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Lizzy影評- Lizzy on Films (12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黛妃與女皇》這個中文名稱稍有誤導,真正的主題是伊莉莎白女王當年在黛妃車禍身亡時,處理王室形象危機的心路歷程。



文章標籤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John McClane又回來了,與前三集最明顯的不同是,這回他已經沒頭髮了。好啦開玩笑的,除了頭髮,第四集電影還有更多異於其他三集之處。

這回的反派蠻普通的,好像不很難解決;另外,大概因為主角Bruce Willis老了,片中常常藉由「代溝」點出一些笑點,例如John McClane救了小毛頭駭客後,在車上放了他所謂的「Classic rock」,也就是Cr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的作品,但小毛頭覺得很難聽,露出很痛苦的表情, McClane伯伯就說,這可是經典搖滾哪!難道你這小子沒聽過嗎?小毛頭說,「I know who it is. It’s old rock. Doesn’t make it classic. It sucked back then and still sucks now.」不只是這些小橋段顯現出代溝,其實本片的主題,就已經與McClane有代溝了,畢竟講的是關於駭客的陰謀,咱McClane根本就搞不懂,他還是只能負責掏槍救人與打打殺殺,讓年輕人去搞定電腦方面的鬼東西。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先說我的結論:本片蠻好看的。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哈利波特5:鳳凰會的密令﹞,整體來說特效與美感非常出色,攝影也很優,小演員們也越演越好,尤其Hermione不會像第四集那樣演得過頭,主角Harry更是演出了青少年開始發現外界與內在的黑暗時,產生的各種迷惘與憤怒。但是,本集的故事敘述問題很大,跟以往不太一樣,非常詭異,於是剛上了IMDB查了一下,才知道這回編劇換了人,以往四集都是Steve Kloves﹝就是寫過「一曲相思情未了」(The Fabulous Baker Boys)的那位,那部片最有名的畫面就是蜜雪兒菲佛穿紅色晚禮服躺在鋼琴上唱歌的那幕﹞,而本集換成了Michael Goldenberg,我比較孤陋寡聞,之前沒聽過他,但我必須說他有點搞砸了。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看看自己以前寫關於「一一」的文章,覺得很遜,所以加了很多新寫的部分。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電視台第一時間在新聞裡面提到的是:他的死因﹝大腸癌﹞與年歲﹝59或60﹞,他的八卦﹝蔡琴與彭鎧立﹞,提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恐怖份子」,提到他捧紅張震...等等。

目前電視新聞沒怎麼提到,不過我希望大家都去看他的「一一」,我看過的國片不多,但它真的是最好看的國片之一,雖然從沒上過台灣院線。吳念真也演得超級棒。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言:本篇文章寫於2002年三月,不過前陣子電視台重播「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讓我想起自己以前寫的這篇,就放在部落格上一起收集吧。

黑店狂想曲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這兩部的中文片名分別是「荒野大飆客」與「驚奇四超人2: 銀色衝浪手現身」。

以下有雷請小心。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繼上回對「火線交錯」的惡評之後,這回又要冒著被罵的風險,來寫寫我對「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的看法。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陰錯陽差看了這部片,出來看海報才知道這部片才剛上映,所以這篇文章應該來得及推薦有興趣的人進戲院看吧。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身為「傲慢與偏見」重度上癮者,我自覺有義務將整理的各種照片與大家分享。以下精采照片請慢慢享用吧!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本文大部份寫就於2003年10月)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我做好被罵的準備來寫這篇文章──這部雄心萬丈的電影"Babel"真不好看。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001.jpg

任何一個極端迷戀小說《傲慢與偏見》的人,對於每一種重製版本,不論是電影或迷你影集,兩小時或六小時,都一定有很多意見。更何況,內容如此豐富的文學作品,在影像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改編、刪減不少元素,然而書迷的偏執度又相當高,任何省略都可能造成觀眾席上的搥胸頓足與哀嚎連連,所以每次拍攝,一定都很要編導的命。就連普遍評價極高的1995年迷你影集版,其中遺憾仍不少。

我看過1940年美國拍的電影版、1980年BBC迷你影集版、1995年BBC迷你影集版與2005年Keira Knightley演出的電影版。考慮電影版本的時間限制,2005年的版本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了,雖然有幾個小缺點讓人遺憾,但瑕不掩瑜。我先從缺點講起,再談它的優點。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人老了,經驗多了,真的會變得很挑剔。

這篇文章不是要寫嚴肅評論的,只是閒話家常。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簡而言之,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是一部讓鑽石商半夜睡不著覺的片,揭發鑽石業背後牽扯到的內戰、血腥、軍火交易、公平正義問題等等,探討來自衝突地區、用當地人民戰亂與鮮血換來的「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然而,這也是一部在美國雷聲大雨點小的片,雖然上映前引起鑽石商擔憂並揚言抵制,但目前上映四周以來,北美票房卻還不到四千萬。難得有個巨星閃耀的片,能搭配上充實的內容、提供另一種經濟與國際角度,幫助美國人走出自己的樂土,看看世界上其他人過著什麼日子,並對消費習慣、時尚產業做一些反省,沒想到票房那麼淒慘,我覺得很可惜。

為了吸引大家去看這部似乎很嚴肅、看完心情不會太好的片,我在此先簡單道出本片幾個賣點:1.李奧納多變瘦也變帥了,現在很有男人味;2.演員們演技都非常驚人,連小孩子都不例外;3.劇情緊湊絕無冷場,兩小時20分的片感覺像是一小時半;4.男生帶女友或老婆去看,或許可以勸她們少買點鑽石,為自己荷包省點錢。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014.jpg

陰錯陽差之下,我已經看到了爆笑電影”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這部片3月30日將在台北上映。我愛死這部片了,非常爆笑,我從頭笑到尾!但是,這部片不是什麼正常的電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心靜氣地欣賞,而且,若沒有對美國文化與現狀有某些程度的了解,恐怕會搞不清楚笑點在哪。另外,警語先寫在前頭,如果你剛跟哪個異性在一起,彼此還沒摸清品味,請你千萬不要與他/她觀賞這部片;找朋友去看的,也請先搞清楚對方對於「玩笑」的界線在哪裡,如果對方是極端女性主義者、資本主義者、道德主義者等等,更不要輕易嘗試這部片。

好,警告都寫完了,接下來該介紹這部片了。先聲明,雖然這部片的品味與內容大有爭議,卻不是藝術電影那型的冷門片,我一直強調我的胃口很大眾、很主流,這部片又是一個鐵証。這部嘲弄美國文化的片,於全美票房蟬聯雙週冠軍,自11月初在美上映以來,票房已有一億兩千萬美金;英國也已累積兩千三百萬英鎊;澳洲也有六百萬澳幣的票房。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雙子星大樓遭受恐怖攻擊後,兩名救難人員受困的經歷,與他們家人的心路歷程。情節非常簡單,甚至,這部片與911可以沒有關係,同樣劇情可以套用在山難、工地或礦坑坍塌等等。這是個焦點非常微小卻深刻的故事。

編導方面,整部片的步調流暢,嚴肅的議題中卻也穿插不少輕鬆的笑料;特效頗為逼真;運鏡方面,彩色與灰色調輪流交替,掌握了觀眾的情緒與感受。尤其片尾某位倖存者抱起全身穿紫衣、笑靨燦爛的小女兒,鮮豔的色彩──藍天、綠地、耀眼的陽光、小女孩燦爛的金髮...使得這部災難片的收尾,呈現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朋友LawrenceBlog介紹過一部Nicolas Cage主演、票房奇差的電影「天氣人」(Weather Man)。我租來看了,片中主角有個胖女兒,她的掙扎故事不知怎地讓我深有感觸。


老爸為了讓女兒培養正當興趣、增強自信,問她要不要學些技藝,她想了想,回答「射箭」。老爸付了錢買了弓箭、請了老師,怎知這女兒怎麼練都練不好,最後乾脆放棄;反而老爸想想東西都買了,不練白不練,乾脆自己玩了起來,沒想到越練越強。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金剛」這部電影之可怕,不是在於金剛本身,而是劇情。「極地長征」裡的雪橇犬真的很可愛,不只長相動作可愛,連演技以及劇情都很感人。

之前聽很多朋友說,「金剛」讓他們淚流滿面、感動萬分,於是我也頗好奇。原本對這種片我一點預期都沒有,只當作是「一堆動物打來打去、女主角跑來跑去」的電影,賣點是女主角奔跑時,間歇露出的白皙大腿。但是既然那麼多人說好看,我的期待也跟著拉高了些。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