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丹利庫柏力克的《鬼店》,有太多太多故事與軼聞可以訴說了,因此我在影評之外,紀錄這篇補充知識,希望喜歡《鬼店》的朋友可以獲得更多樂趣。
(《鬼店》影評本文請至這裡:《鬼店》(The Shining) - 在內心的陰暗處迷路)
第一部分:冷知識
1. 庫柏力克早就對恐怖片有興趣,70年代他就想導《大法師》,但因為他開的條件是同時要擔任製片,因此未談攏
2. 庫柏力克不喜歡飛行,而且不想離開英格蘭,所以本片片頭在蒙大拿州冰河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的拍攝,他並沒有親臨現場。
3. 這大概算熱知識:原著作者史蒂芬金相當討厭史丹利庫柏力克的改編電影版。1983年,史蒂芬金接受Playboy訪問,說他崇拜庫柏力克已久,對《鬼店》期待很高,但成果令他很失望。他也不喜歡傑克尼柯遜的選角,認為雖然尼柯遜是好演員,但不適合這角色,畢竟在《鬼店》之前尼柯遜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在《飛越杜鵑窩》的演出,搭配上他那帶著瘋狂味道的笑,觀眾很自然在《鬼店》開場就認為他已經在瘋狂邊緣。然而史蒂芬金的小說是關於主角Jack如何因全景飯店的影響,漸漸走入瘋狂,若他一開始就瘋了,那之後他墮落下沉的悲劇潛力就被浪費了。
我想更重要的是,鬼店是史蒂芬金相當個人的作品,Jack身為作家承受的壓力與憤怒與藥物濫用問題等等,甚至對自己孩子產生某種敵意或反感,這其中很多靈感都來自史蒂芬金個人經驗與感受,所以應該很希望這角色照他書中設定走,而且要強調這男人仍很愛他孩子。
4. 史蒂芬金其實有為《鬼店》電影版寫過劇本,但庫柏力克收到後根本沒有讀。後來庫柏力克與Diane Johnson合作劇本,因為他很喜歡Johnson的作品〈The Shadow Knows〉。兩人花了十一周完成劇本。
5. 庫柏力克曾在早上七點打給史蒂芬金,問他說「超自然故事基本上是樂觀的,你不覺得嗎?如果鬼存在,那麼代表我們捱過死亡」。當史蒂芬金回答道還有地獄的時候,庫柏力克只說他不相信地獄存在。
6. 執行製作是庫柏力克的小舅子Jan Harlan。他的妻子與女兒——Christiane 與 Vivian Kubrick,兩人對本片的設計與配樂有些貢獻。Vivian還拍了紀錄片〈The Making of the Shining〉。
7. Jack在飯店大廳讀的雜誌是一本真的《花花女郎》(Playgirl)的1978年一月號,那一期的內容包含〈Incest: why parents sleep with their children〉(Incest指「亂倫」),所以有個理論是Danny有遭到性侵犯。此外,還有一篇是"Interview: The Selling of (Starsky & Hutch's) David Soul",或許也是對後頭「出賣靈魂」般的故事埋下伏筆。總之,高級飯店通常不會在大廳擺Playgirl,電影這樣的安排已經讓觀眾知道這兒不對勁。
8. 本片是依片中時序拍攝的,這種拍法比較貴也比較費時。
9. 飾演Jack兒子的演員Danny Lloyd,在拍完《鬼店》之後,只在兩年後演了一部電視電影,其他試鏡幾乎都不成功,到了13歲左右他就放棄演員工作,近年曾受訪,生活狀況挺不錯。
(照片取自The Guardian)
10. Danny拍鬼店的時候只有五歲,為了保護他,並未讓他知道這部片是恐怖片,只知道是一家人在飯店住的故事。雖然有不少關於庫柏力克如何折磨演員的新聞(尤其女主角),但他對這男孩應該不錯,男孩印象中的導演就是個留鬍子的高大男人,有時還陪他玩球。
11. 傑克尼柯遜的超著名畫面"Here's Johnny!"是他的即興演出。那句是Ed McMahon在脫口秀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的常見台詞。
該場斧頭戲花了三天拍攝,用掉60個門。
12. 庫柏力克與尼柯遜相處得還不錯,但與莎拉杜瓦就差得遠了。庫柏力克對她很嚴苛,而且戲常常重拍,光是Wendy拿球棒想嚇退Jack的戲,就拍了127次。這角色讓杜瓦心理上受到不少傷害。
13. 《玩具總動員3》的導演Lee Unkrich,設立的網站The Overlook Hotel包括了許多《鬼店》的珍貴幕後照片以及資料,他也是紀錄片《鬼店之237號房》(Room 237)的出資者之一。所以你可以在《玩具總動員3》看到鬼店的彩蛋,Sid的地毯就與The Overlook Hotel裡的很類似,某輛垃圾車的車牌是RM237......等等。
第二部分:與原著的主要差別
1. 原著小說裡,超自然力量是非常清楚明顯的,這飯店鬧鬼,連花園的綠雕動物都會動,主角Jack被這些可怕的靈異事件逼瘋。電影裡則比較模糊,有些離奇事件可能只發生在Jack腦袋裡,他自己的心智狀態,在進來飯店前就已經很脆弱了。
2. 原著主角是劇作家,放棄原本在寫的主題,開始寫鬧鬼飯店的故事,讓他想寫的動機是因為他找到的一本剪貼簿,這裡面的內容大大影響了主角。電影裡的主角到底想寫什麼樣的故事,則從未清楚敘述過。
3. 書中沒有電影裡那對雙胞胎,也沒有那個滲血電梯,也沒有那句"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也沒有那個花園迷宮。因此書與電影的結局也很不同,電影裡,Jack凍死在花園迷宮裡,書裡的Jack去了鍋爐室引發爆炸,與全景飯店同歸於盡。
4. 書裡的Wendy是金髮女性,帶有明星氣質,並且堅強獨立,各種特質都不像電影裡的Wendy。
5. 小說版本Jack開的是紅色金龜車,電影版本不僅改成Jack一家人開著黃色金龜車上山,還安排電影後段黑人廚子接收到Danny求救訊息時開往飯店的路上,看見一輛被撞爛的紅色金龜車,這彷彿電影導演庫柏力克在對小說作者「宣示主權」一樣,想必史蒂芬金一定很不是滋味。
第三部分:關於鬼店各種含意的理論
1. 導演利用《鬼店》間接承認美國政府釋出的登月畫面是政府找庫柏力克拍攝的假影片。
在電影裡的茶水間,擺著成堆的"Tang"罐頭粉末,這是曾提供給水星計畫與雙子星計畫等太空旅行的速溶果汁飲料。Danny有一幕穿著有Apollo 11圖案的毛衣,237號房是代表地球與月球的平均距離:23萬7千英里(原著的房間號碼是217),這幕的地毯花紋與阿波羅發射台的形狀相符。雙胞胎可能代表雙子星計畫。房號鑰匙寫著Room No,用這幾個字母可以拼成room或moon。Wendy希望離開飯店時,Jack與她大吵,說她不懂合約的意義與責任,可能代表著庫柏力克與妻子為了拍登月任務假影片所爭執的內容。
2. 美國原住民遭遇的種族屠殺。我覺得這應該是各理論中最有基礎的。
飯店主管帶夫妻參觀時,有提過飯店是蓋在印地安人墳場上,在電影中也處處找得到與原住民相關的符號,像牆上掛的圖片、或是儲藏室擺的Calumet烘培蘇打(外觀商標就是戴著印地安人頭飾的原住民,而Calumet代表印地安和平煙斗)。
緊閉的電梯滲出的血代表著飯店地基埋葬的印第安人的靈魂與血跡,想像中每次電梯下到地下室再上來,就像是從井裡裝一桶血上來那樣。電影最後那張讓人發毛的照片,拍攝日期是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想一下美國立國以來與印地安人的歷史,就更有諷刺味道。
其他還有Wendy與Danny比賽誰跑得快時說的「先到的人要『保持美國乾淨』」,還有Jack對酒保說的「白人的重擔」。
再補一筆美國白人的罪:Jack最後唯一成功殺死的只有一個人:飯店的廚子Hallorann,而他是黑人。他的代表身分很可能是雙重的,都是在美國土地被白人欺負、奴役的人:原住民與黑人。Hallorann在飯店問Danny要不要吃冰淇淋時,他的頭旁邊就有Calumet烘培蘇打。
3. 納粹大屠殺。
Jack的打字機是德國品牌,他瘋狂、偏執地打字,一行一句,就像個名單一樣,如同當年納粹帝國不斷列出的致命名單。而且全片不斷出現與42有關的指涉,飯店停車場有42個位置,Danny的某件上衣印著42,有車牌號碼是42的車,恐怖房間的房號237,2*3*7=42,Wendy有回與Danny看電視上的《The Summer of '42》,這或許都指涉1942年,那年是納粹開始所謂的大屠殺計劃「最終方案」(final solution)的時候。
4. 與魔鬼的交易。
Jack曾說他願意出賣靈魂來換得一杯酒,也曾在跟Wendy爭吵時罵她不在乎他與飯店簽的約。這起先聽來正常,但後來發生一串離譜事件後,卻看到飯店的一張老照片上有Jack,這突然讓他與飯店簽的「約」以及他一直提的對飯店的責任,有更不同的意義。
「你一直都是全景飯店的管理員呀」,全景飯店或許代表著地獄。當Jack與飯店立下擔任管理員的合約,就像浮士德與惡魔立下的出賣靈魂的約定,因此他墜落至地獄,充滿各種血腥與恐懼。
5. CIA的陰謀。
在某間房,雙胞胎女孩出現在門口的時候,有張滑雪海報,上頭印了"Monarch"字樣,這字有傳聞是CIA的思想控制計畫MKUltra的代號,這個專案使用迷幻藥LSD與某些實驗性技術突破人的心防,全景飯店就如CIA對人做這些實驗一樣,影響Jack的心智狀態,讓他產生幻覺、令他崩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