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pg



前陣子接連不斷重感冒了幾次,幾乎快要有「久病厭世」之感。每回重感冒,最難受的感覺,除身體不適之外,還有心理上的煩悶──我明明已經想好某篇評論要寫什麼了,但沒有腦力動筆。明知應該要做得到,但與「把想法實現」之間,好像出現了斷裂,讓我卡在這。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awotomeruna_00-h_2018.jpg



日本34歲導演上田慎一郎的電影處女作《一屍到底》,是一部像俄羅斯娃娃那樣一層又一層的電影,掀開越多層,會越驚嘆於裡面竟可以藏那麼多精緻的玩意,幾乎不敢相信整部片只花300萬日圓拍成。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片,現在趕快先去看!算我拜託你了!太精彩太好笑了,超棒的啊!但我仍有個關鍵請求:請別中途放棄,如果你看前面37分鐘覺得狐疑:「怎麼那麼多人推薦《一屍到底》?不怎麼樣啊?」請不要動搖,過了這段你就會慢慢理解,再看到最後半小時你會又笑又哭地為這部片以及所有電影工作人員歡呼。

文章標籤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6.jpg



《失蹤網紅》有《控制》的味道,但並非嚴肅戲劇、也不是認真來的驚悚劇,它就是個好玩的故事,沒有更多了。它非常娛樂,很多幽默與轉折,對觀眾是一趟輕鬆愉快的旅程。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b7dc3960e7b3.image.jpg



看《盲點》之前,我完全沒研究它是什麼電影,只知道好像有黑人、有嘻哈,但看完後我覺得好驚豔!從美國加州奧克蘭一位還差三天就要緩刑結束的黑人生活中,看見種族問題、仕紳化、警察暴力對主角家鄉的影響。雖然包含這麼多社會議題,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並不悲傷,最後看完是可以帶著正面、輕鬆的心情出戲院的,而且它的確如其名,帶觀眾看見許多「盲點」,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很推薦大家去看。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7974737564_013ce45187_o.jpg



在美國長大的朋友,也許聽過一首恐怖童謠:「莉琪波登拿起斧頭,劈了媽媽四十下,當她意識到自己幹了啥,又砍了爸爸四十一下。」這童謠的主角Lizzie Borden是真有其人,關於她的故事,已經多次被討論以及改編成影視作品,即使如此,《裸愛殺機》仍舊找到特殊的觀察角度切入,重新詮釋Lizzie Borden的故事。

文章標籤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9.jpg

Netflix的新片《愛的過去進行式》,算是青春校園片中比較成熟、情感真實的電影,以一位美國的亞裔年輕女孩為主角,看她如何面對心的聲音,處理自己的情感。

(本片兩部續集已經推出,心得在此: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51f2320-0073-4ddb-bf0a-313bcb8adb50.jpg



年幼時看浪漫愛情電影,是事不關己但心嚮往之;年輕時看,身處追尋愛情的起點,對電影中的浪漫情節入戲得很,不管現實中聽了多少父母親友的不堪經歷,仍能保有對愛情的美好想像,而「找到伴侶/結婚」像個終極目標,完成之後,人生就少了一件待辦事項。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breakablecap1.png



《驚心動魄》是導演奈沙馬蘭靠《靈異第六感》紅透半邊天之後的第一部作品,於2000年上映。而去年初在台灣上映、由詹姆斯麥艾維主演的《分裂》,片尾冒出了個驚喜,暗示該片與《驚心動魄》處在同一個電影宇宙,後來導演也證實這個說法,而且此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異裂》(Glass)將於明年初上映!所以喜歡《分裂》、期待《異裂》的朋友,是時候複習《驚心動魄》了,沒看過的話也先來補進度吧。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時至今日,應該大多數人們都清楚,小布希當年打錯國家了:為了報復賓拉登與911恐怖攻擊,即使明知911主謀賓拉登應該是藏匿在阿富汗或巴基斯坦等地,他還是莫名其妙攻打伊拉克、並指稱該國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最後美軍並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推翻海珊的結果更讓中東至今持續不穩定。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與「愛滋」相關的電影,焦點經常擺在勇敢的、英雄的個人上頭,但《BPM》選擇讓個人層面與政治層面並駕齊驅。它的故事背景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當時愛滋病相當致命,人們聽聞愛滋兩字,印象就是穩死之疾,治療愛滋或緩解痛苦是很困難的,少數可能有效的實驗性藥品,價格昂貴且不易取得,因此患者需要很多社會的關心與協助,但該病的高危險族群,在當時正是被誤解或歧視最深的族群,甚至原先不屬高危險群卻染上愛滋者,也常直接被人當作同志、吸毒者、或性工作者而被排擠,因此這些人非常孤立,政府與藥廠不在意他們的權益,形同放他們等死,於是1987年一群人在紐約創立社運團體ACT UP,倡導社會正視愛滋病以及病患,而《BPM》裡描述的團體就是ACT UP在巴黎的分支。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2.jpg



由政治諷刺電影《人人有份》、影集《副人之仁》的靈魂人物Armando Iannucci操刀的《史達林死了沒?》,我當時在院線錯過了,它在myVideo一上架就趕快找來看。果然不負期待,這部根據法國的圖像小說改編、以史實為靈感的政治鬧劇,實在荒謬好笑、一大堆金句,維持Iannucci一貫風格,只是由於主角是位數一數二的獨裁者,因此有更多黑暗、殘忍的元素,幸好Iannucci拿捏得宜,並未讓沉重內容壓垮嘲諷氣氛,也未對當年的受害者輕浮不敬。本片在俄羅斯被禁,我想它一定做對了什麼。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lling-eve.jpg

《追殺伊芙》(或譯《追殺夏娃》)是BBC America的新犯罪驚悚劇,由影集《實習醫生》裡的Cristina Yang──吳珊卓(Sandra Oh)與英國新秀茱蒂康默(Jodie Comer)主演,今年播出的第一季共八集,每集約四十分鐘。這部影集是部帶有獨特韻味、完全不走傳統套路的驚悚諜報劇,它當然還是有傳統的「貓捉老鼠」劇情,但除此之外都很出人意表,尤其兩方的會面與交手,安排地很特別,相當與眾不同,並且帶著某種古怪的幽默感,非常令人上癮。

目前第二季已經播出,心得在此: 《追殺伊芙 / 追殺夏娃》(Killing Eve)第二季 - 為愛做的傻事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06f82ln.jpg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的第六集,也是此系列首度任用回鍋的導演。上集《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的編劇兼導演Christopher McQuarrie,此次將《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 的劇情緊緊連接前作,不可能任務局(IMF)的幹員伊森韓特與他的組員,必須阻止來自無政府主義組織的核武威脅,也要向中情局證明韓特的忠誠。

文章標籤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mimachi-diary-2015-mp4_snapshot_00-15-11_2016-01-10_21-08-34.jpg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父母,但往往要試過才能確認自己屬於哪一種,在這追尋真我的過程中,常有孩子被遺留下來。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id11892.jpg

瞧丹麥電影《皇家風流史》這片名,很容易誤將本片想作充滿火辣後宮鬥爭與激情的片子,但其實它是一段與丹麥國家走向緊緊相連的真實歷史,除了風流韻事,還可以看見一位改革者,想找到平衡點有多困難:一方面要有雖千萬人的衝勁與勇氣,但又能不因滿腹理想而躁進,或是被野心所蒙蔽。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