觀察過,作品非常多,但對於美國當年的黑奴制度,幾乎沒有好好正視過。1915年描述南北戰爭與戰後時期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在電影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定義了劇情長片的未來,但它卻是一部極為種族歧視的電影,充滿了離譜的白人優越心態;1939年另一部影史上極為重要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對黑奴部分輕描淡寫,簡直就是個和諧社會,也是很脫節的描述,而且本片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首映時,片中所有黑人演員都被禁止出席,連後來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Hattie McDaniel也不例外,甚至在奧斯卡頒獎時,McDaniel還走了很遠的路才能上台領獎,因為她與一同參加的伴侶兩人只能被安排在隔離的一小桌,離其他「亂世佳人」的劇組人員遠遠的;其他關於南北戰爭與黑奴的電影,就算是站在種族平等、盡量忠於史實的立場拍攝,大多也是以白人為主軸,例如感到罪惡不安的白人、或盡力幫助黑人的白人等等,再不然就是拍得比較差、或走黑人剝削電影(blaxploitation)路線,也因此,「自由之心」在技術上雖然有些不夠好的地方,對我而言也不會是「最佳影片」,但我覺得它在黑奴歷史相關的電影史上,會是個重要的里程碑。明年就是「一個國家的誕生」的100周年紀念了,或許美國的電影業還是得尷尬地為此慶祝,但幸好,好萊塢先拍出了一部「自由之心」稍微平反一下那部片的不正義了。
註:"Strange Fruit"原是詩作,靈感來自黑人受私刑被吊在樹上的照片,加以譜曲後由爵士女伶Billie Holiday演唱。曲中提到南方的樹上長的「奇異的果實」,事實上是被吊死的黑人的屍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