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還不知道標題中的「敗犬」是怎麼來的,我先在此說明一下。這是日本2004年暢銷書「敗犬的遠吠」﹝負け犬の遠吠え﹞裡提到的概念,根據作者──日本女作家酒井順子的定義,「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這本兩三年前的書,中譯本好像到去年底才出現,所以大概是書商在吵話題吧,總覺得最近許多部落格上都充滿「敗犬」討論。﹝2009年1月7日版主增修:最近還出現了人氣頗旺的電視劇「敗犬女王」﹞

我的感想是:根本別討論,更不需思考敗犬的定義。除非你是日本社會文化愛好者或是學者,或者你不幸地是個在日本居住的20~40歲女生,否則它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另外,如果你願意賞光閱讀這篇文章,懇請您全部讀完,以免只看到一半,可能會對我的想法斷章取義。又,再次強調,本部落格歡迎討論,辛辣的吐嘈我也歡迎。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我們住的是Meriton World Tower Serviced Apartments Sydney,既然是serviced apartment,所以房間設施像家一樣,有個很大的客廳,還附CD/DVD player。廚房裡除了茶包、煮開水機、杯子以外,還放了各式刀叉、碗盤、菜刀、炒鍋、不鏽鋼鍋、水果盤、烤箱、微波爐等等,洗碗精與菜瓜布也不缺。另外還有洗衣機、烘衣機、熨斗等等。浴室有淋浴設施與浴缸,想泡澡也行,想站著沖個澡也行。陽台有設桌椅,所以可以裝悠閒在陽台喝茶。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對澳洲的情感不很深,所以寫不出英國行系列那樣的文章、那種好像害怕漏掉任何細節的文章。再加上我對澳洲/雪梨的文化與歷史都不熟,也沒待幾天,寫的東西不會有什麼深度,所以我將以一個外來客的角度,不負責任地用「旅遊建議」的型式,依據食衣住行育樂,分門別類描繪在雪梨的所見所聞,希望對想去玩的人有幫助。

關於「食」的方面,雪梨的選擇不少。當然,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還是美國速食為主,輔以一些英國的標準餐飲「炸魚薯條」,但除此之外,雪梨還有許多獨具特色的餐廳等待大家去發掘。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跟我比較熟的人,可能常聽到我抱怨以前遇上的老師,不過為了平衡報導、也為了表達感激之意,我也想聊聊以前遇過的一些優秀老師。我在高二、高三遇到的數學老師,就是個讓我非常懷念的好老師,從某一方面來說,她扭轉了我的命運。

她姓許,姓名的發音與"洗碗精"非常類似,來這兒看我文章的人也許也曾被她教過。為何我說她扭轉了我命運?這得從我高一的情況說起。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過年了,輕鬆自在的心情讓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文章,所以趁這機會介紹我非常愛的樂團Queensrÿche給大家,並提供兩首歌曲試聽,一首熱血澎湃、一首抒情感人,希望大家會喜歡。

先介紹”Revolution Calling”這首歌,它出自Queensrÿche在1988年的專輯”Operation: Mindcrime”,此專輯堪稱Progressive Rock的經典之一,整張專輯的故事是連貫的,所有歌曲串成一氣,即類似Pink Floyd的”The Wall”專輯,可說是「搖滾歌劇」。這張” Operation: Mindcrime”故事主軸是個辛苦掙錢的男主角Nikki,只是個街頭小混混,但因染上毒癮,受Dr. X的控制而鼓吹革命,成為殺人工具。至於這個Dr. X原本是個想發財的人,夢碎後心存報復想法,轉而對這社會的不公平展開反擊與革命,操縱男主角謀殺那些無恥政客與披著虛偽道德外衣的卑鄙宗教領袖。本故事還有個女主角Mary,她原是個逃家少女,被William神父帶回修道院做修女,William神父卻拿她當洩欲工具,最後Mary自殺身亡,而William則死在男主角Nikki槍下。整張專輯其實很悲慘,有興趣想要好好被感動一下的人,可以找這張專輯來聽聽。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老了,經驗多了,真的會變得很挑剔。

這篇文章不是要寫嚴肅評論的,只是閒話家常。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我知道,現在「成語」是很敏感的問題,要是稍有不慎,都可能被扣上替杜正勝辯護的帽子,被罵到臭頭。但對於最近杜正勝因談到「成語」引發的風波,我還是要來發表一下意見。

如果記者沒亂寫,杜正勝說的是:「向來反對用成語典故,且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使用成語也是國文教育失敗。」乍看之下,這種說法的確太武斷了,但是仔細思考,我認為成語的確不該常用。懂成語是一回事,但用在寫作上,又是另一回事。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這一回高中歷史課本改版,有不少值得讚賞的地方。把「價值觀」與「結論」抽離,讓大家去思考,是學習歷史最重要的一環。歷史課本應該是個讓學生讀完後,一百個學生會有一百種結論與反省的教材,而不是讀完之後每個人都說「XXX是好人;OOO是大壞蛋」。

我最感到開心的部分,是咱們歷史課本終於開始修改過去以中原漢人為尊的價值觀。我的意思是,漢朝的中原人可以把匈奴視為番邦或是敵人,霍去病可以說他一生的目標就是要把匈奴幹掉,但現在的中國,幅員遼闊,民族包含千千萬萬種,你去問中共那些高官,他即使不情願,嘴上也會跟你說,古代的匈奴人今天也是咱們中國同胞,咱們中國56族共和(對,當年中華民國只說五族共和,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摸摸頭的民族更多,他們是56族共和)。所以不管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還是中國的台灣人,在看當年那段中國歷史時,都不應該以漢人角度,把匈奴當成一種該征討的外族。或者,你還是可以認為匈奴是個該被漢民族征討的外族,但這不應該是由歷史課本告訴你,你要自己下結論。所以,新版的歷史課本,將以前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都改為「攻擊」匈奴,我是非常贊同的。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說起英文這檔事,總是會燃燒起我的左派熊熊怒火。

看過很多優秀、懂股市、腦袋聰明的人,在競爭外商的金融業工作時,因為英文「沒那麼輪轉」而敗下陣,輸給某些在英語國家住過、念過外國MBA、卻根本搞不清楚狀況的競爭者。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好友mumu在本部落格「人會改變嗎?」那篇文章裡留言,提到她常常問自己:如果人生能重來,我還會照一樣的軌跡走嗎?

我覺得,關鍵就在mumu留言裡也提到的一點:性格決定命運。大學國文老師提到過這個觀念,而我也非常贊同。我的性格無論如何就像今天這樣,所以再給我機會回到過去,仍然會選擇一樣的路。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讓我在這兒軟弱一下,狠狠地感動一下。

自從胡志強與邵曉鈴發生車禍,新聞常常報導邵曉鈴的進展,從最開始的昏迷指數只有3,到後來不斷進步,可以進食、起身等等。不知怎麼搞的,她的求生意志非常令我感動。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看完電影「血鑽石」,我必須承認腦海中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如果有一天醒來,美國不見了...」

很多貴重的物品與資源都蘊藏於人民較貧窮的地區,為了把資源從窮困區擷取到富有的國家賣掉,有許多「中間者」採取不擇手段的方式,壓榨雇工奪取暴利。甚至,那些資源也不用太貴重,連相對便宜許多的咖啡,都可以讓產地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簡而言之,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是一部讓鑽石商半夜睡不著覺的片,揭發鑽石業背後牽扯到的內戰、血腥、軍火交易、公平正義問題等等,探討來自衝突地區、用當地人民戰亂與鮮血換來的「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然而,這也是一部在美國雷聲大雨點小的片,雖然上映前引起鑽石商擔憂並揚言抵制,但目前上映四周以來,北美票房卻還不到四千萬。難得有個巨星閃耀的片,能搭配上充實的內容、提供另一種經濟與國際角度,幫助美國人走出自己的樂土,看看世界上其他人過著什麼日子,並對消費習慣、時尚產業做一些反省,沒想到票房那麼淒慘,我覺得很可惜。

為了吸引大家去看這部似乎很嚴肅、看完心情不會太好的片,我在此先簡單道出本片幾個賣點:1.李奧納多變瘦也變帥了,現在很有男人味;2.演員們演技都非常驚人,連小孩子都不例外;3.劇情緊湊絕無冷場,兩小時20分的片感覺像是一小時半;4.男生帶女友或老婆去看,或許可以勸她們少買點鑽石,為自己荷包省點錢。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前幾天,因為參加一場舉辦於台大管院二館的研討會,因此偷得一小段午間時光回顧母校。管理學院看起來跟以前差不多,但週遭有極多的小改變,熟悉中帶著陌生,好像以前看到的是一幅比較簡單的畫,現在則被加上許多新東西。

經過以前曾上過課的教室,有些學弟妹坐在陳舊的椅子上吃飯,混雜著撲鼻的便當味,的確,有那麼一小段時間,我好希望再回去過學生生活。不過,身為標準魔羯座,我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心裡很明白,一旦離開大學校園,無論是用何種方式、在何種情況下重返學生生涯,都不可能真正回到18~22歲那時的校園時光。除非已經很有錢有閒,未來人生已沒有任何經濟、同儕壓力、工作的牽絆,否則大學畢業幾年後即使回復學生身分,仍然很難回到以往的學生歲月。心境、感受、判斷力、壓力,都已經不同。我敢說,所有"純粹"抱著「想再次體驗學生生活」心態,在大學畢業後幾年回學校唸書的人,99%都後悔了。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014.jpg
陰錯陽差之下,我已經看到了爆笑電影”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這部片3月30日將在台北上映。我愛死這部片了,非常爆笑,我從頭笑到尾!但是,這部片不是什麼正常的電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心靜氣地欣賞,而且,若沒有對美國文化與現狀有某些程度的了解,恐怕會搞不清楚笑點在哪。另外,警語先寫在前頭,如果你剛跟哪個異性在一起,彼此還沒摸清品味,請你千萬不要與他/她觀賞這部片;找朋友去看的,也請先搞清楚對方對於「玩笑」的界線在哪裡,如果對方是極端女性主義者、資本主義者、道德主義者等等,更不要輕易嘗試這部片。

好,警告都寫完了,接下來該介紹這部片了。先聲明,雖然這部片的品味與內容大有爭議,卻不是藝術電影那型的冷門片,我一直強調我的胃口很大眾、很主流,這部片又是一個鐵証。這部嘲弄美國文化的片,於全美票房蟬聯雙週冠軍,自11月初在美上映以來,票房已有一億兩千萬美金;英國也已累積兩千三百萬英鎊;澳洲也有六百萬澳幣的票房。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