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前寫過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但是當年寫得太淺了,今年「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上映後,看到不少朋友是因為搜尋關鍵字「怪ㄎㄚ情緣」而來看我文章,不好意思讓大家看到那麼膚淺的介紹,所以決定重新寫一篇。「怪ㄎㄚ情緣」把男女關係間的「主導」與「順從」,「壓抑」與「宣洩」,發展到極端。在第四台播出時,這部片被剪了一堆,建議各位去租DVD來看吧。
我以前寫過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但是當年寫得太淺了,今年「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上映後,看到不少朋友是因為搜尋關鍵字「怪ㄎㄚ情緣」而來看我文章,不好意思讓大家看到那麼膚淺的介紹,所以決定重新寫一篇。「怪ㄎㄚ情緣」把男女關係間的「主導」與「順從」,「壓抑」與「宣洩」,發展到極端。在第四台播出時,這部片被剪了一堆,建議各位去租DVD來看吧。
幾年前我看過《豪門保姆日記》的原著,還蠻好看的,所以對電影版本充滿好奇。不過最近在電視台終於看到的時候,卻幾乎讓我忘記原著好看之處是什麼。然而,蘿拉琳妮(Laura Linney)與Paul Giamatti演得真棒,算是這部片最值得看的重點。
這是一部超級認真的觀光宣導片!別誤會,這不是抱怨,而是讚美,因為在看這部片之前,我根本不知道"Bruges"是什麼,這部黑色電影的確把位於比利時的布魯日(Bruges)拍得很美,呈現了布魯日保存妥善的中世紀風格,以及美麗的城市景觀與運河﹝還有成群的天鵝﹞,讓人有想去觀光的衝動。只是有些人看了本片,恐怕會以為那個地名叫做"Fucking Bruges"就是了,事實上,這部片的片名若變成"In Fucking Bruges"應該會更貼切。
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到星巴克的價目表就有想揍人或鋸桌子的衝動,這回我要說的不是他們剝削咖啡農這檔事,而是杯子大小的表達方式。
我不懂一家美國企業為什麼不能把杯子大小直接分為 "small" 、 "regular/medium" 、 "large" 、 "extra-large" ,反而分為什麼 "short" 、 "tall" 、 "grande" 、 "venti" 的,老天爺那些到底是什麼屁嘛!裝什麼時尚啊!一般的英語讓他們覺得很羞恥嗎?搞不好跟店員說"large"他們還要裝作聽不懂咧。
終極警探4.0 (Die Hard 4.0)
Star Movies
11-29 (六) 23:15~01:55
11-30 (日) 18:20~21:00
本片是描述一位胖女孩Tracy,勇敢尋她歌舞夢的故事。她生長在1960年代巴爾的摩的平凡家庭,夢想成為電視歌舞秀"The Corny Collins Show"的固定班底,但是她的身材矮胖,很多人都認為她不可能成功。整部片的重點,是傳達不要害怕"being different",不管你是胖的瘦的、黑的白的,都應該享有一樣的機會。
髮膠改變了頭髮高度、顛覆了正常形象,變成一種叛逆的象徵
很久以前就聽不少人說,「蜘蛛人3」比上一集退步,於是我對這部片沒有太多期待,等到HBO播出了才看。不過,或許就是因為期待過低,所以覺得「蜘蛛人3」沒有想像中差,雖然有些劇情太簡略、太隨便,卻仍然有不少讓我欣賞的地方。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是佳作,但至少是個及格的娛樂電影。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蜘蛛人3」是蜘蛛人系列電影中最差的一部。
「氣象人」(The Weather Man)的票房與影評都很差,但我實在不懂原因,大概是因為派拉蒙影業腦袋有問題,把這部片當喜劇行銷。我認為尼可拉斯凱吉(Nicholas Cage)實在很適合演倒楣鬼,他生來就一張苦臉,而且「氣象人」的劇情,雖然節奏可能慢了點,但卻有很多好笑﹝苦笑居多﹞之處,可以讓人再三品味,包括片中幾個主角面對人生、困境、壓力的態度。我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要看原汁原味的「氣象人」,還是得去租DVD,因為第四台播出時有剪片,主要是在於"Camel Toe"的畫面式說明。不過剪片後的版本,其實也沒有遺漏重要劇情或笑點,所以不會相差太多。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Comedy equals tragedy plus time."。非常有道理。我總認為人一出生就是悲劇,但是隨著時間的改變,人們面對事情的反應與心境有所改變,人生就變成了喜劇。要讓人生有喜劇的感覺,不是老天的責任﹝老天很忙﹞,而是自己的責任。而「好孕臨門」(Knocked Up)就是一齣由悲劇設定﹝大有前途的金髮美女跟個矮胖懶鬼一夜情之後懷了孕﹞,加上時間調味、主角態度改變之後成為的上乘喜劇。
簡而言之,這部片實在太甜蜜了。雖然我認為男女主角彼此的感情,說服力不太夠,因為劇本沒有花太多時間著墨主角對彼此的想法,不過這沒關係,因為「好孕臨門」整體劇本寫得太好,有笑有淚,非常值得一看!而且男女主角精采的演技,塞斯羅根(Seth Rogen)的誠懇與鍥而不捨的態度、凱瑟琳海格(Katherine Heigl)在獨立自主外表下透露的溫暖,真的讓人相信,這兩人對彼此是真心的。如果要我在「鴻孕當頭」(Juno) 與「好孕臨門」之中選一部,我會選擇後者,尤其對於25歲以上,即將面臨婚姻、家庭考驗的人們來說,「好孕臨門」比較深入,也更容易讓人感動。而且,這是難得一部不分男女都可以喜歡的電影。通常男生大概不會喜歡這種討論小孩與婚姻的電影,但編劇/導演Judd Apatow從男性角度出發,用輕鬆的方式討論「男孩/男人」與「責任感」等等,相信會讓不少男性觀眾產生共鳴。
這陣子電影好像只有兩種,「海角七號」與「非海角七號」。如果你要在「非海角七號」中選一部電影看的話,就選「開麥拉驚魂」吧!真的很好看!
很多批踢踢的鄉民可能不知道,批踢踢有葛妮絲派特洛的版,版主正是在下。90年代末期以來,葛妮絲派特洛有許多電影作品,也是個話題人物,因此當時的我,認真收錄了成堆資料到精華區裡,巨細靡遺。但是後來她的人生重心改變,幾乎不拍戲,我也就疏於照顧那個版了。這讓我感到良心不安。所以現在讓我抱著一點贖罪心情,認真介紹葛妮絲派特洛。先從她在「鋼鐵人」的角色說起吧。
這部片已經在網路上有許多討論,所以我也就長話短說。首先,從片名說起。英文片名翻"Red Cliff"有點可惜,我覺得用"Crimson Cliff"會比較有氣勢與感覺,例如電影「赤色風暴」的"Crimson Tide",「赤色追緝令」的"The Crimson Rivers",就連當年邵氏電影的「血手印」都是翻為"The Crimson Palm"。赤是深紅的意思,"crimson"會比"red"更清楚,有血紅色的感覺,顯示出戰場的血腥與場面浩大。更何況,我想赤壁的赤應該是指草木不生吧,這我不確定啦,不過如果這兒的赤本來就不指紅色,結果片名翻成"Red Cliff",不是很好笑嗎?如果翻"Crimson Cliff"至少可以拗成與血紅色的戰場有關等等...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HBO
10-26 21:00~23:15
10-27 02:30~05:00
已經寫過"「鋼鐵人」(Iron Man) – 這才叫鐵漢柔情哪"的我,現在還要寫一篇關於鋼鐵人的文章。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最近藍光DVD版本在美國上市了,忍不住想再來推銷一下;其二是,上回寫那篇文章,非常急就章,因為覺得太好看了所以趕著寫心得,於是沒有寫得很仔細。這回是要仔細地聊這部電影。
﹝想要多了解小勞勃道尼的朋友,請看"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的浮沉人生 / 「鋼鐵人」與小勞勃道尼"﹞
已經忘了第一次看「第凡內早餐」,是國中還是高中時候。如果說,「彼此討厭的冤家最後愛上對方」的經典是「傲慢與偏見」,那麼「兩個貧窮、為生存掙扎的人愛上彼此並勇敢決定相守」的經典,應該就是「第凡內早餐」了。
我並不是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迷,以外型來講,她太瘦太骨感,以演過的電影來說,是有許多不錯的作品,例如「羅馬假期」、「窈窕淑女」等等,但並不是讓我會失去理智瘋狂喜愛的。不過,她在「第凡內早餐」的表現,真的很優秀、很適合,讓我也很喜歡。
是的,我拖到最近才看了這部電影。很久沒有觀賞廣受好評的愛情片竟然看到不耐煩、想快轉了。總覺得要嘛就是我有病,要嘛就是編劇有病,或者我們兩個完全處於不同世界。
‘Cause waiting for you, is like waiting for the rain in this drought. Useless, and disappointing.
上面那句話,出自電影「灰姑娘的玻璃手機」(A Cinderella Story)。我的確羞於承認自己喜歡那部片,但我真的喜歡那部片。
這部片實在太糟了。它幾乎是第一集的翻版,只是比較不好笑、比較無聊、比較扯。通常在經歷一部賣座的電影後,它的續集可以享有比較大的創作自由或預算自由,讓編劇與導演有機會嘗試,把續集推向更高境界,不過「國家寶藏」的續集,只嘗試增加拍攝地點,除此之外了無新意。不過如果你是租DVD,那倒是有個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在正片開始前的廣告,Disney把一些經典卡通重製為3D版,裡面還有Tim Burton的耶誕夜驚魂(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光看到以骷顱頭為耶誕禮物的那段就快笑死我了,Tim Burton實在是個有趣的鬼才導演。﹝註:經f50280的提醒,我應該註明清楚以免混淆,Tim Burton是鬼才導演,不過耶誕夜驚魂不是他導的,他是故事與人物的發想者,整部卡通也散發濃濃的Tim Burton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